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六百多作品呈现“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9-08-31 11:29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昨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110多个国家、595位艺术家的640件作品参展。艺术家以绘画和雕塑的当代形式,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化的语言,对当下最鲜活的关于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进行艺术化呈现,通过视觉艺术可感可知的方式,共同响应、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

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8月30日,一场全球美术家参与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110多个国家、595位艺术家的640件作品参展,艺术家们以绘画和雕塑的当代形式,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化的语言,为本届北京双年展,对当下最鲜活的关于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进行艺术化呈现,同时也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各国故事、各国形象、愿景和启示,通过视觉艺术可感可知的方式,共同响应、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

展览现场

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本届双年展参展的作品体现了各国艺术家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关注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彰显出世界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既保持着不同文明的艺术传统与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元素,展现出多元互补、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视觉形式呈现,从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爱心,也可以看到当今国际艺术在语言、媒介和表现方法上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介绍,迄今为止,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历届都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馆已收藏有150余件双年展中展出的作品,成为全馆3600件外国藏品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

据澎湃新闻了解,在全部640件展出作品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194件,作品类型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除主题展外还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6个特展。

白罗斯驻华大使鲁德·基里尔·瓦连其诺维奇在开幕式上介绍说:“在我们的展馆内,共囊括了13位白俄罗斯艺术家的杰作,这些作品以民间文化和现在艺术的成就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白俄罗斯美术学派的优秀传统”。

瓦斯科·塔什科夫斯基《手中的未来》2018 布面油画

通过本届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展作品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家不断融入世界,参与全球当代艺术体系建设的历史。以跨文化的方式确立创作理念与形式,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基本态势。他们创作的观念、方法论乃至媒介,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为,中国艺术家开始尝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关注、思考全球性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的语言及其美学取向越来越具有国际主义风范。本届双年展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呈现出中国艺术家既是全球当代艺术体系的参与者,又是本土新艺术体系的建构者。

观众可以发现,展厅内特别设置了一些暖心的环节。在展线的设计上,针对国内外主题作品,以美术馆最重要的圆厅为核心,特意设计了四条重要的辅线:9号厅通过展示少儿、青年、老年题材,讲关于人一生的故事;3号厅通过展示和平、生态、发展、交融、未来题材,讲关于人类命运的故事;2号厅通过展示百姓生活、民族风情、都市景观,讲关于你我他的故事;8号厅通过展示域外风情、地球伙伴、速度激情,讲关于多彩世界的故事,同时加大所有展签的尺寸,增加作品说明等中英文导览信息。为增加展览空间艺术性及互动性,弥补观众观看展览时不能触碰展品的遗憾,特意选取部分格外吸引观众眼球的作品图像制成休息区凳子的座套,使观众在观看以外还能通过如此“可观可坐”的方式和作品产生奇妙的接触与互动,将“不可触碰”的学术展品在“现场”进行了装饰性的实用设计转化,拉近观众和作品的距离。此外“网上展厅”使无法来到现场的朋友通过识别二维码就能在线观展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责任编辑:陆斯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