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释新闻丨油轮“遇袭”后不到24小时,美国又将矛头指向伊朗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怡清 汪伦宇
2019-06-14 16:5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当地时间6月13日上午,位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曼湾,两艘分别装载了石脑油和甲醇的轮船传出“遇袭”信息。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曾有报道称,鱼雷引发两船爆炸和起火;也有报道称,实施攻击的武器为水雷,但各种说法都未得到官方证实。

这已是一个月内第二次传出国际商船在海湾地区遭“蓄意破坏”的消息。

与前次事件一样,在袭击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美国等就将矛头指向了伊朗。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3日谴责伊朗参与两艘油轮“遇袭”事件。美国中央司令部当日晚些时候公布了“遇袭”油轮的视频和照片,并称事发时一架美国飞机在事发海域附近观察到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巡逻艇和多艘近海快速攻击艇。

“美国海军研究协会新闻”(USNI News)网站称,美国中央司令部官员称,这些视频和图片“证明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上述两艘商船发动了“袭击”。

对此,伊朗一名高级官员直截了当地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伊朗与此事件无关。”

局势已日益趋紧的海湾地区,陷入了新一轮纷争。

救援现场 视觉中国 图

谁发动了“袭击”?区域各方势力都难被排除可能性

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对全球能源供应至关重要的战略航道。一个月内两次发生针对能源商船的“攻击”,挑动着各方神经。

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公布的视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多家美媒报道称,视频显示一艘伊朗小船从受损油轮船体上拆下了一枚未爆炸的帽贝型(Limpet)水雷,这种爆炸物可以用手粘在船体上。这位官员还称,影像显示,小船上的一个人正握着未爆炸的水雷。美国官员说,伊朗上个月曾在附近的阿联酋港口使用同类武器攻击了四艘油轮。美国国防官员进一步对媒体表示,伊朗人正试图掩盖其参与袭击事件的证据。

但该视频为分辨率极低的黑白影像,很难仅从视频中看出船只所属的国家及船员的国籍。

伊朗方面拒绝评论这一事件。“有人,”BBC称一名伊朗官员断言,“正在试图破坏伊朗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

“当前仍然很难断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爆炸,是否人为或者是偶然因素导致,如果是人为因素很难说是谁真的在幕后进行策划和实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潜旭明则认为,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能够从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升级中获益的组织所为,“因而可能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或基地组织”。

澎湃新闻  龚唯 制图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李绍先也认为,在也门东南部也活动频繁的基地组织,以及“伊斯兰国”等力量都不能排除。“这些力量最愿意挑起美国对伊朗的敌意,在他们眼里,美国和伊朗都是敌人,若美伊开战,他们可以浑水摸鱼。”

李绍先补充说,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甚至包括以色列,都存在让美伊关系紧张的动机。“在中东,不愿看到地区和平,想‘搞事情’的势力实在是太多了。单纯从可能性角度来说,伊朗官方发动袭击几乎是不可能的。观察一年多来伊朗方面的动作,其应对是很理智的,不可能主动去挑起祸端。”

事发后,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主席保罗·德阿米科(Paolo d'Amico)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我们需要记住,世界上约有30%的原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如果该水域变得不安全,整个西方世界可能面临风险。”

声称“对伊朗开战不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战略利益,但美国及其盟友必须保护地区航行和贸易自由”,美国军方第一时间向阿曼湾派遣“梅森”(DDG 87)号导弹驱逐舰。另外,美军一架P-8A反潜巡逻机也正位于阿曼湾“油轮事件”事发地区。

在本月早些时候,基于“一些令人不安和(局势)升级迹象和警告”的情报,美国已向中东增加了军事部署,不仅向波斯湾海域派出了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和轰炸机战队,还向伊拉克西部增派了兵力。

“制造紧张事端也符合美国内部那些希望加强对伊朗制裁的人的期望。通过制造紧张事端,会加大各国企业和伊朗进行往来的风险。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向澎湃新闻表示。

美国后续将如何应对?开战概率低

在油轮“遇袭”后的不到24小时之内,美国军方与外交团队迅速将矛头指向了伊朗,并且得到了英国外长“我们的出发点显然是相信我们的美国盟友”的公开“站队”。

“若真有‘证据’,还要看具体是伊朗国内哪一个团体策划和实施的,也要看美国究竟是要如何定性这一事件。”王晋认为,从当前看,美国倾向于将此类事件归类为“恐怖袭击”,因此很可能在未来继续推出相应的进一步制裁措施,加紧针对伊朗的制裁,并且很可能增派一些军事力量持续进驻伊朗周边地区来施加压力。

潜旭明则认为,美国现在已经把对伊朗的制裁推到极限,后续的行动将大多流于口头,不会升级冲突。

此次事件发生时正值日本首相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首次对该国进行国事访问。油船“遇袭”消息传来时,被寄予“斡旋美伊矛盾”期望的安倍晋三正在德黑兰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举行会谈。

事发后,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蓬佩奥称在这一时间点发动袭击是“侮辱日本”。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随后在1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正与美国紧密合作交换信息。”

“可以看到,现在有一股力量不希望看到中东走向和平,不希望伊朗的外部环境缓解。这些力量总会选择在出现哪怕一丝和解信号的时候,出来制造麻烦。”田文林说,(这股力量)希望长期固化美伊的对峙以及伊朗和地区国家的紧张关系,最后把伊朗推到经济上和国际形象上比较负面和被动的境地。

BBC指出,此次油轮“遇袭”事件的背后推手无论是谁,地区的紧张局势都将不可避免地高涨。不过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迄今为止所有的“好战”言论,实质上证明了他不愿在国外采取重大军事行动。

李绍先同样认为,目前美伊尖锐对立,双方军事力量离得很近,一旦需要,油船“遇袭”事件便可被利用拿来作为开战理由,“但是美国本身尚无开战的意愿和准备”。

“虽然它耀武扬威不断进行军事部署,但美国在中东地区现有的部署完全不足以支撑其对伊朗开战。”李绍先说。

    责任编辑:吴挺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