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治污6年首份空气治理改善报告:多项污染物浓度实现大幅下降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9-06-05 12:0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李海生介绍6年来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保障措施。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03:42)
6月5日,2019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在中国杭州举办。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摄

6月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李海生在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现场代表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并介绍《蓝天保卫战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简称报告),这是我国首个阐述2013年以来空气治理改善成效报告。

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8年,全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SO2平均浓度下降68%。

从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来看,2013年,中国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划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从国家层面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推进区域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到2018年,这3个重点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

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8%和26%。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卫星遥感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中国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垂直柱浓度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氮垂直柱浓度下降20%,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下降27%、34%和24%;二氧化硫垂直柱浓度下降88%,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下降79%、86%和76%。

另外,2013年-2018年,中国酸雨分布格局总体保持稳定,酸雨面积呈逐年减小趋势。2013年,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6%,2018年已降至5.5%,降幅近50%。

在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中国还积极履行《巴黎协定》的减排责任,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对环境改善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C02)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超过2020年单位GDP的C02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中国2030年左右碳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中国积极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013年以来,已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生产7.1万t和消费4.5万t,超额完成HCFCs第一阶段淘汰目标。

报告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6年来中国采取了一揽子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其中,2013年,中国在“大气十条”中首次提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重点区域设置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2013-2018年,中国着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由67%下降到59%,扭转了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快速上涨的势头。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