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台十年:做职场新人时,抗住高压脱颖而出

2019-09-16 18: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原标题:《做职场新人时,我如何抗住代班、攻击、业务繁重等高压脱颖而出?》

原创:杨永清

- 职 业 故 事 -

主持这档收听率极高的节目,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听众的短信。多数听众还是宽容的,但也有不少听众会用过激的语气来攻击我。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1-

我在人生的很多阶段都做过新人,比如每进入一所新的学校,每去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每接到一项全新的任务。

不知道为什么,我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冷”“难接触”“不愿交流”。一般在陌生的场合很少会有人主动跟我交流,特别是同性。

可能是自己无形中散发出的某种气场,让人觉得难以接近。后来我发现,当自己字正腔圆地认真教育女儿的时候,哪怕我根本没发脾气,但多数人也都认为我的语气像极了“后妈”。

我觉得,全世界都误会我了。

在生活中,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和端正的语音面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威慑力。可能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见面就会给人“拒人千里之外”感觉的原因吧。

我在松江人民广播电台做新人的时候,可谓是如鱼得水。当时听众喜欢,领导认可,这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而当我到SMG入职后,当时的领导居然让我做了一档全频率时段最好、收听率最高的节目。这档早高峰节目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它的节目名称不同,主持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但必须肯定的是,早高峰节目永远是锻炼新人的最好舞台。就如同各位在做新人的时候,一定想去那个效益最好、工作强度最大的部门。因为在那个最能体现能力的岗位上,你付出的所有能量和智慧都会得到回报,只要你能胜任,这必定是一个最快速的能证明自己的方式。

我一直是个喜欢接受挑战、知难而上的人,至今我都非常感谢在我做新人之初就有这样一个接受挑战的机会。

全频率广告创收最好、收听率最好的节目也等同于压力最大的节目。我在感恩的同时,心里也有巨大的压力。这档节目叫《早安新发现》,也是我之后做了近十二年的节目。

我目前所带领的“早安家族”

-2-

在我接手这档节目之前,负责的是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因为当时的女主持被调离到其他频率,于是我去接替她。就这样,我和原本那位资历最深的男主持组成了新的搭档,开始了我人生的双人档主播生涯。

双人档讲求的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在什么时候接对方的话,怎么接,甚至接完话该怎么还给搭档,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双方的配合。好在我当时遇到了一位业务上刻苦钻研、要求上进的搭档,他给了我很多的鼓舞。其实,2007 年开始接棒《早安新发现》节目的时候,我也算是有经验、有基础的主持人了,只是直播节目对于我的考验远远超出了我自己的想象。更何况,我当时是去接替另一位主持人的,听众心里一定会有比较。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直播的时候,我的搭档选了一首左麟右李的《总有你鼓励》作为开场曲。早上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强度很大,当时我除了做主持人之外,还要编辑新闻,甚至需要奔到另一个房间去接听众的电话。如此忙乱的早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直播时不紧张、不出错就好。至于“说的话是否精彩、是否有营养”这些更高的要求,我已经没有能力去驾驭了。

我的搭档一直善于站在我的立场考虑问题,在关话筒的时候,我们会把下一个“开口”分工好。可是,早间节目的强度需要快速动脑,但凡我在接话的时候有一点点停顿的空隙,都会被无限放大。如果对方给我话口,我没有立马接上,那么很有可能我就没有机会说话了。

说得直白一点,早间节目就是在高密度的对话当中抢话说,抢不到则意味着我就是个“装饰”。

主持这档收听率极高的节目,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听众的短信。多数听众还是宽容的,但也有不少听众会用过激的语气来攻击我。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尽管搭档一直在安抚我的情绪,可是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甚至开始质疑自己有没有能力驾驭这档重点节目。不过,在层层打击下,我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尽全力让自己振作起来,做到更好。

当时的领导层和我们的节目组经常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我们多数人觉得男主持要博学多才,女主持要亲和可爱,应该有准确的“人设”。不过最后,我们决定让男主持原本像教授般的人物性格转变为跟我的气质更吻合一些的性格,于是,他就从“张老师”变成了“张同学”。说实话,我很感谢他的转变,因为他的让步,我们两个人的风格变得更为融洽。

的确,不是每一位职场新人都会遇到这么优秀的良师益友,入台这么久,我也见证了除自己以外的很多新人的成长。新人们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无论你在家里是“公主”还是“王子”,在工作单位必须摆正自己的位子。嘴巴甜一点总没错,我们这种单位习惯性叫前辈们“老师”,在做新人的时候我看到谁都叫一声“老师”,哪怕是同龄人,只要他资历比我深。

最后切记,谦虚有礼貌的人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它一定是你职场道路上的阳光和氧气,让你成长得更快、更健康。

粉丝们为我庆生

-3-

每个人都是从新人过来的,做新人的日子尽管事情好似忙不完,但大多情况下我还是很乐此不疲的。每一张同事的面孔都很新鲜,每一桩新的任务都会让我充满动力。我们免不了要帮忙订外卖、拿快递、帮忙去开会、被培训。而我在新人时期干的最频繁的事情竟然是代班。

每个主播都有自己的一亩田地,而那亩田就是每天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但凡有同事家中有了突发状况或者请了病假,那一定就得新人去顶上。

做新人的日子,我几乎代过除了“深夜节目”以外的所有节目类型。说真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锻炼新人的绝佳方式,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不同时段听众的需求,你可以切身感受到听众的反应。

做早间节目时,你会发现直播室里无论是电话还是短信,抑或是后来的微信都是“狂轰滥炸”。而非黄金时段的听众则过分冷静,即使你已播报了很多次互动的方式也鲜有人跟你互动。如今大家已经不再像我们儿时那样,定时捧着收音机听节目,也很少有人会定点定时锁定一档广播节目,更多的听众是在私家车或出租车上收听。

大家收听的时间、时长都各不相同,所以除了早晚高峰时段的节目以外,我们把其他时段都叫作“伴随时段”,内容比较碎片化。所以,习惯依托听众互动来撑起整档节目的我,在代其他节目班的时候就需要多展现个性,也需要在紧凑的时间里更快速地发表个人的观点。

如果你是个做事效率不低的新人,那么恭喜你,接下来的大小事情会毫不客气地扑面而来。我是一个急性子,领导如果给我安排一件周五前要完成的事情,我一般周三前就完成了。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养成这种习惯,暑假作业都是在放假第一周全部做好,然后再安安心心去玩。可是在职场就不一样了,往往能者多劳,效率一高,你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我至今非常享受工作带给我的乐趣。在做新人的时候,我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所以,对于上司交代的任务我根本不会拒绝。我也就这样高强度地工作了许多年,直到我后来怀孕有了状况,需要卧床休息。

那天一位前辈告诉我,我不在的日子里有四个同事分担了我的工作。我当时问了她两遍:“几个人?”她回答:“四个。”原来我之前每周的节目播出时间量是十八个小时,全频率第一。其中有一档节目,从统筹艺人到接送艺人、给艺人买饭、带艺人排练、主持节目甚至到剪辑、制作节目都是我一个人。每周两个小时的成品节目,我可能需要花七到八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除了日常的节目之外,频率的滚动单元、地面大型活动以及全频率最重要的对内、对外的任务全都由我一个人负责。

当时我的感受就是,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撑起整个频率。所以,在当时每月考核的起评分是 100 分的前提下,我的分数是136 分。你看,难度系数够高吧。

我在主持“神广杯”

-4-

前不久,我和我们节目组最年轻的同事一起下了直播,之后又开了足足四个小时的会议。开会间隙,上厕所的时候,我看到她一个人止不住地痛哭起来。我上前抱着她,她委屈地说:“接着还要做五六个小时的节目,想到就很崩溃。”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自己做新人的时候,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记得我做新人的时候,唯一一次落泪的经历是为了寻求公平、公正。我第一次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哭着跟领导说:“如果其他同事都来上班,那我就来!”这种委屈不是自己消极怠工,我只是在寻求一视同仁。

后来,我给节目组的新同事发了很长的消息。我告诉她,每个新人都会经历这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好强是为了证明你的能力,那你就必须一路强下去,你会很苦很累,但光环也会是你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示弱,对其他的一切不闻不问,那你会很舒服很安逸,但你想一想,你的人生追求到底是什么?

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我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是劳碌命,事业上努力打拼,家里还有一堆事要操心,但是我依旧很快乐。那是在高压下做出高效率成果而产生的成就感。

感谢从新人阶段一路扶持我至今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你们,我才一步步成为那个更好的我。

-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