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川剧女神的一双芊芊玉手,为何日斩千只田鸡于刀下?

2019-05-27 1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美食猎人小鞋子

 

虽说生活无非柴米油盐,

而一些人,却活出了鲜香辣。

这些人间烟火气,

是五星级酒店所学不来的,

也是最能抚慰凡人心的。

长得乌漆麻黑的线人

找的东西才是真的

“一个做土菜馆的,有七个线人。”

去往自贡做调研的美食猎人团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成功的引发了江湖菜馆全体的注意。

之后的一张生猛照片更是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对克猫儿来说,

这是关乎前世今生的噩梦级故事。

克猫儿,当地人对田鸡的称呼。从生物的角度,跟“蛙*哒”家的原料属于一类,但在食客嘴里,这两样东西从口感到回味,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土菜馆的线人,目标之一就是捕获克猫儿,另一样则是鳝鱼,自然,跟你在菜市场看见的养在水里的物种,也属于完全不同的阶层。

克猫儿(蛤蟆)是自贡地区土菜馆子的常见食材。

这两样食材在这家土菜馆子里明码标价,120元一斤,不便宜,但想要吃上必须得预定。

自贡城路上跑的好车不多,最容易密集看见的就在店子门口,开着好车赶来的人,多数都冲着这两样东西来的。

线人也是有要求的,“要长得乌漆嘛黑的才行”,找来的东西才是真的。老板王二哥认真的说。

菜式都在这块板上,看着原料点菜。

我的店不为给人喝酒

是给人吃饭的

自贡大安区石沟村。

王二哥说,我的店子不为给人喝酒,是给人吃饭的,所以叫大饭店。

每到周末和假期,门口的土路上就停满车辆。

说是大饭店,不过也就四五张散座,两三张大圆桌。有帘子隔开的,算是包厢,逢周末节假日,首先被订光。

分辨是不是第一次来石沟大饭店的很简单,进门嚷嚷的第一句话是“这也太难找了”的,就是新客。

新客也一定是被老客人介绍来的,都是经不起朋友圈的图片诱惑。

来了就没有后悔的,会默默记下定位,怕二回再找不到。

毕竟某点评上是没有这家店的。

“大饭店”名副其实,店里的菜都是下饭的。快火爆炒,汤汁煨煮,不就着菜下肚几碗饭,这餐饭就不算完。

也哭过鼻子

现在是没得感情的克猫儿杀手

一家小店,再红火也只能供应那么几桌,买菜不像大饭店那么大规模,但王二哥绝对坚持每天自己掌眼去挑最好的,有时候中午还要顶着热辣的大太阳再跑一趟,就是保证食材是最新鲜的。

“进了冰箱的,就不是那个味了”,老板说。

我们见识过老板早起去菜市场的情形,绝对的走路带风,看货,放下钞票,接着看下一家。

转完一圈回来,一路拎上大包小包,就乘着他的爱马仕(他女儿这样喊他的爱玛小电摩)绝尘而去。

在市场,王二哥是有王者之气的。

中餐后厨的工作往往繁重稀脏,但看能干的人干活,就清爽。

老板的厨房杀戮行云流水,居然看出几分韵律。一贯清冷的张爱玲曾经形容过上海的饭庄,“他们的茄子特别大,他们的洋葱特别香,他们的猪特别的该杀。……看了绝无丝毫不愉快的感觉,一切都是再应当也没有,再合法,更合适也没有。” 这里很适用。

老板的女儿二十多岁,有个男子气的名字叫王俊。被逼着剐克猫儿,曾经也哭过鼻子,当爹的把心疼藏在心里,只说,“要生活嘛,不然怎么办”。

王俊常常站在厨房门口,面无表情做克猫儿杀手。

如今日剐克猫儿15斤的王俊,白天在川剧团上班,闲时在家里帮忙,店子离大马路太远,上班下班的,当爹的要骑着电动车去载一截。轮起干活儿,姑娘家毫不推脱,很顶得上用。

但父女俩的日常是互怼是这样的:

“你妈去哪儿了”

“去哪儿还要跟你报告啊”

可能自贡人就是这样表达爱的吧。

这个火

只有我一个人能烧

石沟大饭店虽然是炒家常菜,但每一个菜的味道,都无法在家里复制。

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火。

王二哥的灶是土灶,火是碳火。

我们去的时候,之前的老灶刚服役到期,生生烧垮了,这个灶台刚经过了整修,很快也显露出沧桑感。

碳也不是普通的碳,这一片是东碳厂厂区,生产的碳棒是经过了高度提纯的,燃烧充分,烧起火来,整个锅底都是通红的。

王二哥说,大饭店的厨师每每过来,一试这个火,都说搞不定。

“只有我一个人能烧”,王二哥说这话是骄傲而有底气的。

自贡菜里,热炒是有名的,我们观察过王二哥的热炒。首先是刀工,最考验刀工的腰花,在王二哥手里服帖听话得很。码味、下油、下锅,腾起焰苗,潇洒地颠锅,下事先调好的味料,1,2,3,出锅。全程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一道菜,真正仅三秒完成。

味道呢,不像传说中自贡菜辣得吓人(到自贡后所有人都在反复跟我们澄清这个观念,我们亲口尝到的各家菜式也的确如此),嫩,香,调味恰到好处。完全诠释了热炒“早一秒太生,晚一秒嫌老”的妙处。

热炒带来的鲜嫩,是其他做法都不能比拟的。

感叹厨房超高温的不人性的环境之外,美食猎人也在感叹,王二哥的大厨身姿足以成为艺术。

不自由,毋宁不干

这才是自贡

在石沟大饭店成为网红之前,王二哥和家人有过一段难熬的日子。

从工厂辞职,做盒饭生意。中午太阳毒辣,老婆和女儿要背着背篓送盒饭。单价低,数量少,赚不到多少钱,供女儿学川剧经济很窘迫,家里几乎全无积蓄。做私房菜之初,地方偏僻,无人知道。“早上买了三四百块钱的菜,一天只卖出了七块钱。心里难受,请熟人来吃,还要显得大方。”

后来,经女儿的同事介绍,生意好起来,但毕竟接待量有限,不会因此发财。王二哥依然每天盘算着,每餐能来上五桌客人就很好了,“不过要大桌子,一大群人来吃才算。”

王二哥抱怨下午去打牌的时间没有了,也不肯去接受大店的邀请去做大厨。 其实谁都看得出来,听客人们表扬菜,他的得意是藏不住的。

不自由,毋宁不干。这才是自贡。

—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