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寻五凉历史 再现五凉风貌——评赵向群《五凉史》

2019-09-07 16: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986年,我在烟台参加第二届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年会期间,与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赵向群先生相识。休息之时,常谈起五凉历史,多有所得。孰料十年后向群竟寄来一册崭新的《五凉史探》,惠赠与我。洋洋20余万言,倾注了十年心血。捧读之余,深感此书实乃五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如今,向群逝世五年后,社科文献出版社又对其加以修订,以《五凉史》为名重版,足见其学术价值。

《五凉史》书影

五凉历史是短暂的,从公元301年到439年,还不到一个半世纪,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一瞬间,因为五凉历史的短,历代史家往往只是投以漫不经心的一瞥,五凉历史又是杂乱的,活跃在河西政治舞台上的这五个割据政权竟分属四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都映现出差异。但因它们的统治,长者不过60年,短者仅十余年,匆匆而过,只给后人留下模糊杂乱的踪迹,然向群既未因五凉历史的短而不予关注,也未因五凉历史的乱而驻步不前,十载披沙拣金,理清了五凉历史的发展脉络,写就《五凉史》一书,成为一部颇具特色的五凉史专著。

《五凉史》书影

1

宏观的历史视野与微观的历史实证相结合

治史者常易囿于一事一人的考证,而忽略宏观历史时空的参照,于是治魏晋史者,遍极言魏晋之多姿多彩,治隋唐史者又常论隋唐之鼎盛昌荣。历史的延续性与前因后果被不自觉地遗漏了。《五凉史》则将短暂的五凉历史,至于汉唐间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宏观考察。使五凉历史不仅具有河西地域史研究上的意义,而且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历史的有机一环。正是出于这种宏观的历史视野,《五凉史》开篇即论述了五凉政权出现的历史渊源。

经济上,月氏、乌孙、羌、匈奴等诸多少数民族在河西土地上栖息繁衍,创造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发达的游牧经济;秦汉时期数十万将士的屯垦戍边,又在这里注入了农业文明,穿越河西走廊的丝路古道,络绎不绝的中外商贾更带来了浓浓的商贸气息!正是秦汉以来,河西经济区的崛起,成为五凉政权的物质基础。

政治上两汉之交窦融在河西的割据成功,则为五凉政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治经验。所以前凉、西凉、北凉的统治者都自云是“追踪窦融”。

在民族关系上,“河西斗绝,在羌胡中”,西汉以来复杂的羌胡问题,使得河西地区成为晋末率先割据的又一渊源。

出行图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壁画

贾小军 摄

这样《五凉史》就没有局限于从对晋末社会形态所做的分析中寻找五凉政权产生的缘由,而是将审视的目光推向更远的秦汉时期,追根溯源,揭示五凉政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十六国“凉造新泉”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2

物质层面的经济研究与人文层面的习俗剖析相结合

正如作者开篇所言,社会经济是社会生活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五凉史》一书对五凉时期的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经济格局给予特别的关注。用大量篇幅研究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从《绪论篇》的第一个标题“河西经济区的崛起”,对秦汉时期河西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基础、农业的产生及农牧结合经济格局的确立、丝路贸易的兴起和主要城镇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五凉政权的经济活动逐一论述,最后又单列《经济篇》,对诸凉政权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举措,农业商贸政策以及人口的增长、区域开发的扩大等进行综合的论述,可见作者对五凉经济的重视和用力之深。

作者的这一视角,显然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说作者较好地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抓住了历史研究中一个最基础性的关键社会经济活动的研究,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扬场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

贾小军 摄

但是,《五凉史》并没有陷入庸俗简单的经济决定论的泥坑,作者在注重经济基础研究的同时,也敏锐地看到社会人文形态的变化,以及经济、人文两个层面的相互关系。《五凉史》中多有这样的点睛之笔。如对河西农业社会洋溢出的古朴敦睦的村社风情的描绘,对汉族农业经济渗入河西,并与当地原有的畜牧经济结合后带来的变俗等人文变化的考察,对河西鲜卑诸部的民俗学考证等等都很有新意,显示了作者对人文变化的关注与独到见解。

武威罗什寺塔 始建于后凉时期

贾小军 摄

3

编写体例的国别史与专门史相结合

五凉政权虽历时不到一个半世纪,但却涉及四个民族、五个政权,体现出诸多的差异,从而给五凉历史的编写带来诸多困难。对五凉政权逐一论述,显得凌乱,合在一起论述,则又紊乱。

《五凉史》一书体例上采用国别史与专门史是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全书十篇,前凉篇、后凉篇、西凉篇、南凉篇、北凉篇五篇,分别对五凉逐一剖析,从立国、政治、军事、经济、灭亡,条分缕析,使世人能清晰地了解诸凉政权的兴衰存亡,及其在政治、民族、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特点,如后凉的氐族本位政治,西凉的著姓政治等都可谓抓住了其西凉其时的政治特征。

同时又以《绪论篇》总括秦汉以来河西地区的经济状况、政治格局、民族态势,使人们能在历史发展的动态中进入对五凉历史的观照,又抽出民族、经济、著姓、文教三个问题单独成篇,对五凉时期的民族关系、经济开发、著姓政治、文化昌盛进行专题论述。尤须指出,作者将这四个问题予以浓墨重写,是很有眼光的。

西顶王母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

贾小军 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河西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因而,民族问题实有必要予以专论。作者在对河西地区诸民族的由来进行考证之后,提出了“魏晋时期河西民族大融合的主要趋势是羌化趋势”,可谓独到。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一提起民族大融合,世人便以汉化作证,其实民族融合是多向的,鲜卑化、匈奴化、羌化也都是民族融合之类型。最终,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融合成中华民族。

舞乐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

贾小军 摄

再如五凉文化及影响泽及北朝隋唐,为历代史家所注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给予高度评价。《五凉史》单列文教篇对五凉政权的文教政策、经学、玄学、史学、文学、佛学艺术及五凉文化的历史影响一一叙述,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说。

至于河西经济开发的意义以及著姓政治,笔者前文已有述及,不再赘言。

历史视野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层面的经济与人文结合,编写体例的国别与专题结合,构成了这部《五凉史》的三个显著特征,从而构建成一部清晰完整的五凉史,为古代西北边疆史、古代民族史、中西关系史和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的研究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向群同志安身河西,对河西古代历史情有独钟,教学之余孜孜以求,笔耕不息,多有论及河西经济、民族问题的大作问世。又耽于五凉史研究,数载心血终显成果,洋洋二十余万言的《五凉史》得以展现在世人之前,作为一个对五凉史研究颇感兴趣者,深知其间之艰辛,所以在掩卷之余慨然提笔一抒己见!短短二三千言,难以尽显《五凉史》全书精彩之处和独到境界,唯希望能引起史学界同人对此书的更多关注,并从中得到启迪与借鉴。

( 本文作者施光明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图片拍摄者贾小军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推荐阅读

《五凉史》

赵向群 著

2019年8月/88元

ISBN:978-7-5201-5216-7

内容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为十个专题,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目 录

前 言

序 言

引 言

卷 一 绪论篇

第一节 河西经济区的崛起

第二节 凉州封建政治格局的奠定

第三节 汉晋之际的河西民族问题

卷 二 前凉篇

第一节 前凉肇基

第二节 割据局面的演成

第三节 前凉的强盛

第四节 前凉衰亡

卷 三 后凉篇

第一节 后凉立国

第二节 前期政治

第三节 后期政治

第四节 后凉灭亡

卷 四 南凉篇

第一节 南凉立国

第二节 秃发利鹿孤的政治

第三节 秃发傉檀的政治

第四节 南凉灭亡

卷 五 西凉篇

第一节 西凉立国

第二节 李暠的政治

第三节 李歆的政治

第四节 西凉灭亡

卷 六 北凉篇

第一节 北凉立国

第二节 沮渠蒙逊时期的政治

第三节 北魏灭凉

第四节 北凉绪余

卷 七 民族篇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鲜卑事迹

第三节 卢水胡事迹

第四节 民族融合趋势

卷 八 经济篇

第一节 汉晋之际河西经济区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

第三节 前凉农商并举的政策

第四节 诸凉政权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举措

第五节 北魏太武帝时期的西域经济战略

卷 九 著姓篇

第一节 门第与特权

第二节 著姓之优势

第三节 著姓之功能

卷 十 文教篇

第一节 五凉政权的“文教兼设”

第二节 文化与学术的昌盛

第三节 五凉时期河西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第四节 五凉文化的历史影响

附 录

索 引

扫描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策划:李 淼

编辑:梁成媛

审校:秦静花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五凉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