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神秘侠客的科普情怀

2019-07-24 18: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量子物理学无疑是20世纪最高深、最令人心醉的科学。无数科学家痴迷于此,不惜倾注毕生心血去探寻它带来的那些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崭新理论。对量子物理学的探讨,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纷纷卷入其中,为他们心目中的真理而战。这场战争不见一刀一剑却又那样锣鼓齐鸣,惊心动魄。到今天,这场思想的战争仍在继续,却因曲高和寡,令普通公众望而却步。

21世纪初,一位中国的年轻人怀着对量子物理学的无比热爱,尝试着用他手中的笔去还原这段荡气回肠的科学史歌。他从赫兹发现电磁波回溯到光的发现史,从卢瑟福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谈到由于对“反常塞曼效应”困惑不已而变得喜怒无常的科学家泡利,从玻尔与爱因斯坦的大论争聊到霍金赢少输多的一次次打赌……

在他的笔下,教科书上不苟言笑、高不可攀的科学家变得嬉笑怒骂、有血有肉,撼动传统物理学基石的颠覆性的发现是那样险象环生又浑然天成。一段段公案,一幕幕场景,在他的笔下复活,随着他的文字,更多的中国人走进了量子物理学的世界。这一写便一发而不可收,原本连载于论坛的文字,汇集成了一本近30万字的书,这本书大名鼎鼎,叫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这位写作的年轻人,叫曹天元。 

                    图1《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图1《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与大多数随作品走红而大红大紫的作家不同,曹天元低调得几近神秘。书迷们“上穷碧落下黄泉”,找到的往往是“本人不愿透露具体身份,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采访曹天元后很长一段时间,有朋友见到我时还会激动地问一句:“听说你见到曹天元了?”

与曹天元的访谈约定在深圳蛇口海港城的一家咖啡店。之前一直猜想这位世外高人要么高冷要么狂放,我甚至已经做好了相对无言或落荒而逃的准备。

坐在我面前的曹天元,很年轻,棱角分明的脸,眼睛炯炯有神,微瘦的身材将白色对襟中式上衣穿出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他直率且健谈,语速微快,思维逻辑性极强,倜傥中带着几分儒雅,探讨激烈时会流露出些许凌厉。

斜杠青年在论坛上连载出的畅销书

曹天元在大学时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大学毕业后便专职从事金融工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原本只是他大三时凭借对量子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发表在新浪论坛上的连载文学。原本计划写4~5万字的帖子,他一边写一边发,读者一边读一边热烈回应。这一来便势不可挡,那段日子,他不是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就是在网上码字,短短半年时间,竟然有将近30万字了。

不少人评价曹天元的写作具有武侠小说的风格,因为他笔下的科学家像行走于江湖的侠客般栩栩如生;也有人惊讶于理科专业背景的他如何竟有这样一支生花妙笔,教科书般枯燥的科学史被他写成引人入胜的故事,辞藻时而华丽时而厚重,中外诗歌信手拈来。

1981年出生的曹天元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在军事、历史、文学、影视等方面都有着超于常人的造诣。为人低调的他曾经叱咤各大论坛,所向披靡。他笑言:“其实我那时在网上还是挺有名的。”他是一个军事论坛的坛主,经常在明史和清史论坛参与学术讨论,他至少读过四遍金庸的小说,是汉诗学会的会员,认真研究过《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他还出任过CCTV动漫品牌顾问……

科普,是科学的广告

曹天元做科普的目的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就是:爱好。与很多年轻的科普作者一样,曹天元不喜欢把自己做科普的目的描述为普及大众、造福大众、教育大众。他当初写书的目的也很单纯:我喜欢科学,我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爱好,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感受科学之美。

对于科普,从事金融行业的曹天元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在他看来,科普有很多种。各级科协做的基层传播工作是科普,科学记者的报道是科普,科普作家的写作也是科普。对于科普作家所做的这类科普,他坚定地认为一定要与科学各有分工。在曹天元看来,最好的科普作品不一定是由科学家写出来的。

他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就像最好的历史小说不是由历史学家来写,最好的侦探小说也不是侦探来写。在曹天元的观念里,科普的任务是宣传和传播,它是科学的广告和营销。曹天元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比作产品,将科学家比作工程师。在产品的宣传过程中,最了解产品性能的人是科学家无疑,但是要把产品推广到大众当中去,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懂得大众营销的广告人,而科普作家无疑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科学家做科普也许会面临比一般人更大的困难。虽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成为科学家,但是研究科学的人不见得懂传播规律。科普更多的是宣传性质的工作而非研究者的工作。曹天元很认真地说:“我参加过科学访谈,嘉宾大多数是科学家。却从来没有人提到过,甚至想到过要请广告、市场营销、公关方面的专家来谈一谈市场营销或者广告学的规律。”

科普作品是科学的广告,教科书是科学的说明书。两者各司其职。科普的目的,是让大家记住科学这个意象。对于大众来说,不一定要理解科学具体在做什么,某一个细节如何实现,这不是广告的任务,是说明书的任务。科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无论如何让受众记住有科学这个意象,并在熟悉的过程中逐渐接受。曹天元的科普观念虽然标新立异,但是从他的职业角度出发,确实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优秀的科普作品,好看是首位的

科普作品是广告,是为了扩大科学的市场,而不是为了让读者精确地了解科学。因此,曹天元心目中好的科普作品的标准依然是两个字:好看。

用曹天元自己的话说,他写科普作品并不拘泥于任何笔法,无论是武侠还是神话,一切写作形式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也是曹天元心目中科普的基本任务。尽管他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被誉为中国版《时间简史》,但是曹天元对此却并不为意,只将这个头衔看作出版商的一个噱头。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与《时间简史》完全是两个路子,他所做的就是认真地讲好书中的每一个故事。

对于科普作品“有趣”“正确”两要素的排序,曹天元的回答有些与众不同,他说:科普书跟教科书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是一本教科书,那么要100%保证准确,1%的好看流畅足矣。科普作品也许做不到100%的正确,但一定要保证100%的有趣。

曹天元这样解释自己的理论:一本无趣的科普书,99%的读者在阅读后5小时便会忘记90%的内容,所以哪怕100%的正确依然起不到科普的作用。相反,《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历史科普书,虽然它并不严谨甚至存在很多编造的内容,但是它依然对历史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没有人会因为读了《三国演义》而当不了研究三国史的专家。

曹天元作为资深历史爱好者,发现研究三国史的专家,无论是从人数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要胜于与其相临近的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在他看来这就是《三国演义》的科普作用。霍金的《时间简史》里同样有很多错误,曹天元很犀利地诘问:“那霍金就不应该写科普书吗?”

我们需要做的,是带给公众科学文化的熏陶

曹天元对当下国内玄幻、神话、魔幻题材盛行而科幻作品非常小众的现象显得忧心忡忡。他认为,成功的科普,是要让科学元素作为一种流行文化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科普创作也许不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但它至少能让大众的流行文化里面带有更多的科学元素,从而吸引更多人对科学感兴趣,从而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在美国生活期间,曹天元对美国的科普感触颇深,对美国的科学传播状态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曹天元看来,美国人的科学素养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很多,但却没有影响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大众流行文化中科学元素的重要地位。他说:“《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尽管不符合科学原理,但是它们却将科学色彩带入了公众的文化兴趣层面。同样是恋爱题材的作品,背景设定为一座仙山,主人公是一位转世的神仙,中国人会叫好叫座;背景设定为外星球,全副高科技武装的超级英雄,美国人才会喜欢看。”

曹天元认为这仅仅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无褒贬之分。但是科学的文化熏陶一旦做好,便会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们实实在在地去研究科学。就像很多科学家都是看了《星际迷航》而走上科学之路的,即使《星际迷航》没有教给他科学知识,却给了他对科学的无限向往。虽然有不少惊世骇俗之语,但曹天元一再强调,尽管科普的正确性不占首要位置,可这并不意味着科普就可以不负责任地胡编乱造。

科普的职责决定了它的广告特性,因此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影响大众的认识,让大众对科学的元素更感兴趣。曹天元心目中最理想的科普环境,就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把科学的氛围烘托起来。

曹天元现在的主要职业方向是投资。但是他热爱科普,他尽可能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拿来做各种跟科普有关的事情,近期的计划是写作一本信息论方面的科普书,投资并拍摄科普网剧。

在曹天元看似犀利的言语下,隐藏着一颗平和的心。也许正是拥有这样的平和,他才能站在全知全能的视角下冷静又客观地还原出一部精彩的量子物理学史吧。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完美,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也看到了制度的缺失。但是他始终是乐观的,从容不迫的,也是坚定的、毫不犹豫的,就像读者给予他的评价——大侠风范。

作者简介

张晓磊,女,天津人。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学文化、科学传播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