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中国”系列活动惊艳亮相,杨丽萍《春之祭》登台爱丁堡

澎湃讯
2019-08-23 19:1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当地时间8月22日晚,作为“聚焦中国”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联合委约、联合制作的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首度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8月3日至24日期间,共有6部剧目入选本次的“聚焦中国”。其中,两部剧目受邀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余隆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的德沃夏克与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会和杨丽萍的现代舞剧《春之祭》。上海音乐学院的室内音乐剧《梦临汤显祖》、海伦奥格雷迪戏剧学院的儿童音乐剧《青鸟》、北京艾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神话舞台剧《钟馗》和UAL表演实验室的肢体剧《气》则登陆爱丁堡艺穗节。

《春之祭》

今年的“聚焦中国”入选剧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神话、民族历史和文学经典为基奠,结合西方戏剧演出技巧与创作理论,不仅对剧目形式进行升级,针对的观众群体也更加多元,将为艺术节的全球观众带来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艺术盛宴。

在22日演出后举行的“聚焦中国”暨魅力上海推介活动中,中英政府部门代表、剧院剧团负责人及其代表、剧目主创人员、合作机构代表、英国文创界代表和媒体代表、艺术家等百余人出席活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陈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总监费格斯·莱纳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爱丁堡艺穗节总裁肖娜·麦卡锡、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等嘉宾分别致辞。

陈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聚焦中国”活动第三次登台爱丁堡,为当地观众带来多部精彩剧目。“聚焦中国”活动本身也是一部出色的“剧作”,第一幕,是兼收并蓄的中国故事;第二幕,是高速发展的上海故事;第三幕,是互利共赢的中英故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希望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英深化人文交流合作,让更多中英人民充分感受彼此的文化魅力。

王隽表示,在中英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英国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从2015年的中英表演艺术论坛,到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加入爱丁堡节庆协会“契机”计划(Momentum),为中国和国际艺术创作者建立桥梁,为网络、交流和未来的合作创造了新机会。再到如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英国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墨尔本艺术节以及其他国际一线演艺机构共同制作了杨丽萍的《春之祭》,艺术之花绚丽绽放。

杨丽萍表示,感谢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提供了一个将这部充满中国少数民族元素和东方特点的作品带给大家见面的机会,很高兴大家能喜欢。演出中有许多年轻的演员,他们是中国舞蹈的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一起努力,使中国舞蹈事业的未来能更加灿烂。

莱纳罕在致辞中说,能够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共同委约,并成功首演的《春之祭》包含了无数人的心血,令他倍感欣喜。今年两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剧目首度入选“聚焦中国”项目,也意味着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品聚集了越来越多世界的目光,期待更多中国优秀剧目能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青鸟》

麦卡锡表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艺术节之一,今年的爱丁堡艺穗节再次迎来了诸多中国剧目,并有四部入选“聚焦中国”项目。艺穗节以其包容性和多元性著称,而“聚焦中国”的再度回归也让更多优秀的中国剧目从几千场演出中脱颖而出。

活动中,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尹欣向爱丁堡节庆协会总监茱莉亚·阿莫赠送画册。

2019爱丁堡 “聚焦中国”系列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支持下,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上海城世品牌发展中心协办,旨在加强中英文化在两国政府间、机构间、产业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地借助国际高水平艺术节平台,集中展示中国当代优秀表演艺术,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助力中国文化产品走进国际市场。

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大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与人员交流。以《春之祭》为代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多部委约作品正以大步“走出去”的姿态竞相受到全球文化演出市场的青睐与追逐。“聚焦中国”系列演出期间,“魅力上海”图片展和上海城市形象片在多个演出场地亮相,集中展示上海城市风貌、人文艺术和当代生活写照,让英国观众在聚焦中国艺术的同时感受上海魅力。

作为中英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项目,“聚焦中国”让中英戏剧艺术家在相互借鉴与欣赏的氛围中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为未来集聚更多中国优秀原创作品亮相国际舞台,以及中英戏剧的联合制作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