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里的守护与承诺

李芝 宗和
2019-07-11 06:52
艺术评论 >
字号

敦煌对于张大千来说是艺术的圣地,但对于常书鸿、常沙娜父女来说,则是一种文化的守护。上个世纪40年代,在梁思成、徐悲鸿鼓励下,常书鸿决定前往,靠办展卖画自筹了大部分经费。他一行4人经一个多月才到达敦煌。他到达后便组织整理修复,并临摹壁画。在恶劣环境下,面对妻子出走、当地官吏勒索和教育部长期不寄经费的状况,他以决心服“无期徒刑”的精神坚持下来。

对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日将举办的“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常沙娜说,这个展览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自己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常沙娜一家三口在莫高窟洞窟内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是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跨越七十三载后的再次重逢。展览讲述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两代人与敦煌之间的深情,以叙述的方式“从巴黎开始”为起点,进入“血脉相连”,最后走进生活艺术的应用部分,展出父女二人的油画、速写、壁画临摹、花卉创作、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等200余件作品,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引发当代人思考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

常书鸿(1904~199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27年赴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历任北平艺专教授,国立艺专校务委员、造型部主任、教授,1943年决定到敦煌安家落户,是第一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长,直到1982年才调回北京。常沙娜13岁时来到敦煌,17岁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受父亲的影响,她多年致力于敦煌艺术教育与推广。1946年春天,为了宣传敦煌艺术,常书鸿和15岁的常沙娜在兰州举办“常书鸿父女画展”。73年后,他们的200多件作品在清华大学重聚。

如今已88岁高龄、同样是敦煌学家的常沙娜先生,有着多重身份,既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家,也是知名的艺术教育家。

展览第一部分“远方的呼唤”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常书鸿辗转于巴黎、北京、昆明、重庆、敦煌的经历,包括常书鸿1947年创作的油画《敦煌农民》、莫高窟北魏第254窟《萨埵那舍身饲虎》、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西魏第285窟《苦修图》等临摹精品。常沙娜的少年时期的临摹作品西魏第288窟《说法图》、中唐第159窟《文殊菩萨图》《普贤菩萨图》等。展览第二部分“不忘初心”呈现了常沙娜根据敦煌壁画所整理、创作的装饰图、服饰手稿、设计作品等。第三部分“敦煌之花”主要展示常沙娜的花卉创作。第四部分“新丝绸之路”展出了江南织造府研究所“花开敦煌”系列服饰、丝巾、钱包等产品,体现了民族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策展人黄炫梓在展览前言中表示,1946年常书鸿为了推广敦煌筹集经费,带着年仅15岁的少女常沙娜在兰州“物产馆大楼”举办父女联展。七十三年往事,一位成为“敦煌守护神”,一位成为“敦煌图案解密人”!一甲子人生岁月,我们会经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可试问,有多少人能为了一件看似小众喜好又无利可图的事就这么耗上几十年?六七十年后的人生岁月,你我究竟能有多少故事可以传诉?但相信对敦煌跟敦煌人们来说,经历时间的打磨,将会是一段又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左起李承仙(常书鸿之妻)、常沙娜、常书鸿

“2014年启动“花开敦煌”展,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这个意外的碰撞,我们承载着恩典,一次次的传递这个美丽又伤感且激励人的故事。有人说:常书鸿是幸运的!初赴里昂,即获得学院派画家窦古特教授指导。窦古特教授要求常书鸿从油画颜色的制作方法及各种色彩的调和开始,这对当初赴法一心想学习最新染织技术的他,一切都是新的开始。”黄炫梓说。

黄炫梓介绍说,常书鸿开始了古典油画技巧学习,很快就抓住其精髓,而后转入巴黎艺术大学师从著名的艺术大师劳伦斯,他以启发式的言论,给予常书鸿无限的自我探索。他说:“艺术是相对的形而上的民族时代的精神表征”。这句话给了常书鸿莫大的启发。常书鸿在他与劳伦斯对话纪录中,以自己在巴黎生活的心情叙述:“那世界的东方,可怜我的祖国正在危亡旦夕......中国艺术,中华民族,那黄昏一般的前景,正在期待着我们共同奋斗!”从这段纪录中可以了解,常书鸿是以何心情坚决回国并时刻找机会落脚敦煌。这选择,是一位艺术家血液中的艺术因子在脉络中奔窜,狂乱且欣喜,遮掩不住内心对祖国文化艺术钟爱之情。

法国留学时期的常书鸿意气风发,他将老师提倡的“新古典主义”运用到实际创作,自1932年创作《G夫人像》获得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全校毕业作品第一名后,就像打开幸运的盒子一般,连续几年参展,屡屡获奖,作品被国家级殿堂收藏,这在当时留法艺术家中,堪称是前景光明的一位模范生。但是与一本《敦煌石窟图录》在巴黎塞纳河畔的偶遇,彻底改变了他与夫人陈芝秀后半生命运,影响了女儿常沙娜一生命运的抉择。

“回国后动荡不安的大时代并没有阻止常书鸿前进敦煌的梦想,敦煌对他来说,就是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不以外貌来论断,而以心灵崇尚之。当他看到一天天凋零的莫高窟,恐慌这个他尚未居住的殿堂顷刻瓦解,所以抱持着维系艺术殿堂的一切而寄身沙漠中。或许敦煌艺术就是有这种魅力,只要你真的走进来,不自觉中会产生莫名的民族情怀,会有想要再认识它多一点的执念!敦煌莫高窟的今日,仿若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代代人坚守才有今天的璀璨再现!2017 年10月,里昂•富维埃尔山顶的古罗马大剧院,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射向那片山头,叶片翠绿闪闪发光,整个天空霎时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露天剧院斑驳的石柱,随着光影忽近忽远,这一抹夕阳的点墨,有种时光错落之感,阳光洒落在老人脸上,顷刻间吸了一口气,她笑说:没想到再回来,头发都白了!我从小跟随父母回国,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听不懂,如果不是我父亲坚持要到敦煌,我或许不会离开这里…….越是老来,越觉我父亲工作、生活的不容易!母亲走后,我们相依为命,我对父亲的话,唯命是从。我受父亲影响,敦煌的一切,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刻到我的骨子里了,越理解我父亲所做的一切,越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常沙娜出生在法国里昂,最后却在中国长成。回到里昂参加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她说:“太多的记忆了,小时候这里的点点滴滴一直涌上来,我觉得我的妈妈特别可怜,但是历史已经决定了,再也没法改变。”在广场散落的石上小憩,那一抹阳光折射而下,仿若时光隧道;古老与现代仅是咫尺之遥,却让人犹如穿越时空轨迹,随着她的声音,回到从前。面对她娓娓诉说的一切,我感到一股难以解释的情绪油然而生,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对自己轻,却对国家十分看重!

她说:“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竟然也时常感觉‘沙娜’二字隐喻着某种缘分,正是这缘分,促使我跟随爸爸走进了茫茫沙漠,走进了神奇的敦煌石窟……”坐在里昂这座古罗马文明的遗址看夕阳听风,听她说起遥远中国西北敦煌石窟里的人、事、物;似乎不管是哪里的遗址,都住着老灵魂,透过风吹的树叶,述说着过去的辉煌,这思绪特别的奇妙!

黄炫梓认为,这十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奔腾发展,似乎不说说“当代”一词就是落伍,但究竟这是谁的当代?21世纪是个世界化、全球化的社会,国家提出要复兴中国文化,但不安的世代,中国文化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和继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表达?两位常先生亲身经历的故事给出许多启发!所以当您在看展的时候,请您一定要将脑海里的时光往前推进七十年,去想象,那个年代,苍茫大漠中,荒芜的洞窟里,艺术家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年幼少女对父亲信任且相依为命的深情。古代画师以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引入佛国世界,也是众生世界。这些画师没留下任何姓名,但播下想象的种子后,意念成为枝繁叶茂的植被。莫高窟艺术受后世各国追寻、探索跟喜爱,文人墨客在此脉络下汲取灵感,莫高窟的神话故事拥有的乌托邦式色彩、超现实主义的面貌,是代代艺术家们追寻的目标。常沙娜先生追随父亲常书鸿在莫高窟度过的青葱岁月,为她一生的事业打下无以撼动的基础。

策展人表示,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人们离不开图像的说明。常沙娜受林徽因启发进入清华营建系工作,林徽因要她以敦煌图案作设计,她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敦煌图案研究专家与教育家,她对洞窟艺术的解析,让世人从图案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敦煌石窟。若说常书鸿以艺术家的视角打开世人对敦煌艺术的敬崇,那么常沙娜则通过对图案装饰元素的解析,让人简易了解敦煌石窟蕴含的智慧,每一个局部都令人惊艳。她更大的成就应是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被轻易忘记的一位“历史的传述者”。她见证了父辈那一代人,以自己的所学奉献国家,对国家民族充满热情,她不仅传承这份热情,更希望继续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因她的引导,在展览推广上我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深度价值与转型方式。

    责任编辑:肖永军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