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G20@大阪丨从杭州到大阪:中国的积极、灵活和坚持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廖婧雯
2019-07-01 15:3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6月29日下午5时许,随着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中国代表团在二十国集团大阪第十四次领导人峰会上的工作圆满完成。

两个小时之前,日本当地时间下午3点半,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座无虚席,全球主要媒体的新闻记者都来到这里,希望就刚刚结束的峰会以及一系列的双边、多边会谈听到来自中国的权威声音。现场的日本记者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己早上9点就开始来这里排队,只为了能够在前面的座位更好地争取提问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也为了更好地对外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负责新闻中心的外交部筹备小组提前一周左右就抵达了大阪,开始就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摸排设计。除了发布,这里还摆着日文版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等一系列文件材料供记者取阅。

在G20峰会场合,中国日益成为焦点,这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之后表现更为明显。习近平主席这次是最早来到大阪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在大阪的50个小时里,密集出席了20多场外事活动,这种忙碌的节奏也成为中国整个六月“外交月”的缩影。

两天来一直在现场近距离观察峰会的多伦多大学教授约翰·柯顿在峰会结束之后对澎湃新闻说:“中国未来将发挥更多的领导力,但这种领导不是单一国家可以完成的任务,中国也需要谋求更多其他国家在具体议题中的合作与支持。”

G20峰会的标牌矗立在会场外。视觉中国 资料

风云易变,中国的声音一以贯之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20多场活动,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会场内,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引发共鸣,中国理念方案广获支持。会场外,习近平主席的峰会外交牵动全球目光,中美元首会晤备受关注。国内外舆论高度评价访问成果,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致力于凝聚共识、增进理解、推动合作、传递信心,为峰会成功作出重要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稳定预期。

柯顿也在峰会结束之后对澎湃新闻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多边主义和G20机制最为强大的支持力量之一。

从杭州到汉堡,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后到大阪,从“杭州共识”到“大阪宣言”,每年的G20峰会都有着不同的国际局势与大国博弈的背景,但中国的声音有着稳定与连续的脉络。习近平主席每次都会参加或主持会议,必然言及对多边主义、全球合作、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的支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坚持开放包容 推动联动增长》《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从习主席历次参加G20峰会所作的演讲也能窥见一斑。

从杭州到大阪的延续与继承

从具体的峰会内容来看,在这次大阪峰会的议程和结果中,也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对3年前杭州G20峰会的延续与继承。

外交部G20特使王小龙6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事实上,2016年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的时候,第一次在G20提出了创新经济、数字经济的议题。我们也很高兴这个议题无论在2017年汉堡峰会,还是去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还是今年的大阪峰会,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王小龙还介绍,2016年杭州峰会我们提出了高质量基础设施概念。在此基础上,这次峰会再次把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的议题,并且通过了高质量基础设投资原则。这个投资原则的许多内容,和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框架是一致的,也体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和行动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朱杰进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指出,大阪G20峰会将数字经济提到新高度,实际上体现出G20议题具有一定延续性。据新华社报道,早在6月初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核准了《G20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原则》。业内人士表示,这份成果文件反映了中方一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等重要理念。

立场坚定,策略灵活

聚焦本次峰会,中国的每次出场都会迎来媒体的高度关注,以至于到最后一天中美元首会晤之时,大阪新闻中心现场的每一块电视直播屏幕之前,都围满了人。

复旦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G20问题专家朱杰进这两天也在现场亲历了这一些镜头,在他看来,中国在本届峰会上的角色可以用两个特征概括,一个是原则立场的坚定性,二就是手段策略的灵活性。

正如专家所说,中国无论在会议的筹备期间,还是在双边场合、多边场合,还是在峰会的主体会议进行期间,都会坚定地释放出支持多边主义的信号。

据参考消息6月28日援引新加坡媒体的评论称,中国在峰会期间传递了维护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外媒所提及的是由中国推动在大阪期间开展的中非领导人小型会晤。报道称会晤中中国领导人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一贯主张:我们要做多边主义的捍卫者,为维护国际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王毅也在峰会结束之后表示,G20大阪峰会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主流声音,为国际形势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事实证明,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一家的选择,已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心声。得道多助。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人间正道,站在历史和道义的正确一边,正在国际上赢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在具体问题上中国同时还体现出了灵活性。朱杰进分析指出,“本届峰会上,日本想推动数字经济的“大阪轨道”,对此很多国家采取的是消极抵制的态度,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没有签字,但中国面对新事物采取的是积极灵活的做法,我们在签字的同时强调了数据的安全与科学治理,强调了未来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没有否定,而是尝试识融入更多元素。”

据新华社报道,6月28日,习近平出席了数字经济特别会议并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邀请第一位讲话。习近平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我们要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更不能人为干扰市场;要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要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市场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日经中文网指出,为使“大阪轨道”取得成果,日本政府提出了“自由”、“信赖”的宽泛概念,其构想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虽然各国均表示支持,但也加强了自身的立场。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显示出中国在处理具体议题时的灵活性。朱杰进认为,面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欧洲仍然坚定地希望能够继续推进气候变化议题的情形,中国的做法是选择同法国和联合国合作,再次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三方会议,重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的坚定承诺,借此继续发挥在该问题上的领导力。

据《环球网》报道,6月29日,中国外长王毅、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三方会议,并在会后共同出席记者会。王毅表示,此次三方小范围会议非常成功,三方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达成更多共识。通过新闻公报,再次展现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勒德里昂在记者会上表示,三方发表的新闻公报将为气候变化这一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古特雷斯则高度评价了中法遵守《巴黎协定》的承诺,采取多边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同日,王小龙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中国、法国和联合国方面延续去年的成功做法,今年再次举行了气候变化三方会议,发出了坚守《巴黎协定》承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为9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以及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成功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我仍然记得习近平主席在杭州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约翰·柯顿说,“中国是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重要支持者,一直在减低碳排放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未来可以在该问题上寻求更多的伙伴来共同发挥多边主义的领导力。”

    责任编辑:朱郑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