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中文系教授傅杰:抄前贤语录,赠大学新生

傅杰
2019-09-05 15:01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本文为傅杰教授在今天复旦大学中文系迎新会上的致辞,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欢迎、祝福与期望的话刚才系主任陈引驰老师都说了。作为教师代表,我借这个机会,抄几段前贤的语录送给各位同学。

傅杰

第一段话是晚清名臣左宗棠说的。今天9月5号,正是他辞世134周年的日子。左宗棠以政治家、军事家著称,也是有学问的人——除了皇亲国戚,那时候很多大官真的是学问大了官才大的。左宗棠教子很严,曾因身为高干子弟却不如平民子弟用功对儿子痛加申斥。他还教导说:

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十六岁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勉之!

十六到二十五六,这个年纪大致相当于现在从上高中开始,到硕士研究生毕业。我觉得他这个年龄段划得很有道理:一般人高中之前还有点童蒙未开,而二十五六之后,既要忙于应付工作,又要开始结婚育儿,除了继续深造的博士生,大抵终身都不会有这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读书的机会了。这是我以前上课常抄给你们师兄师姐的话,也想请在座的新同学从一进校门就铭记不忘。

第二段话是大教育家蔡元培说的。1917年1月9日,刚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主持开学典礼,发表演说,要求学生抱定求学宗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他说到的“试验”就是考试的意思。这位革命元老眼见“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所以特别强调大学生要植基勤学,不要“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择手段没有底线地一心只想求官求财。时隔一百多年,他的慷慨陈词依然掷地有声。

蔡元培书法: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

第三段话是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说的。他生前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国内翻译了他不止一种著作。他的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还出了不止一个中译本,有的译为《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有的译为《美国精神的封闭》。在这部1987年出版的由他的同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作序的书里,他宣称自己“试图努力教给学生一些偏见”,力倡学生学习经典名著,以激扬理想,充实心灵,完善人性。他动情地写道:

对一个初次离开家门、踏上通才教育征程的青少年来说,今天一所一流高校会给他怎样的印象?他有四年的自由时光去发现自己——他步入了一个过渡的空间,前有被他抛在身后的知识荒漠,后有获得学位之后等着他的乏味的专业训练。在短短四年中,他必须了解在他以往所熟悉的小天地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阔的大世界,他要学会领略其中的乐趣,学会汲取足够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得穿越的知识荒漠。只要他希望拥有更高尚的生活,他就必须这样去做。如果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当他能够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当他能有机会审视多种选择,而非仅仅限于那些当下流行的东西或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东西,那么大学生活就会令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位一流大学名教授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图景。他特意提到两点,一是不要只关注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二是不要只关注当下流行的东西。职业所需要的东西当然是要关注的,但只关注职业所需要的东西,大学就成了技校。当下流行的东西未必是不好的,前人留下来的东西也未必都是好的,但毕竟经过历史淘汰的东西更有可能代表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平,因而也更有可能让我们得到更多更好的教益。比如一个读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的人,也许对现实的认识要比只读报纸、只看电视的人更准确更深刻,更不易被时尚所裹挟所操控;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与《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与《九三年》,我相信也一定会比你所能接触到的各种身份的人生导师教给你更丰满更立体的是非善恶观念。

现在我要引出带有总结性的第四段话了,这是伟大的歌德在跟艾克曼谈话时说的:

要在世界上划出一个时代,要有两个众所周知的条件:第一要有一副好头脑,其次要继承一份巨大的遗产。

我相信能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同学,都有一副好头脑。善待并保护好你的好头脑,不要自己把自己的好头脑搞坏,也不要让别人把你的好头脑搞坏,然后用你的好头脑刻苦自励,博览群书,继承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遗产,从而进一步丰富你的好头脑,这应该就是你们大学时代的使命。年轻真好,今年距我进大学正好四十周年,作为年近花甲的老人,我对你们充满了羡慕。老人总会成为过去时,世界是你们的。在两年前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陈引驰老师说过:“现在的中国不在你们手上,未来的中国很可能就在你们的掌握。”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接下来的大学岁月里培育尽可能健全的心智,具备尽可能深厚的学养,不辜负现在你们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来的学习机会,不辜负未来必将属于你们的时代!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