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完美“牵手”!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助推成都和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

2019-08-22 2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6年3月

成都“牵手”中科院

这一路来

成都与中科院有哪些故事呢

小天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了下

2016年3月11日

中科院成都分院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7月28日

中科院成都分院与成都天府新区签署科学城园区项目实施协议

2016年10月31日

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7年2月17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项目签约

2017年9月28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项目开工建设

2018年5月2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协议书》,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2019年8月22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助推成都和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

8月22日,位于天府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是继去年5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协议书》之后,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迈入实质进展阶段。

未来10年内,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3000人,建成一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将进一步支撑成都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助推成都和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

看好成都发展前景

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

中科院与成都深度合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的成立与发展,是中科院布局教育,看好成都前景的重要举措。

自2016年以来,成都市与中国科学院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积极拓展合作,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的深度对接。

2016年10月31日,落户于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作为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十二个区域性科研基地之一,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建成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本部、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机所、成都计算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等7家单位将整体迁建至成都科学城,打造中国科学院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

2018年5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协议书》,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的核心载体,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由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承办,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机所、成都计算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承办,为国科大直属二级学院,同时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创“新区速度”

从洽谈到开工再到封顶仅用3年时间

从签署协议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天府新区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而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从洽谈到开工再到封顶,仅用了3年时间,再创“成都速度”、“新区速度”。

▲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2016年3月11日,中科院成都分院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28日又与成都天府新区签署科学城园区项目实施协议,同年10月31日,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整体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及总平绿化施工,累计完成形象进度约91%,项目计划于2019年12月完工,其中预计10月底完成装饰装修工作,12月底完成总平绿化及收边收口工作。

中科院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项目于2017年2月17日签约,同年9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封顶。

项目建成后,中科院光电所将整体搬迁至成都科学城,开展光电跟踪测量、光束控制、自适应光学、天文目标光电观测与识别、先进光学制造、航空航天光电设备、微纳光学及微电子光学等科学研究,并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建立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体系

打造具有

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选址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位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附近,规划用地260亩,并预留167亩作为中科院承担的大科学装置及前沿引领技术重大科研平台用地,将新建综合教学大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教育管理楼等基础教学设施和学生公寓、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共计约8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力争2025年在校学生规模达1500人,至2030年在校学生规模达3000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将遵循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围绕成都市重大战略需求,学院将设置光电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微电子学院等专业学院;

依托大口径望远镜等项目筹建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高端光学装备与检测技术平台”;

共同争取引进中国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西南分院;

共同争取布局或引进一批大科学装置。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以培养适应成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相关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

建立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定位为一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

助推科技创新

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7 月31日,在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召开的2019年半年工作会议暨功能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任远指出,思考“新区干什么“,就是要弄清楚“支点”问题,只有锚定支点,才能撬动未来。

全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就是新区锚定的三大“支点”之一。科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新区打造新的增长极,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

天府新区主体功能区中,成都科学城起步最早、面积最大,定位非常明确,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积淀形成了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比较优势。新区将放大这一优势,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积极争取布局大科学装置,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强科技的产业化优势,让新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努力打造中国科技创新“第五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国家级新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至成都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落子成都科学城,到如今学院项目的正式建设启动,通过院地、院校和院企合作与协同创新,将整体促进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助力新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努力打造中国科技创新“第五极”。

中科院成都分院效果图

记者:柯娟

部分图片摄影:陈琛

编辑:侯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