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英国慈善商店到非洲:二手衣物的产业链

2019-05-29 1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

过完圣诞节,在办公室遇到英国同事,我问他你圣诞节给你儿子买了什么礼物?他说没有特别花钱买礼物,给他从慈善商店买了一辆玩具汽车,他倒是很开心也很喜欢。  

当时我的反应是,慈善商店?

的确,在英国有很多慈善商店,比如专门支持癌症研究的Cancer Research UK,为心脏类疾病筹款的British Heart Foundation(英国心脏基金会),还有比较知名的英国红十字会,乐施会(Oxfam)等。如果你家里有不需要的旧衣物,可以在这些机构的网站上预约上门取货,把东西捐助给这些机构。

像杜伦这种大学城,尤其到了毕业季,学生公寓门口都会放着一个巨大的旧衣物收集筐。我在有一年搬家时,捐助过几件衣服和两双鞋子。那时候很多学生没有二手衣物回收捐赠的意识,都把不需要的物品堆放在垃圾房,宿管阿姨就写邮件斥责了这种浪费行为,呼吁大家收拾收拾不用的东西,整理干净后放进捐助筐里。  

英国慈善商店,英国心脏基金会。

因为来自一个二手衣物回收习惯和产业还没有很好形成的国家,我从来没有去慈善商店购物的习惯。但以前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同学就经常去慈善商店购买衣物,她说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那部分钱还可以用于帮助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是啊,何乐而不为呢?我想英国同事也是从小就这样告诉他儿子的吧。  

英国真的是一个二手衣物产业比较完善和发达的国家。除了慈善商店,还有一种二手衣物市场非常受欢迎,就是vintage market(复古服装市场)。在一些地区可能有固定的实体店,还有就是在小镇不定期不定地点的流动市场,市场内出售的都是复古风格的二手衣物,有时候还有按重量计算出售的kilo sale,是一个淘东西的好去处,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2

在肯尼亚做调研的时候,Ken是我在贫民窟的向导和半个助手。每次我们出入贫民窟的时候,他会向入口处两家由木头支起的二手衣服店铺多看两眼。我问他,这些衣服都是从哪里来的?他说都是从西方国家来的二手衣服,在肯尼亚很多人都会买二手衣服,甚至还有专门的大型二手衣物批发市场。  

终于有一天我们结束贫民窟的采访任务出来的时候,他说等我一分钟,然后终于忍不住指着挂在一边一件厚夹克问二手店铺的老板,多少钱?  

最终他并没有买下那件夹克,可能还是因为当时手头比较拮据。但是一路上他还在不停地跟我说,那夹克真的不错,旁边那件其实也不错。总之就是质量好又便宜,过两天一定要过来买下。 

在非洲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二手衣物。

当时我还没有太把非洲遍地都是的二手衣物商店和英国的慈善商店联系起来。直到在非洲收集完毕资料回到英国,我跟一个英国朋友无意聊天提到二手衣物回收,她说她不支持把人们免费捐助的衣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中谋取利益。

既然是慈善所得衣物,为何不免费用于帮助需要的人呢?这时候我才恍然意识到,从英国大量的慈善性质二手衣物回收,到非洲巨大的二手衣物市场,这中间似乎发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3

据联合国(2013)数据统计显示,全球二手衣物出口国排列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韩国和荷兰,除了二次出口,南美洲、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成为二手衣物最终的主要市场。尤其在非洲,市场流通的服装有超过60%是二手衣物。很多非洲人表示,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购买二手衣物有什么好处和坏处,重要的是它们太便宜了——的确,“好价格、好价值、好选择”成为了非洲成为最大二手服装市场之一的重要原因。  

然而对于将二手衣物免费捐赠给慈善机构的人们来说,他们似乎并不知情这些善意最终流向了怎样的暴利产业。

二手衣物店铺的个体经营户。

据调查,在欧洲由于二手衣物捐赠数量庞大,远远超过本地市场需求,经过衣物的清洗、整理和筛选后,除了小部分衣物继续在本地市场流通外(比如进入vitage market或者慈善商店),剩余的二手衣物大量流向了私人商业机构。

甚至有的情况是这些商业机构,打着红十字会这些大型慈善机构的名号,回收人们捐助的二手衣物。慈善机构可能从中获取了10%左右的利润用于机构运营和公益行为,但大部分利润流入了商人的口袋。  

举例而言,一吨二手衣物的成本大约300欧元,主要在于收集、整理和运输上。但出口到非洲国家,根据衣物质量不等,价格可以翻上几番,到1000欧元-1500欧元/吨。中间巨大的利润消失在商人手中。带着善意捐出二手衣物的人们,又是否知晓这背后形成的巨大产业链呢?   

4

我跟英国友人说,但是你不觉得对于非洲相对贫穷地区的人们来说,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好质量的衣服,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吗。产业化反而是使之更可持续化的保证,而如果实行完全免费给予的政策,从中的正当性和公平性又如何来保证呢?  

然而很快我就意识到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在2015年,东非共同体(EAC)申明要在2019年前全面实现对二手衣物的禁止,尤其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在2018年再次提出禁止二手衣物的倡导。在这之前,加纳已于2011年禁止二手衣物进口。  

1980、90年代起,非洲纺织服装产业大规模衰落,而那时候正式西方二手衣物大量进入非洲市场的时候。可以说,二手进口衣物以其低廉的价格严重冲击了非洲本地服装市场,要为非洲纺织市场的没落担负近一半的责任。

而非洲纺织服装产业的没落,也导致了大量的失业率。东非共同体想要禁止二手衣物,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的防止服装产业。据乌干达预测,禁止二手衣物将为本国在纺织服装产业创造2.5万个新就业岗位。  

但面对巨大的利益产业,西方国家的商人们自然不会同意轻易切断他们的财路。据预测,如果东非共同体最终实现了对二手衣物的禁令,将导致美国大约4万人的失业和1.24亿的经济损失。

由此美国拿出了之前和非洲国家签订的为了扩大非洲贸易和投资的AGOA(Africa Growth and Oppotunties Act)协议对东非国家施压。东非共同体峰会最终妥协,同意不直接禁止二手衣物,改为增收进口税,并且投入更多对本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资金扶持。  

但另一方面,即使真正实现了二手衣物的禁令,非洲很多国家的本地产业也未必做好了完全自给的准备。如2015年津巴布韦在禁止二手衣物进口后,本国的纺织服装业面对突如其来的需求增长,无法及时供应,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倒退。   

英国学者Andrew Brooks为此写下了《服装贫困(Clothing Poverrty)》,揭示二手衣物的产业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国际经济政治发展问题。除了对非洲国家本地纺织服装产业的打击,二手衣物大量占领非洲市场,也是一种通过服装输出西方价值、时尚审美的过程,甚至只能说是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新潮下更深入课题的一个缩影。  

对个人而言,在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人会越来越意识到世界上很多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而在这巨大的复杂性中,找到安置自己和自己思想价值的合适位置,或许是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不断寻找的内容吧。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卢达兮

Reference:

Brooks, A.(2015).Clothing Poverty:The Hidden World of Fast Fashion and Second-hand Clothes. Zed Books.

Brooks, A. and Simon, D. (2012). Unravel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ed-Clothing Imports and the Decline of African Cloth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John, T. (2018). How the US and Rwanda have fallen out over second-hand clothes.BBC.   

Krauß, S. M. (2018). East Africa pushes second-hand clothing ban. DW.  

Mangieri, T. (2006). African Cloth, Export Production, and Second-hand Clothing in Kenya.   

Parke, H. (2018). From rags to riches? Second hand clothing restrictions in East Africa. isonomia.  

Ruta, C. (2012). Second-hand clothing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 a blessing or a curse? DW.

【作者简介】小台,英国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西环的航海者”:SailingToNowher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