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翻书党|端午也曾是“恶日”

冯双
2019-06-07 11:1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胭脂与焉知》是语言学大家郑张尚芳的一本博客文选,其中的文章大都短小精致,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澄清了许多困扰大众或文史学界多年的疑问。

在《“端午”漫话》中,郑张尚芳说自己的家乡话温州话中,把端午节叫做“重五日、重五节”,自然是指五月五日“五”的重复。所谓“端午”,“端”是开端、初始之义,“端五”就是指每月初五的那一天,因为“五午同音”,逐渐演变为“端午”。最开始,每个月的初五那天都可以被称为“端午”,后来才固定成为农历五月初五的专称。

但问题是,古代与“五”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偏偏是用“午”字作为替代呢?原来其中还有历法的根据。

第126页

解释了“端午”的字面含义之后,就轮到端午节的起源了。关于这个问题,郑张尚芳信服闻一多的观点,认为端午节其实就是一个上古时代拜龙图腾的祭典。

在名文《端午考》中,闻一多指出,端午之所以会与屈原捆绑在一起,最初源于《世说新语》,但在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被发扬光大。事实上,端午之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

闻一多还发现,端午节的两大习俗——赛龙舟和吃粽子都和水神即所谓“蛟龙”有关,同时联想到古吴越人“剪发文身,灿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因此推断吴越族应是崇拜龙图腾的族群,端午的习俗也就很可能最早起源于吴越故地。

文章最后,郑张尚芳还特别提及了古人曾把端午当作“恶日”的禁忌。比如,东晋名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他家里人都嫌弃得要命,本来都打算把王镇恶过继给远方亲戚了。幸亏他的祖父、前秦丞相王猛见多识广,得知孩子的生日后便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小孩,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也是在这个倒霉日子出生的,但做了齐国的丞相,我们家的这个孩子将来也是要光耀门楣的。”因此才给他起名叫“镇恶”。

第128页

《胭脂与焉支:郑张尚芳博客选》,郑张尚芳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