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加拿大对日本网红眼药水出手,到底还能不能用?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9-06-10 13:31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小长假归来,不少从日本旅游回来的小伙伴晒出了各种“战利品”,这当中自然少不了日本眼药水。然而,这些“网红”又摊上了事儿。

4月15日,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向公众发出通告,公布禁用6款火爆的日本产品,指出这些未经授权的产品可能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

加拿大官方截屏图

其中包括Sante(参天制药)FX以及PC在内的四款眼药水,这些“网红”眼药水凭借极高的颜值、清爽到极致的体验,一直颇受全球网友的青睐。

新闻一出,就有朋友在朋友圈发文:包装还没拆,到底能不能用了?

为何被禁?滴眼液含“处方药”?

无一例外,所涉四款眼药水都含有neostigmine methylsulfate(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而Sante FX所涉的三款眼药水还含有aminocaproic acid(氨基己酸)。

这些看起来深奥的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钱宜珊指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具有可逆性的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在眼部起着缩瞳作用。正如散瞳后看不清了,反之,瞳孔缩小之后聚焦会好一些,因而有人用完就觉得眼前一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需要谨慎使用的药物,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对部分人存在危险。这种成分在国内临床上,在舒缓视力疲劳的眼药水中几乎很少用到,因为其药理作用很强,随便使用对眼睛可能造成反作用。

根据加拿大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加拿大市场上没有批准过含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这种成分的滴眼液。

过去,类似于含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的药物被用于治疗青光眼。但由于存在大量潜在的眼相关的副作用存在,这些药物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视力模糊、额叶头痛、眼睑抽搐、红眼、白内障、过敏反应、虹膜囊肿、视网膜脱离以及引起特定类型青光眼发作的可能性。

此外,一旦通过泪管吸入鼻子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脏和呼吸道副作用。

aminocaproic acid(氨基己酸)同样是一种处方药成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佳旭博士指出,该成分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在眼睛中使用氨基己酸的主要目的还是消除眼白部分的红血丝,但是,这种成分可能通过泪管被吸收到血液中,超过一定量或者对于一些敏感人群就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

另一方面,它的副作用还包括流泪、视力变化、头痛、头晕、恶心、肌肉无力和皮疹等,应予警惕。

医生质疑不是一两天

加拿大卫生部的建议是:停止使用这些产品,如果您使用过这些产品并且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事实上,日本网红眼药水遭受质疑并不是一天两天了,国内,有医生就在朋友圈描述过这样的接诊经历:半数患者主诉眼睛干燥,而大部分患者有用过日本眼药水,她指出这些眼药水能让眼睛干燥症进一步加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钱宜珊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指出,针对某款日本网红眼药水,长期使用可能会破坏杯状细胞,加重眼睛干燥。滴眼液最好是不用或是少用。尤其是经过非正式渠道购买的滴眼液,如果不慎是含有激素类药物的眼药水,短期内使用感非常舒适,但如果长期频繁使用会升高眼压,诱发激素性青光眼,表现为逐渐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情况。

盲目使用眼药水耽误病情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滴眼药水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很多原来没有的毛病,因为滴了含有太多功效的眼药水,导致其他的生理功能被破坏了,而发生其他眼病。如果有特别不适的感觉,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让医生对症下药。盲目地自行使用眼药水反而会耽误病情。”钱宜珊医生说。

钱宜珊医生指出,其实对于眼疲劳、暂时性眼干涩,眼睛是能够自我调节的。长时间用眼的白领如果感觉眼睛疲劳干涩,可以每40分钟眺望一下远方,这是非常有效的缓解眼疲劳的方式,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多眨眨眼睛,这比用眼药水更天然有效。因为当我们眨眼的时候,眼泪会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保持眼睛表面湿润。

除此之外,多做“眼睛睫状肌放松操”,这比用眼药水放松睫状肌效果更好、更安全。

洪佳旭博士指出,较安全的眼药水当数人工泪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模拟天然泪液,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不过相对安全并不代表可以滥用,建议大家还是先明确自己眼部不适的原因,再遵医嘱选择眼药水,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