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专家首揭“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图谱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通讯员 秦晓健
2019-07-03 21:5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研究首次揭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变异特征。 站酷海洛 图
上海专家团队发布一项关于“高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变异特征,填补了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

近日,国际泌尿学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Urology(《欧洲泌尿外科学》)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影响因子达17.298分。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和朱耀教授,韦煜医生和吴俊龙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

前列腺癌是中国男性发病率位列第六的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在上海已经升至第四位。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大和老龄化,中国前列腺癌的年死亡人数高达51895人,接近美国(28705)的两倍。

因此,如何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叶定伟表示,与其他恶性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具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尽管大多数前列腺癌“相对温和”,但是其中也潜藏着一部分凶猛类型。既往研究表明,携带胚系DNA修复基因致病突变的前列腺癌恶性程度高且对现行治疗方法反应不佳,致死率高,对于这种类型我们称之为“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对该类型前列腺癌的攻关,有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整体死亡率。

叶定伟进一步表示,当前,肿瘤学领域已经证实了“高致死性前列腺癌”患者也可从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获益。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例如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变异特征,特别是最受关注的DNA修复相关基因胚系变异比例,以及其与西方患者差异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阶段。

为了突破这一数据欠缺瓶颈,近年来叶定伟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始了填补空白的“攻坚之战”。该研究基于大样本中国前列腺癌人群,绘制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胚系DNA修复基因突变谱。

研究发现,中国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复基因突变率为12%,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复基因突变率为8.1%。

该研究证实,虽然中西方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异较大,但患者中胚系DNA修复基因突变的“高致死性前列腺癌”比例则与欧美人群相仿。

叶定伟表示,该研究结果对于中国前列腺癌的精准防治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早期识别,有助于找到疾病“发展凶猛”的突变携带者,并可有机会参加多项个体定制的临床试验,例如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等,可以让每个高度恶性的患者从初诊即获得最佳的精准治疗。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