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垃圾分类经验吧|不到14小时,湿垃圾就可转化为土壤调理剂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19-06-28 10:5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这个餐厨再生资源中心,用餐厨废弃物可以做出来的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拍摄:俞凯 剪辑:孙鹏程(01:13)
【编者按】

2019年1月,上海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后,上海多个小区都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而即将来临的7月,上海将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

澎湃新闻推出“垃圾分类经验吧”专栏,我们将探访垃圾分类经验丰富的小区,建立垃圾分类分享交流的社群。

第七期“经验吧”,我们的记者来到了闵行区华漕镇,这里有一家专门进行湿垃圾的处理的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可以用湿垃圾制成土壤调理剂,用于改良土壤促进农产品提质。如果你的小区也有垃圾分类的新经验、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一辆餐厨垃圾收运车正在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北卸料间内进行卸料作业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在这四种垃圾中,最易腐烂变质的湿垃圾如何有效处理,不仅影响着城市生活环境,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垃圾分类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在上海闵行区华漕镇,就有这样一家专门进行湿垃圾的处理的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前往该中心一探究竟。走进这座“垃圾工厂”,澎湃新闻记者既看不到垃圾,也闻不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

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运行方、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强说,这个餐厨再生资源中心采用的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中国专利金奖、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国内首例固态好氧制肥、液态厌氧产沼技术,分为五大工艺系统,即预处理系统、除臭处理系统、好氧发酵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好氧发酵与厌氧产沼高效有机结合,通过生物强化腐殖化技术带给有机废物资源化的根本性变革,实现有机质完全资源化和物质能量的最大回收。

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采用的是国内首例固态好氧制肥、液态厌氧产沼技术,分为五大工艺系统。

周伟强解释,通俗点说,各街镇利用专用餐厨收运车将餐厨垃圾送达再生资源中心。垃圾车在全闭门的卸料区将餐厨废弃物卸入受料机后,湿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机物料在全自动控制下,经过不到14小时就会转化成土壤调理剂产品;污水中的油脂会被提取后最终加工成生物柴油;不可利用的部分最终被运送到焚烧厂发电。

从左至右分别为:用餐厨废弃物做出来的土壤调理剂、用厨余垃圾做出来的有机肥、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餐厨油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餐厨垃圾中不可用的量持续减少。据周伟强介绍,目前只有15%左右的无机杂质经环卫码头纳入上海市生活垃圾物流体系,集装化转运至浦东老港固废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置,“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了干垃圾处理难度、缓解了市政管网堵塞问题,而且,湿垃圾稳定的资源化利用也确保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同时从根本上杜绝了泔水猪、地沟油,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利用湿垃圾制成的土壤调理剂含水率在12%右,非常干,而且没有任何异味 。

周伟强说,该中心生产出的富含有机质和生物腐植酸的土壤调理剂,目前已经通过国内外的多家有机认证,它能迅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对消除土壤病害、克服土传病、改善作物口感等有良好效果。

目前,这种土壤调理剂已广泛应用于福鼎白茶、山东栖霞苹果、宁德有机叶菜、贯岭镇槟榔芋、安徽亳白菊等高品质农产品,部分产品出口日本。今年,土壤调理剂产品也已经开始在崇明推广应用。

周伟强还称,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利用生产出的土壤调理剂,在汉江流域以郧阳为代表的11个县建设了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成为国家‘长江大保护’的亮点工程,2018年仅湖北就完成耕地土壤改良面积3.16万亩。

实际上,自2017年4月底,再生资源中心一期项目已正式运营,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已经达到设计能力(200吨/天),最高日处理量近250吨,实现了对闵行区全区餐厨垃圾处理的全覆盖。

为与7月1日即将实施的《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匹配,项目二期工程将在6月底进料试生产,将新增400吨/日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届时,再生资源中心的湿垃圾总处理能力可达到600吨/天,除了满足闵行区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的处置需求外,还能为徐汇等中心城区提供垃圾处置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从闵行区绿容局获悉,与一期相比,二期提高了施工要求,采用了全密闭的上料系统,杜绝车间内的无组织排放;加大了重点区域的臭气收集强度,增加了臭气生物处理工艺,排放将大大低于目前国家和本市的排放标准;在构筑物周边还增加了围堰等预防性设置,可避免事故情况下的二次污染;同时增加了配套的绿地等公共设施,使得二期项目更生态、更智能、更绿色。

    责任编辑:杨帆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