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艺术家 | 鲍德里亚:真实与幻象间游走的先知

2019-09-16 13: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为什么Supreme的一块砖卖到28英镑(约239人民币)还能不包邮?为什么同样的一件外套,四季青99元批发,网红却能卖599?为什么成团就糊,各大公司还是年年都乐此不疲地让弟弟妹妹们上台选秀?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如果你对2019年出现的这些情况始终困惑不已,不如回到70年代的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身上寻找答案。

在鲍德里亚的著作里,这位极富远见的哲学家对未来的社会奇观作出了解答。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巳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经从物品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图像消费。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行为,人们对符号的追求是无穷的。要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图像。人们通过符号建立差异,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所以,Supreme卖的的确是砖,但消费者买的却是Supreme的品牌符号;女孩们被网红吸引的也不是那件99元批发价的外套,而是网红们体面生活的图像。

而为什么我们陷入“男色时代”,比往常任何时刻都爱看脸,鲍德里亚也给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释:“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不管是某创还是某营,我们消费的都是那一具具年轻的肉体。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现代消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时尚的逻辑,时尚通过消费物的抽象符号化,遵循诱惑原则,对人的身体形成一种强势的规训。这种状况最终必将导致客体对于主体的全面胜利。这套理论在女性身上呈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身体羞辱方面:社会标准给女性打造了一个检测模型,在这个模型里过一遍,要么削足适履,要么补补填填。整容、填充、抽脂……每一项都是女性被规训的产物。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鲍德里亚自称“知识的恐怖主义者”,听起来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但他更像一个末日先知,因为他的那些“恐怖”预言在不断应验,并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指出,电影、广告、肥皂剧、时尚杂志和形形色色的生活指南不仅不需要模仿现实,而且可以生产出现实:它们塑造着我们的审美趣味、饮食与衣着习惯乃至整个生活方式。在著名的美国游记中,他说,迪斯尼乐园比现实中的美国社会更加真实,并且,美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迪斯尼乐园。

让·鲍德里亚,《布里斯班》,1994年,摄影。 供图: 玛琳·鲍德里亚。 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到这里,不得不感叹鲍德里亚真是个神准的预言家。但除了身兼社会学家、哲学家的职责,鲍德里亚还是一位十分受人喜爱的摄影师。虽然从未自认是个摄影师,但他的摄影作品对再现和表真的界限模糊处理广受好评。他曾专门撰写过《消失的技法》、《消失点》等摄影文论,其中涉及到关于他摄影方面的理论也颇耐人寻味。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我们拍摄下任何一张照片,都是一个自主行为。无论在哪个国家的语言体系,从来都是“我拍景物”,而不是“景物拍我”。但鲍德里亚的世界里,希望被拍成照片的是这个场景,它才在你的相片里留了下来。而我们只是景物显现的中介罢了。

让·鲍德里亚,《科比埃尔》,1999年,摄影。 供图: 玛琳·鲍德里亚,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乍一听非常有玄学意味。但对照他关于消费的一系列关于主客体的观点,这一想法也未显得突兀。在鲍德里亚设想的未来里,世界本就是要被客体主导的。而摄影在他看来,不是将世界当作物体,而是将世界变成物体,把埋藏在所谓现实之下的他者性发掘出来,让世界作为奇特的引诱者出现,并把那种离奇的吸引力固定在图像中。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云图原创©YT

因此,当我们看到鲍德里亚的作品时,我们能看到赤条条地展现自我的世界,也完全能感受到摄影师鲍德里亚冷静客观的态度。在所有别的摄影师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注入照片时,鲍德里亚拒绝传达一切。对他而言,仅仅是景物在某个特殊的时刻看起来是吸引人的,那就够了。要放下原来那一套去拍摄纯粹的图像——去掉图像的意义。

让·鲍德里亚,《里韦萨特》,1998年,摄影。 供图: 玛琳·鲍德里亚,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的照片的个性是固执的,情绪化的,狂迷而自恋的。这并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鲍德里亚并未将这一切引向心灵的力量。他没有用修辞去粉饰客体的重要性,而是遵循着一种信仰:世界比我们更强大,是世界在思考我们,而不是我们在思考世界。如果我们强加过多给世界,恰恰是我们个人脆弱的体现。若能充盈如京剧,无需复杂的道具布景,演员在舞台上只需一桌二椅,世界便尽在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强大。而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不断用庞大的工程和超量的能源对其加以改造,人类生活依靠外物支持,其实是人类本质虚弱的展现。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因此在摄影中,鲍德里亚把人的主体地位消解。这并非将主导地位拱手相让,而是让主体和客体在天平两端平等注视彼此。我们可能会忘记世界本身就不是受支配的对象,而鲍德里亚将我们从虚无的云端拉下。透过那些与鲍德里亚平静对望的景物,你或许能看见世界与人最初的关系——拍摄照片的主体在时间与空间中保持孤独,是与客体的孤独与自闭症相呼应的。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各种思想浪潮活跃的时期。当存在主义者萨特还在极力寻找人的存在时,鲍德里亚已经开始怀疑人的身份了。而鲍德里亚的思想不仅聚焦在社会学领域,他对艺术也有着独到见解。在八十年代安迪·沃霍尔风生水起之时,他却对波普艺术提出了批判。他非常不赞成波普艺术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艺术的职能之一是再现,然而八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却摧毁了现代艺术的再现系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都有着再现现实的职能。但到了九十年代,艺术只能自己看自己,自己重复自己,显得非常无趣。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有趣的是,鲍德里亚对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是认同的,他认为在这件作品上呈现出的艺术平庸化极具灵性。鲍德里亚在世时,即便不认同当代艺术,也常常会去观看当代艺术的展览。为艺术家表现出的奇思妙想而惊讶的同时,他表示还是更爱看风景一些。

任何人面对先知一般的鲍德里亚,都会情不自禁发问:未来世界会变得怎么样?但鲍德里亚从不会告诉你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把答案交给你。世界对鲍德里亚来说没有肯定的最终回答。所有事物相遇都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物体系》的译者林志明曾打电话到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系询问鲍德里亚的情况,得知他已退休。“那么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他呢?”“我一点也不知道。他在所有地方,也不在任何地方。”(Il est partout et nulle part.)

让·鲍德里亚,《里斯本》,1993年,摄影。 供图: 玛琳·鲍德里亚,图片来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鲍德里亚逝世已有十二年,但我们总能看到他以别的方式存在在这个世界,变成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泉。十二年过去,他的思想始终流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永远被留下、被借鉴、被讨论。这是我们同这位哲学家的另一种相处方式,也是鲍德里亚用他的光芒延续他的生命。正如他自己所说:“死亡不算什么,必须要学会消失。死亡乃属生物学的偶然,而不是一个事务。消失属于更高的必要性。不应该把自身消失的掌控权交给生物学。消失,这就是过渡到一种神秘状态,非生非死的状态。”

消失的技法——让·鲍德里亚的摄影

2019.08.24-2019.09.28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6号展厅

- E N D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