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是如何将一场场战争的理由正当化,从而获得民众支持的?

2019-09-09 14: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选自《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作者:【日】加藤阳子,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一直以来,我所写的通俗读物或是学术著作,大多是面向年龄层较高的读者,而非高中或者初中的学生们。那么我又是为什么突然起意,要和高中生们一起探讨从甲午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人所做的选择呢 ?首先,我想要从这一点开始说明。大学老师说话难免会让人感觉有些绕圈子,还请稍加忍耐,继续读下去。

 

【日】加藤阳子,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战争问题研究专家

从我到东京大学讲授日本近现代史开始,时间一下子已经过去了15年。因为隶属于文学部,所以我的学生都是进入东大两年以上的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毫无疑问,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首先在教养学部时期将学生分为文理两科,再让文科学生分别进入法学部、经济学部、教育学部、文学部这种做法,我越来越感到疑惑。因为这样一来,最终就只有文学部的学生才会接触到日本近代史课程,这种安排是不是太迟了?有句老话不是说,打铁要趁热吗?

我所研究的对象,是从 1929 年“大萧条”开始的时代。那场经济危机经常被拿来与现代的金融危机相比较,当时的经济危机规模空前,影响了整个世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其中,我主要的着眼点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外交与军事。在报纸和电视上,人们常常会简单地把 30 年代的历史与现在的状况进行对比,但是,要简洁地回答从 30 年代的历史教训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

大家如果被问到 30 年代的历史教训是什么,能够马上回答出来吗?在这里,我试着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帝国议会众议院议员选举与县会议员选举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直到 1937 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止,当时的民众一直试图通过政党政治来实现国内的民生改革(比如制定相关法律来认可劳动者的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等权利,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实施的诸多类似改革)。其次,当时的民众也强烈期盼着能够有一个新的政治体制,通过正确地反映民意,来实现政权的更迭。

但是,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在战前的政治体制下,那些呼吁进行改革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在既存政党、贵族院、枢密院等诸多“围墙”的阻挡下始终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书中插图,牧野伊三夫/绘

 

因为在既存的政治体制下无法实现这些改革,结果就造成许多民众转而支持军部这个似是而非的改革推动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吧。但是,单就当时陆军提出的各种改革方案来看,诸如创设自耕农、制定工厂法、改进农村金融机关等内容,可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民生改革。

大家应该可以想到,我在这里使用“似是而非”这个词的理由。因为这种改革的姿态终究只是一种假象,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最重视的肯定是国家的安全保障。如果到了与苏联的战争不可避免,或是要与美国开战的地步,那些旨在保障民众生活的改革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通过这一点,我想要揭示的教训就是,当本来应该对国民的正当要求加以回应的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时,就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政治势力,他们通过向民众虚假地展示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来获得人民的支持。当然,我完全没有战前陆军那样的政治势力可能会卷土重来之类的意思。《莱特战记》和《俘虏记》的作者大冈升平也在《战争》一书中大胆宣称,历史绝非单纯的循环,诸如“这条路似曾相识”之类的想法,本身就是失败主义。

那么,现代政治体制的机能不全又是什么样的呢?一方面,其来源于如今选举制度的桎梏。在众议院议员的选举中,虽然也同时使用比例代表制,但六成的议席还是从小选区选出的。在一个选区只存在一个当选人的小选区制度下,执政党就有可能在失去民众支持的情况下,也不解散众议院进行总选举。这种情况在 2008 年和 2009年都真实地发生了,在失去民众支持的情况下,本应该重新进行选举,但实际上却没能实现。

另一方面,同样在小选区制度下,那些对投票充满热情,并且在人数上占有优势的群体,其意见就会相对得到尊重。根据2005 年的统计,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日本总人口的两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年人还非常较真,投票率很高。例如,在2005 年的选举中,高唱邮政民营化政策的自民党获得大胜。当时,60 岁以上人群的投票率超过了 80%,相对地, 20 多岁的年轻人的投票率则徘徊在 40%。面对这种情况,小选区制度下的政治家显然无法忽视那些踊跃投票的老年人的意见和要求。这与战前的政友会等政党因为支持者中存在大量的地主,而未能实现创设自耕农、制定《小作法》 等政策的情况,十分相似。

 

书中插图,牧野伊三夫/绘

再过 17 年,我也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人,所以刚刚那些言论恐怕对我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所有孩子能够得到健康保险,对单亲妈妈给予额外的援助这类政策亟须优先实施。遗憾的是,这些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预算支持,其中就有年轻一代的需求在政治上没能得到很好地反映这一客观原因。

这样的话,我觉得政府即使被批评偏袒年轻人,也必须下定决心去实施照顾年轻一代的政策,否则就没法公正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国家需要从早期开始就准备好众多的优良教育内容来供人们选择;另一方面,我希望年轻人抱有自己是国家未来希望的觉悟,不分文理,努力学习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知识。刚刚是从 30 年代的历史教训说起的,一下子就说到这里了呢。

这本书以朝日出版社铃木久仁子准备多年的策划为基础,在神奈川县私立荣光学园的石川昌纪老师、相原义信老师、福本淳老师,以及在后记中所提到的诸位老师的无私协助下, 最终得以完成。另外,我还想说, 对于在东京都私立樱荫学园度过了初中、高中生活的我来说,荣光学园是我踏入的第一所男校呢。

2007 年底到 2008 年元旦,我进行了为期 5 天的讲座,本书就是以该系列讲座内容为基础构成的。全书分为 5 章,序章从历史学家面对历史事件时的反应出发,引出世界著名历史学家们围绕历史事件所提出的问题,然后从这些了不起的问题出发,讲述历史在被解读的过程中可以变得多么富有趣味。第一章主要着眼于甲午战争,第二章则是日俄战争,第三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下来是“九一八”事变与中日战争,最后以太平洋战争收尾。要是单纯喜欢历史的话,从哪一章开始读大概都没问题,但是如果还抱着“历史不就是死记硬背吗”,或者“历史怎么看都不像是真正的学问呀”这类问题的话,还请务必从序章开始读起。

记得以前在写《战争的日本近现代史》这本书时,我就有一个计划,希望能够弄明白日本这样一个从甲午战争到太平洋战争,差不多每 10 年就经历一场大战的国家,是如何将一场场战争的理由正当化,从而获得民众支持的。之所以要厘清这些事实, 是因为我自身一直抱有一个疑问,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代,是否同样会被国家的那些说辞所欺骗,我很怕自己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书中插图,牧野伊三夫/绘

这次课程主要的探讨对象虽然已经众所周知,但这一次我希望尝试拓宽视野来关注这些问题。例如,在序章中,我将从以下三个论点出发,尝试总结出战争的根本特征。(1)“9·11”恐怖袭击之后的美国与中日战争期间的日本在对外认识上有什么共通之处?(2)在经历了出现大量死伤者的战争之后,国家为何需要新的社会契约?(3)卢梭曾说战争是一种攻击敌国宪法及构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的暴力形态,那么作为太平洋战争的结果,日本又有哪些基本原理被改写了呢?

总而言之,本书探讨的主题就是各个时期的战争究竟对国际关系、地区秩序、参战国家及其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各个时期的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战争这一惨祸一直无情地反复发生着,不断地将参战各国的人民逼向绝望的深渊。在这次课程中,我希望让同学们站在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或是被派遣到中国东三省的移民等当事者的立场上,引导大家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让这些过去的战争在我们的课程中再现。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需要简洁明了地总结那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战争的根本特征,以及战争带给地区秩序、国家及社会的影响和变化。这些思考的全部结果,就是这本书了。

另外,本书不会像地心说一般,只把日本作为中心,我也会从中国和西方列强的视角出发来审视问题,并尽量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将甲午战争视为日本与当时的清政府对东亚地区领导权的争夺的观点,以及根据旅顺会战中日本陆海军相对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将日俄战争视为新形态的近代化战争这种俄国方面的观点。相信这种尽可能让人身临其境的讲述方式,不仅会得到年轻读者的喜欢,也不会辜负更高年龄层的读者们对本书的期待。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
畅销日本10年的近代史经典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作者:【日】加藤阳子
译者: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