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戈尔丁:摄影的介入是一种爱抚 | SCôP摄影对话

2019-06-20 07: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NanGoldin|1986

编者语

作为美国私摄影之祖,南·戈尔丁(NanGoldin)以自传式摄影闻名。其漫不经心的镜头无意追寻美的事物,而只向亲近的人投去凝望。影像于她而言的唯一功能,是对眼前人深切的爱抚。

NanGoldin|1981
NanGoldin|1992

与镜头中的人与事生活在一起,南·戈尔丁将拍摄作为对爱人的致敬。从伴侣之间爱的热望,反唇相讥的时刻,到静坐床沿的倦怠,其镜头所记录的一切都因坦率而被赋予了浓郁的色彩。

NanGoldin|1980

戈尔丁真实到近乎残忍的影像是对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波西米亚文化的忠实再现。11岁那一年,姐姐去世的消息传来,她恍然醒悟到图像记忆的意义。出生于华盛顿的一家中产家庭,无法与只在乎名校的父亲产生认同,她在年幼时离家,与自我放逐的青年一代共同生活。直至那时,为主流所异化的价值观有处安放,她才感到像有了家。相机在这时向她发出邀请,她欣然应约,开始记录爱的影像。

NanGoldin|EdenandAfter

1986年出版的《性依存叙事曲》收录与守护了她身边的事件与亲近的人们,七百余张的玫瑰色快照再现了七八十年代边缘而真挚的爱。《叙事曲》对破碎与美好、温柔与暴力等一视之,刻画了一代人对爱的无望与焦灼。在相拥、背对、怀孕、分别面前,她每时每刻举起镜头,定格爱的仪式。对她而言,相机对亲密瞬间的介入并非是一种疏离,而是碰触他人的方式,这近乎于一种爱抚。影像作为介质,可以帮助人们走进爱人与自己的灵魂。正如美国女演员罗丝·麦高恩(RoseMcGowan)对其作品的评价:我仿佛认识这名女孩,我也曾经是她。

NanGoldin|1993

戈尔丁渴望在画面中塑造的,是舒适的亲密感。她将自己的作品带入音乐现场,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营造出家庭放映厅式的体验。不同于博物馆的肃穆感,这带给观众与家人、朋友坐在一起观看假日影片般的感受。

嬉皮运动“爱之夏”的组织者曾对世界宣告:嬉皮士就是爱的一代。当过激民族主义抬头并诱发战争,失望的年轻人来到戈尔丁的地下室,在一片黑暗中找寻太阳。他者化将她与被摄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除了脆弱时分的依偎,《叙事曲》中也随处可见爱侣之间沉默与倦怠的背对,而恰恰是这份疏离造就了理解与默契。喧闹的影像像一支歌,以粗哑的嗓音向时代祈求爱的答案。

NanGoldin|1983

戈尔丁的照片曾遭遇猛烈的批判,这些声音主要来自男性。她被告知:你图像幻灯片的把戏还称不上摄影。对此,她只抛下一句“我并不在乎什么是好照片”,便不再理会。站在先锋摄影师已然打破摄影与其他艺术边界的今天,回过头看,或许戈尔丁在当时留给质疑的背影便是最好的答案。《性依存叙事曲》进一步模糊了自我意识、私人空间与公共展览之间的界限,通过自传式的影像“粗暴”地告诉人们:我们只是存在本身。

美国私摄影之祖南·戈尔丁(NanGoldin),1978年毕业于塔夫茨大学,曾与荒木经惟等知名摄影师合作,其作品在国际女性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馆、伦敦白教堂美术馆等地展出。2007年获哈苏奖,2012年获第53届爱德华·麦克道威尔勋章。

文/杨子逾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当前展览

CurrentExhibition

炎夏之爱

SummerofLove

2019.6.8-2019.8.9

参观时间 10:30 - 17:30

周二至周日 TuesdaytoSunday

周一闭馆 ClosedonMonday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

(021)-64289516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