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儿童失踪日|儿童离家出走成为失踪的关键诱因

2019-05-25 18: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5月25日是国际儿童失踪日。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儿童失踪问题牵挂着许多人的心。本期,我们试图利用大数据来描摹中国儿童失踪问题的真实画像。

中国每年有多少失踪儿童?

关于中国失踪儿童数量,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公布。

“宝贝回家”作为中国最大的寻找失踪未成年人的公益网站,因有公安部背书,被看作是“中国失踪儿童的晴雨表”。虽然网站没有涵盖所有失踪孩子的信息,但也能最大限度描绘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失踪儿童的情况。

数舆君爬取了该网站截止至2019年5月18日所发布的38457条“家寻宝贝”信息(寻找失踪儿童),对中国失踪儿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图1:“家寻宝贝”类数据下的儿童失踪时间分布(1949-2019)(数据来源:宝贝回家)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网站发布的失踪儿童信息,我们发现:中国儿童的失踪问题,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变的严重的,到90年代初,失踪儿童数达历年之最。1990年达到峰值,平均每天都有5个以上儿童失踪。

也是从90年代起,有关拐卖儿童犯罪的刑事立法越来越明细,公安部也开始组织“打拐”专项行动。失踪儿童数开始逐渐回落。进入21世纪后,在互联网络对侦查技术提升、社会组织及大众参与提高的助推力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儿童失踪问题逐渐得到遏制。

图2:宝贝回家网站“家寻宝贝”类数据下的失踪儿童性别分布(数据来源:宝贝回家)

进一步分析失踪儿童的性别分布,发现仅就“宝贝回家”平台“家寻宝贝”类数据来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失踪女童人数比男童多了3066人。

图3:宝贝回家网站“家寻宝贝”类数据下的儿童失踪地点分布(数据来源:宝贝回家)

从地域上看,四川、贵州、广东、河南、江苏、湖北成为儿童失踪问题最严重的省份,失踪儿童数均在2000人以上。该数据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儿童失踪并无明显相关关系,尽管其中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她(他)们是怎么失踪的?

纵观中国失踪儿童大数据和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儿童失踪大致包括被拐、被父母(亲属)送养或遗弃、离家出走、溺水等意外身亡、迷路走失这五种情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失踪的原因已经了发生巨大改变。

过去:被拐、被送养或遗弃是儿童失踪的重要原因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失踪儿童人数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猛增,与计划生育政策脱不了干系。

由于“一孩”政策,一些父母(亲属)选择将超生的孩子送养甚至遗弃,这导致失踪儿童数猛增。

同时,“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之下,一些没有男孩的家庭不惜铤而走险买男孩领养,为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提供了需求市场。

学者李钢在一篇研究论文里提到,虽然在1980年时,计划生育政策就调整为只准生一胎,但还未落实,到了1984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开始严抓。正是从这一年之后,失踪儿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多。

图4:被送养、遗弃儿童的占比和性别分布(注:这里的送养、遗弃只是后来父母想念孩子主动寻找,非完整情况)(数据来源:宝贝回家)

在38457个被父母寻找的孩子中,因父母(亲属)送养导致的失踪有16080人,直接被遗弃的人数也达到了3002人,近半数孩子是因为被送养或遗弃而失踪。

另外,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女孩被父母(亲属)放弃的比例要更高,66%以上失踪女孩都是因为被送养、遗弃,而男孩这一比例为29.6%,未及前者的一半。

现在:儿童离家出走成为关键诱因

“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背景下,2016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线运行。此平台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获拐卖案件,找回失踪被拐儿童。截至2018年5月,共有新华社客户端、央视影音客户端、饿了么、点我达等25家新媒体和移动应用接入该平台。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截至2018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3053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2980名,找回率为97.6%,其中,离家出走儿童1705名(超半数)、迷路走失儿童424名、溺水等意外身亡儿童140名、解救被拐卖儿童48名。今年5月15日,该平台发布信息显示,截止到2019年5月15日,平台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儿童,找回率为98%,其中解救被拐儿童57名。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为了更清晰地把握新时代下中国失踪儿童的情况,数舆君进一步爬取了该系统官方微博#儿童失踪紧急发布#话题下从2016年6月12日至2019年5月20日期间发布的3776条儿童失踪信息,并对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图5: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失踪儿童信息时间分布(数据来源: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从时间上看,“团圆”系统发布的儿童失踪信息数量总体比较稳定,维持在2000以内。囿于平台上线时间尚短、数据量有限,从时间上我们无法获取更多细化的内容。

图6: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失踪儿童信息地域分布(数据来源: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从地域上看,四川、安徽、福建、湖北、云南、贵州这些省份的失踪儿童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四川一省份失踪儿童数达到623人,占总数约16.5%。

图7: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失踪儿童年龄分布(数据来源: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从失踪儿童的年龄分布上看,12、13岁的儿童走失情况最严重。这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刚升入中学、进入叛逆期,容易因厌学、家庭矛盾等离家出走关系密切。

图8: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失踪儿童性别分布(数据来源: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在失踪儿童性别分布上,男孩走失略高于女孩,总体差异不明显。

如何不让孩子“失踪”?

近年来,《失孤》《亲爱的》《找到你》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向人们揭露了儿童失踪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痛。防止儿童走失,不只是每个家庭的责任,迅速找回失踪的孩子,更需要政府机关、社会机构和公众的联动与配合。

为了从源头上避免儿童失踪,未成年人监护人应当提升自己和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多学习防拐骗知识,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保持健康的亲子关系,遇事多沟通,不给孩子太大压力。

如果一旦发现孩子失踪,务必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要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户口所在地、常住地、案发地均可)报案,并将孩子和监护人(一般是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失踪情况、长相特征等信息告诉办案民警,并提供孩子的近期照片。

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帖、寻求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等机构的帮助,尽可能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争取在24小时“黄金时间”内寻找到失踪儿童。

最后,数舆君搜集整理了一些防止儿童被拐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防范儿童被拐知识

1. 在公园、小区、商场、超市、医院、幼儿园门口遇到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一定要明确拒绝并离开此地。

2.在商场、超市、菜场等地方,装作购物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抱起手推车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购物时尽量抓紧孩子的手。

3.和孩子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车抢夺;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4.孩子能说话时,就要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说出电话号码。不要哭,以免引起潜伏在周围的人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没穿制服“好心帮助”的人走,如果要被强行带走,马上大声哭喊。

5.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人贩子很善于伪装,有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在目标身边潜伏一段时间,目的就是寻找机会下手。

6.确保大门随时锁好,防止人贩子入室抢孩子。

7.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经常与保姆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人,解救孩子。

8.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人贩子有时装扮成医护人员,从产妇或其家人手中接过孩子很快消失。

9.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的小孩玩耍。人贩子训练自家的孩子,用溜溜球或别的玩具将其他小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再被成年人用摩托车迅速带离现场。

10.熟记孩子的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并在孩子的书包、衣服上注明家庭的相关信息。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是国际儿童失踪日,希望你我的关注和参与,能够如美国失踪儿童亚当•沃尔什的父亲所说的“记住,你的参与能改变一切”,让更多可爱的孩子们快乐成长,而不是成为失踪儿童统计数据中的一个数字。

数据分析/撰文:张成千

可视化:刘婷 王冰倩

排版:张成千

计算机技术支持:刘好 陈炫婷

责编:张成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