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建设怎么做?南京江北新区破题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实习生 华贤东 江嘉涵
2019-07-30 20:3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江北新区或将以江苏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的身份,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7月29日,刚刚过完“四周岁”生日的江北新区召开半年工作总结部署会议,在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的报告中,除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外,如何做好江苏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成为了此次会议的重头戏。

今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江北新区等苏南6地率先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力争两年左右形成可推广经验,重点围绕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人和民主法治六个现代化展开,江北新区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入选。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委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指出,江北新区等地要积极探索,拿出过硬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共同做好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

但“同样承担试点任务的昆山、江阴、江宁、溧阳、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各有特色、优势明显。作为获批才四年多的国家级新区,新区试点的特色在哪里?”罗群在此次会议上发问。

他还表示,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是新区攻坚薄弱环节、强化新区功能的现实需要,当前新区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两城一中心”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重化工业仍然比重过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受传统产业结构的限制,区域生态承载负担重,生态环保面临较大压力;三是总体上现有教育、医疗资源的引进速度滞后于人口增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仍不均衡不充分;四是作为原来的城乡接合部,新区城市管理尚不到位,社会文明程度还不够高。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罗群表示,开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对新区既是任务,更是机遇。“江北新区要紧紧把握全球城市发展前沿,深入对标学习雄安、浦东等国家级新区先进经验,以高端定位、高质量发展作为新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

“我们要大胆地试,试出可复制的经验。”罗群说。

他表示,要开展现代化建设试点,未来新区要重点在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在更大力度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同时,强化创产融合,抢抓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风口”。大力推进“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发展,营造优质的产业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地标,加快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争当全省现代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量化来看,“确保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打造出集成电路与生命健康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罗群说。

澎湃新闻在会上了解到,今年是“招商突破年”,在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的项目招引工作任务上,罗群分别定下了300亿元、900亿元的产业目标。

“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仍非易事。”罗群在会上表示。比如,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比重较大的化工产业为例,江北新区将确保于今年关停10家,力争三年内将化工企业压减至80家以内”。

此外,“我们干发展、干工作,要想成为领跑者,必须要有高端人才,所以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罗群说。

澎湃新闻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南京创新周系列活动上,南京江北新区发布《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等政策,其中针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个税九成奖补的条款,力度空前。在罗群看来,这些政策有如“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弹,在全国范围内影响都很大”,吸引着全国的集成电路人才在江北新区汇集。

除创新外,要开展现代化试点建设,罗群还表示要在营商环境打造、高端资源集聚、绿色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