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个为什么”之问还在回响,南京市委全会迅速“对症开方”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19-07-26 11:4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为什么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产业竞争优势?”

“为什么我们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却没有涌现华为这样的本土龙头企业?”

……

7月18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为全市镇街党(工)委书记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发出了“十个为什么”之问,引起了南京全市上下的广泛讨论。

7月25日,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举行。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晓 摄

7月25日下午,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举行,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在作报告时,再次提及了“十个为什么”之问,并表示做这样的反思,目的都是对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找差距、抓落实,久久为功、发力突破。

在国内的城市中,南京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明显,比如,拥有高等院校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在校大学生80余万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超过1100人,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9家,数量仅次于京沪……但外界也认为,与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对称的是,南京科教资源红利未得到完全释放,创新发展还存在着短板。

在一周之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张敬华点出了南京在创新发展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产业竞争优势?”“为什么我们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却没有涌现华为这样的本土龙头企业?”

另外,在绿色发展方面,张敬华还说,要思考“为什么转型升级成为大方向、大趋势的今天,南京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空气质量仍然不高?”“为什么上一轮2000年左右搞沿江开发,我们没有把长江大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小化工、小造船以及砂石码头大量侵占主城区长江岸线?”

在开放发展方面,张敬华发问,“为什么南京的区位条件、交通配套都相对较好,但国际化程度一直不高?”,“为什么枢纽经济发展了多年,但无论是空港还是高铁港、江海港建设,都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这次南京市委全会上,张敬华再次提及“对症开方”,表示要进一步对标对表,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接连抛出了多个“金句”:创新是南京最持久的动力,转型是南京最艰巨的任务,绿色是南京最鲜明的底色,开放是南京最根本的出路

在谈及“创新是南京最持久的动力”时,张敬华说,必须深刻把握总书记强调的“只争朝夕抓创新”等要求,纵深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市场作用发挥不到位、科创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真正把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现实发展优势”。

南京对创新之重视,早在2017年底,南京就提出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这一愿景和目标。连续两年的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全市性大会都以“创新名城”建设作为主题。两年来,“创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气质。

针对“转型是南京最艰巨的任务”,张敬华说,南京要加快破解产业偏重、煤耗偏高、“化工围城”等难题,保持定力,积小胜为大胜,推动产业稳步迈向中高端。

“绿色是南京最鲜明的底色。”张敬华在做报告时说,南京必须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真正把空气质量提上来,把长江生态保护好,把美丽古都建设好。

“开放是南京最根本的出路。”张敬华说,南京必须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更大力度发展枢纽型经济、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南京城市首位度和国际化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