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更新·谈|回访上海里弄微更新:过程的力量

赵蔚 周天扬 曾迪 胡静怡 葛紫淳
2019-08-27 17:37
市政厅 >
字号

近年来,“行走上海”空间微更新计划,通过局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设施来提升其生活品质,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和肯定。为了解实际使用者的意见,我们走访了G社区的居民。

“共享客厅太贵了,要30块钱,不会有人去的。”

“这个晾衣广场晾衣服很方便,一开门看着也赏心悦目。”

“我们这里老人多,希望多做一些服务我们的设计。”

……

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居民对微更新实施成效及对身边的环境和设施有着不同的看法。怎样才能使惠民工程更接地气,让居民们更满意?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试图了解微更新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社区更新的难点在哪里。

作为地处中心城区的老式石库门里弄,G社区曾属于公共租界的管辖范围,建于20世纪20年代。除西北角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层商务办公楼外,其余基本保持了比较典型的石库门里弄的主次弄(三条主弄、十二条支弄)格局。

在“行走上海”行动之前,里弄的微更新已持续开展多年。除了外观粉刷、修缮等工程外,2012年和2013年,市政府还对G社区进行了卫生设施改造,给有需求的家庭安装抽水马桶。那么,升级版的微更新又做了些什么,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社区更新中的故事

截至2018年,G社区住有738户居民。由于房屋面积小、设施陈旧、租金便宜,G社区房屋出租率高,外来居民占50%。该社区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2%,居民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G社区的治理结构为每30户居民为一个居民小组,每个居民小组产生2~3位居民代表,1名居民小组长。

最近一轮更新,是2017年由政府发起和主导的“行走上海”微更新行动。微更新项目改造点包括出入口、厕所、垃圾房、活动室、花架和树池等12处。

G社区微更新点位(摄影:周天杨、曾迪、葛紫淳;绘图:胡静怡)

在走访中,从居民对各更新点的满意程度可以看出,2/3 的受访居民对更新点的满意程度不足50%,认为更新点没有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设计不符合居民的实际使用习惯。例如,居民对共享客厅的使用需求不大,弄堂口的垃圾房中设计的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妥,导致垃圾会堵在外侧垃圾桶处等。

G社区的微更新过程由政府和居委会主导组织,设计师主导设计与建造。设计过程中举行了听证会,听取了居民代表意见,确认方案后再进行更新施工。居民的意见对更新产生一定影响,但居民参与的方式和程度仍有限。

G社区更新组织及程序

访谈发现,相比空间呈现出的更新结果,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故事一: 在社区活动广场坡道的更新过程中,由于一开始未与居民充分沟通,更新刚刚落成投入使用时,给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导致居民自发联合去破坏更新成果。后经沟通和协调,设计师根据居民意愿,修改了方案。

社区广场坡道更新冲突

故事二: 里弄出入口是居民每天必经之地。出入口处的改造也是产生争议的一个点,在铺地材质等方面,居民自下而上达成了共识,对更新的结果进行了修正。

公厕铺地更新冲突

通常会认为,居民参与基础的薄弱导致了参与程度及有效性的不足。但上面两例事件说明:居民并非不愿参与,而是对参与的有效性有所怀疑,从而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没有结果的事情上。

根据受访居民反馈,本次微更新中,仅有32%的受访居民持支持态度。另外68%的受访居民不支持,主要是由于各方沟通不足及实际诉求没有被重视所导致。74%的居民在微更新中扮演的仅是旁观者的角色,意见征询的过程并不能有效反应他们的诉求,或是提出的意见未被采纳。还有很多居民并不知如何反映自己的诉求。

以上两个故事也在提示我们:居民其实非常关注自己居住环境的改善,只是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及场合引导,帮助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另外,当诉求成为必须时,居民的自主参与性会直线提升,例如在更新结果逐渐呈现的过程中,居民的认同和反对声音比初期更有针对性,并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共同的利益诉求使原本互不相识的居民形成了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并通过各种方式对更新产生了影响。

社区利益共同体

居民参与的有效性

在G社区微更新中,我们发现,不论参与方侧重怎样的目标,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希望打造更舒适、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各方的实际方向是一致的,但对更新过程及结果的满意程度却有很大差异。

究竟是什么影响着社区微更新的实际成效?访谈发现,居民态度与微更新过程中的沟通直接相关。

调研发现,大多数更新点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与居民互动频率较少、形式比较简单,居民参与比较抽象,对方案理解不够,积极性不足。只有个别更新点(如花架和活动广场),由于设计者与周边居民有充分沟通,得到了较充分的意见反馈,成效显著。

而到实际施工阶段,居民对微更新有了较直观的体验与感受,有的会提出较强烈的意见,甚至使设计师根据居民意见调整了方案。

表1:微更新方案设计与实施阶段对公众意见的参考程度表

对更新结果满意度及评价产生影响的沟通因素,主要可以从空间关联、时间关联、过程关联这三方面来看。

空间关联度高,即离更新点越近受到的影响越大,评价的倾向性(满意或不满意)越强,中间型评价(一般或无所谓)越少。因此,选择邻近的居民来参与,可以一定程度提升参与效率。

本轮更新实践采取了重点对象的有限参与,在时间限制下,这或许是明智选择。居民的连续居住时长越长、后续居住意愿越强,参与效果越好。本轮的重点参与对象是户籍人口,这部分居民一般居住年限超过10年。

过程关联是针对更新全过程的参与,参与的完整度越高、参与频率越强、参与深度越深,对更新结果的满意度会越高。本轮更新,几乎没有全过程参与的居民,参与频率和深度也不够。因此,回访显示,居民对更新过程和结果满意度不高。

表2:参与的时间—空间—过程关联及实践

居民对更新的看法

本轮更新参与主体,主要由常住原居民、短住原居民、长租租户和短租租户,以及回迁的原居民组成。在G社区的微更新中,采用的是有限社区参与的方式,即根据利益相关程度,组织有直接利益相关的居民进行沟通,比如更新点附近的常住原居民。而非更新点附近的居民则没有参与。并且,所有意见征询等基本不涉及租户。这对更新周期较短的项目来说,是比较经济有效的策略,如果沟通充分,可以减少后期实施中反复修正的情况和成本。

从更新全过程各阶段的意见反馈和评价来看,各阶段的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单向反馈/2+双向反馈,即双方相互沟通和反馈)的比例变化,随着更新结果的逐步显现而有所提高。

表3:各阶段沟通情况评价

由于居民大多为非专业人员,很难理解一些图纸中的表达,或对图纸中方案的实际尺度没有概念,以至于方案设计阶段的沟通并未起到应有作用,最后在实施中随着方案落地、结果显现,居民才认识到更新和实际需求存在冲突,从而要求整改。

选址落点阶段,双方前期的双向沟通很少,主要由政府和居委单方面公布微更新信息;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团队征询了相关居民的一些意见,并就方案与更新点邻近的居民进行有效沟通;方案实施阶段,有效沟通指数突然上升,因为随着方案实施,更新结果逐渐明朗,居民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评判的对象,赞成和反对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更为直接; 更新完成后,主要的意见基本得到解决,而后续的更新宣传主要由政府推进,但居民对实施后评价意见的跟踪不足,而对持续性的更新行动而言,不论环境还是居民的意识培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承接环节。

沟通有效性变化最剧烈的是在施工及方案修改阶段,居民和设计师考虑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对规划设计理解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对里弄更新的关注点不同。

居民的改造需求集中在房屋内部设施;而设计师在综合考虑成本和实施可行性后,选择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其观感和使用感受的提升来改善里弄的生活环境。这与居民实际需求产生差异。在这种目标差异下,设计师和居民充分沟通所需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巨大,在施工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下,充分的公众参与的确很难实现。

关于微更新的几点思考

1.如何平衡更新项目周期和有效参与

在微更新中,居民参与的地位十分微妙和尴尬。作为关注民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微更新,如果没有来自实际使用者的声音作为基础和支撑,只能成为宜远观的空中楼阁,离居民如此近却又那么远。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项目都有自己的周期和时间把控,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提高居民参与的有效性,从而以更精准的需求定位来实现更新项目,是值得尝试和探讨的。

在G社区的微更新中,我们看到,中后期参与是一个冲突和协商的过程,而前期参与是一个单向动员过程。参与的有效性在更新中后期骤增,最重要原因是这个阶段的参与十分具体,成果可见、可感知。因此,参与者对参与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影响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这对提升参与有效性很有启发:施工中的冲突相当于给参与者提供了一个1:1 的现场模型,参与者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考虑自身的感受并提出具体的意见。如果以施工返工的成本来计算,要比制作模型的成本高很多,无疑也更加耗时。

这提醒我们,不同阶段的参与方式方法需要更精准、更形象、更具体,更贴近参与者的认知程度。在一些有效参与的既有案例中,我们发现,让参与者身处其中,并自己动手丈量和绘图能有效提升参与者的积极主动性,比集中在会议室里看图纸或电脑演示要好很多。

此外,化长为短,增加频率。

参与的频率比单次参与的时间长度更重要,当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不断被要求思考某个与自己相关的问题时,代入感和习惯性思考就会产生作用,这一思考会逐渐成为参与者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更新过程中,不断进行一些短小的接触式参与,作用非常明显。

综上,在微更新的各个阶段,从选址到意向,再到方案及实施,需要更为直观、感性的方法。例如模型或VR实景虚拟体验,来帮助参与者更有效地理解并表达意见和建议。

2.对“可持续更新”的共识

微更新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论外力推动下的更新还是使用过程中的自主更新,都是微更新的组成部分。目前的认知偏差在于,我们更关注主动的干预,在微更新项目中,几乎所有注意力都聚焦于更新项目本身,并且随着项目完成,对微更新本身的后续使用中自主更新的关注就逐渐淡化。只有下一次干预更新发生时,我们又再一次认知自主更新的内在机理,并且,往往由并不生活在其中的人去尝试了解和猜测更新的下一步方向趋势。

因此,我们看到的冲突和矛盾,基本都发生在对“更新要解决什么、能解决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上。如果对更新作为一个全周期、全参与的过程没有清晰的理解和认同,那么所有的冲突和矛盾将会不断重演。

如果全周期的持续参与成为一种共识,能建立起持续参与的机制,那么更新就会向着更为贴合需求的精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包括在地居民的微观需求,也包括城市宏观发展的需求。

3.微更新的本质在于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在更新过程中通过利益共同体结成联盟的居民,可以非常清楚地传递需求、表达意愿,并和共同体中其他成员一起进行高效联合行动。这说明参与基础并非预设的那么糟糕。相反,是没有找到参与人的关注点,没有采取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方法,才使成员没有参与意愿。

另外,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意识是可以通过实际更新过程提升的,任何实践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经验借鉴。在更新结果落地使用后,居民普遍反映自己和邻居的交流多了,认识的邻居多了几个,更注意不乱扔垃圾,并会提醒他人注意公共行为规范。这样一些微小的改变,也体现了微更新过程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城市微更新中参与者的收获,也是整个社会治理的进步。

我们通常看到的更新结果是物质环境的变化,而在更新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网络的变化则需要深入了解才会发现。其实,人在更新过程中的变化,才是构成微更新最核心的改变。如果一项微更新,能促进社区成员通过交流使空间品质得到提升,那就是一个成功的微更新项目。

社区更新观察团第二场活动海报,具体内容请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作者赵蔚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周天扬、曾迪、胡静怡、葛紫淳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城市建筑》2018年第12期,原标题为《关于里弄微更新实施的回访研究》,有删减。)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