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欢喜》的启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如何做到“真”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19-09-05 11:4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视剧《小欢喜》研评会在京举行

近日,由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上海市宣传部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的电视剧《小欢喜》研评会在京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副司长刘梅茹等领导,该剧导演汪俊,总编剧兼主演黄磊,总制片人徐晓鸥,及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平台代表,及多位影视剧学者与文艺评论人士汇聚一堂,针对这部作品进行探讨。

《小欢喜》剧照

《小欢喜》自7月31日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开播后,口碑与收视在激烈的暑期档中突出重围。在卫视平台和网络平台上,收视和点击率表现上佳。口碑上,豆瓣评分在开分时就达到8分,到收官之后飙升到8.4分,评分人数9万余人,四星以上的好评占到84%。在《小欢喜》播出过程中,相关的微博热搜话题也多达103次,其中13次登顶,这样的话题讨论度在今年的现实主义题材里亦算罕见。据该剧总制片人徐晓鸥介绍,《小欢喜》目前已经发行到170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小欢喜》所取得对成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表达了她的一些思考:第一,该剧以高考为主线,又辐射开去,尽可能延展呈现生活和时代图景的宽广度和话题面,实现了各年龄层观众最大覆盖,取得了扩圈传播的效果,为现实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二,针对高考,中国学生家庭,包括社会普遍都要经历,应该说题材本身很容易带有一种全民性焦虑,但《小欢喜》用艺术的方式给出一个积极、有借鉴价值、有抚慰意义的参考答案。

《小欢喜》剧照

SMG影视剧中心党总支书记卫华则认为,回望这部剧的创作,成功之处首先是“真实引发共情”。“在选剧之初,我们的采编团队就注意到这部剧对现实的脉搏有真实而精准的把握,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反映真实生活,第二塑造真实人物,第三刻画真实细节,第四引领真实共鸣。”

浙江卫视总编室主任张晓晖认为,《小欢喜》延续了前作《小别离》的优良品质,更在细节和人物上比前作更到位、更精准、更有落地感。《小欢喜》导演汪俊表示,最开始接这个项目时,他非常犹豫,“因为《小别离》已经在那样一个高度,再做《小欢喜》,而且柠萌影业的要求是要落地,要烟火气,要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活的逻辑,要做有质感的现实主义,这真的非常难。”

《小欢喜》导演汪俊

为了达到高度的真实感,汪俊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坚持“不能跟生活抢戏”。人物上,全剧没有一个脸谱化人物,服化道方面,光美术场景就改了五六遍。汪俊介绍,《小欢喜》原本是60集,但为了让剧情更加紧凑流畅,最后生生剪掉了十几集。汪俊回忆,“我在做后期的时候剪的我都害怕了,改了好多遍,尤其是前15集我记得剪了六遍都不止。”

《小欢喜》总编剧、领衔主演黄磊也表示,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他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真”:“这个真可能就来自于不去对现实做凭空的臆想,我这个编剧就是对生活中的身边事做点滴记录和感悟。”在《小欢喜》的故事中,黄磊表示,他写的都是身边最熟悉的家人、邻居、朋友。 这使得黄磊在创作时,心里始终对剧中人抱有关爱和同情。

《小欢喜》总编剧、领衔主演黄磊

《小欢喜》这个名字也是黄磊起的,“我们都是从高考经历过的,我自己觉得高考完我们有一种快乐,叫‘过关’的快乐,这些快乐累计成小小的欢喜。这种‘过关’的感觉,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终于评上职称了,终于评上副教授了,终于房子分到手了,我们常常有一种‘过关’感。但这种过关感会带来某种焦虑和苦恼。这个戏里我们看到焦虑,但我们不放大焦虑,我们也不去传播焦虑,我们去用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去提一些解决方案,或者用幽默、用泪水来化解它。”

知名影视评论人李星文则高度评价《小欢喜》中的表演,他认为剧中的三对父母,“有‘方圆’和‘童文洁’这对非常生活化的表演,有‘乔卫东’和‘宋倩’比较浓烈的表演,也有‘季胜利’和‘刘静’清淡内敛的表演。”三种表演方式,有效增加了这部戏在表演上的层次感。

《小欢喜》剧照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认为《小欢喜》给国内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第一,现实题材创作在触及社会重大话题、重大现象,或者社会的重大问题时,怎么真实深刻把握好度,能够赢得社会各方面的好评;第二,在深化影视剧的改革,整治行业乱象,行业面临转型阵痛的情况下,如何使得影视剧的发展能够持续地繁荣。

李京盛总结,《小欢喜》是现实题材创作思考性的成功。“我们对生活的这种本质叩问是什么?”他认为,这部作品提出的对生活的思考,远远大于题材本身。

制片人徐晓鸥非常认同这一点。她表示,在《小欢喜》的创作中,反映了柠萌影业对现实题材创作一贯的深入思考。在《小别离》《小欢喜》之后,柠萌的“教育”系列还将推出第三部《小舍得》。徐晓鸥表示:“在大的生活剧的类型当中,教育视角不是一个轻巧的切入点,相对于更大众化的情感关系,它要求创作者在宏观上能够解读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变化,从微观上能够深入洞察生活。中国社会发展很迅速,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家庭最重要和最关心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它是社会形态、教育成长、代际冲突等多种矛盾的叠加,需要我们的影视作品有深入的分析思考,能够关照现实获得共鸣,也为观众们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和生活逻辑。”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