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多男少,传媒业掌握在娘子军的笔杆子下了?

2019-09-17 14: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刘竟阳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学新闻的女生在遇到七大姑八大姨等长辈时,往往会经历这样的窘境:

七大姑:大学里学的什么专业呢?

你:学的新闻。

八大姨:那你应该还没对象吧?

你:嗯...

七大姑:你们文科专业男生都太少了,全是女生(叹气)

你:嗯...

八大姨:那我得叫我儿子选这个专业,以后多好找对象啊!

你:也行...男生在文科专业还是挺受待见的。

其实在动笔杆子、拍视频照片的专业,特别是新闻专业,女生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有人认为当下打仗新闻业打仗的都是娘子军。

高校现状:巾帼不让须眉 女生赶超男生

早在2012前,教育部网站就公布了教育统计数据,在各级各类学校女生人数统计中发现: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就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这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已经在基数上完胜,且不说女子学校放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女生,就连在各种综合类院校,女生都在数量上碾压男生。

我们知道,新闻类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在高中的文科班里,哪一个文科班的男生不是排排坐在最后一排的垃圾桶旁边?稀稀拉拉能用一手双数都嫌多?进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男女虽然开始分流,不少女生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选择男女比例稍微中和一些的管理、金融类专业,但仍有不少女生追求者风花雪月、新闻理想进入新闻业。即使是在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理工科类院校,虽然男女整体比例为21:1,但在新闻学院、人文学院的比例也步步紧逼“女儿国”,男女比例为1:8。

新闻属于与文字打交道、与人打交道的专业,这正中了女生的下怀,女生的气质中多半渗透着一股复古的文艺气息,在阅读与写作输出上往往占据优势,而且随着拍摄工具的普遍化、修图技术的熟练,女生对摄影、纪实常常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选择新闻专业的女生不在少数。

性别失衡背后的应试教育反思

为什么校园里女生越来越多?而且学新闻的人多半是女生?是因为女生本来就比男性多吗?事实并非如此,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万。

究其根本,还是在应试教育这一环节断了链子。

我们知道,高考的试卷几乎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即使是语文作文,虽然不像选择题、诗歌默写题那样有固定的答案,但也是有一定套路可循的,议论文优先,论点论据齐全,开头排比、结尾首尾呼应,中间三个据点和例子...这样循规蹈矩的考核方式让所有考生的逻辑都不得不往出题人的思想上去靠,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高考这样的应试教育在桎梏着最有活力的一群年轻人的思维。

男生在这个年纪往往表现得叛逆、标新立异,而女生则不然,女生相对而言更愿意服从。有调查显示,标准答案的正确率跟一个人的独立性、服从能力成反比。即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差,标准答案的正确率越高;反之,一个人独立性越强,标准答案的正确率越低。这也难怪在高中文科里,存在女生分数高、男生分数低的系统性误差。这就像是许多年前非常流行的那部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女主是典型的乖乖女成绩非常好,男主则非常具有代表性,是个爱玩爱闹的妥妥的学渣。

在传媒业,“女人并没有那么重要”

与所学专业形成对比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女性呐喊的声音与数量并不匹配。2015年,“女性媒体中心”关于女性在新闻业及其他传媒行业的年度报告中提到,在5月18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发生了——《华尔街日报》头版所有署名文章的作者均为女性,这似乎暗示着女性在传媒业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们为民生呐喊的回声也越来越大了。但女性媒体中心的总裁Julie Burton在报告中仍然表示担心:“女性在媒体业中占据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但只参写了三分之一报道……在媒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并不是女人。”

 

诚然,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女性衣着等方面较之男性都不占优势,特别是在社会上有色放大镜对着女记者时,女性由于不堪其重而选择离开这一行业。故而学新闻的人多,而真正在编辑室成为记者、撰稿者的女性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繁华。

男女优势在传媒业中的折射

女性在细节的甄别、情感的共鸣、激情的保持上有着天生的优势。因而她们擅长于人物通讯,能够在微小的细节中敏锐的嗅到寻常人所忽略的。此外,女性的共情心、同理心也为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沟通减少了阻力,拥有这一特质的她们在人物、老百姓市井故事以及家庭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中取得优势;男性在新闻工作当中在宏观的把握能力上总是能够赢得管理层的点赞,同时,在揭露社会黑暗面的勇气、斗争性以及知识性相关的领域,男性更能精准的掌握好力度。

因此,在传媒行业,没有所向披靡的单性别,只有互补、互信才能取所长补所短。

女多男少的现状会改变传媒业的格局吗?

尽管许多人认为女多男少的现状并不利于传媒业的整体发展,但这一现象现在看来已经不可扭转了。

女性多于男性,正如文科班里的女同学多于男同学一样,只会有两种结果。一,阴盛阳衰的世界里,女性气场完胜男生,阳刚之气日渐收敛,男同学也变得温(阴)柔(柔)起来;二,女同学在满是同性的班级里待久了,“女汉子”的本性暴露,跟屈指可数的男同学成为兄弟。同理,在新闻专业里,女性化特征会变得明显,多种情感性强、人文视角足以及娱乐化的新闻会偏多,反之,硬新闻、调查性新闻以及深度报道的呈现上势头会减弱。

物以稀为贵。当女性在数量少占据领导地位时,男性新闻工作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招聘当中,“男性优先”的提示就在有意无意地拔高“稀有动物”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相对扛摄像机等体力活来说,还是在大局的把控上,男性都略胜一筹。因此在业务部门,往往都是一位男性领导引领一支娘子军驰骋于新闻战场当中。未来这一现象是否有所改变,更多的是看女性在此行业的胆识、能力与魄力。

请理解中国女记者的杯中茶,钵中泪...

        南方传媒书院 陈安庆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翻得了围墙,写得了快稿,守得住录音笔,玩得转单反,扛得起摄像机,一点也不输于男记!

1897年,康同薇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她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缠足的女性先锋。

不缠足与女记者共同成为开启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新时代的标志。

在中国近百年史中,做新闻工作的第一位知名女性当数秋瑾。这位成长于浙江绍兴、反对封建清王朝的革命者,1906年为抗议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有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女子,她们本可以在大都市过舒适的生活,享受美丽人生的惬意,可是记者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她们必须奔赴烽火弥漫的战场。

她们出生入死,克服重重困难,将第一手的战地报道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脆弱,她们就是——战地女记者。

作为女记者群出现的,是在战争时期人称“四大名旦”的杨刚、彭子冈、浦熙修、戈扬。

她们和男记者一样,出生入死,为了新闻事业赴汤蹈火。

中国女记者真的成为半边天了?

或许吧。从人数上说,大概应该是大半边天了。

央视张泉灵,冲在地震第一线的女记者。

观众打电话给她说,你真棒,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

其实她也哭过,面对灾情,面对受灾的乡亲,面对满目的英雄,泪水有时是控制不了的。

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媒体人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关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

大灾难中,中国女记者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媒体人的报道……

在新闻界,无论是荧屏上还是各新闻单位,女性新闻人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

一连串新闻从业人员统计数字,和传媒院校新闻后备军的性别比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现象。

女性做记者,似乎更方便,许多被采访对象很容易拒绝男记者采访,或者抱有敌视态度,谨慎透露材料,可对女记者,很容易放松戒备。

女记者有天生的亲和力,容易和人打交道。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超过了男记者。

在新闻这个领域,女人似乎如鱼得水,她们从容自如,不让须眉。

女记者一词,既承载着梦想,也浸透着艰辛。

新闻的特点,决定了记者工作节奏很快,女记者为人妻为人母,既要忙工作又要相夫教子、忙家务事。

现在报社男女比例失调,女记者多,任务不断、考核不断,稿件任务、发行任务、广告任务,让女记者不堪重负。

长期快节奏、超负荷工作,真的很辛苦。

在中国媒体里,女记者单身的多,她们年轻时忙于工作,顾不上个人的终身大事,等到青春已逝,她们觉得自己择偶已经很难。

当年的青春少女,在岁月匆匆中,似乎转眼就已人到中年。

回首新闻生涯,真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俱全。

然而,无论如何艰难地走过,都为那永远逝去的青春无怨无悔。

你为谁点亮过一盏心灯...

请理解中国女记者的杯中茶,钵中泪...

完成一天的工作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因为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家人的照顾,导致丈夫有颇多抱怨与不满。

更有甚者家人对女记者的工作持否定态度,严重挫伤了女记者的工作积极性。

女记者与男记者比较,对于在新闻业工作的女性而言,在语言文字理解上要普遍优于男性。

在进行新闻稿件审阅工作时,女性独有的语言理解能力,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大多数女记者具备的气质特点是外在行为谨慎、细致,从事新闻工作更有亲和力,更容易得到同事的爱戴与拥护,执行力更强。

但是很多新闻媒体,员工福利设计上有欠缺,除了法定福利“五险一金”与物质激励外,对于特殊情况的女性,没有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很多媒体缺乏弹性工作机制与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忽视女性特有的情感诉求,导致女记者职业安全感缺失。

积极的工作行为不能得到强化,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于尚有小孩需要照顾的女记者,因为不能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导致不得不放弃职业晋升机会。

新闻行业要打破“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为新闻业女性从业者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

为她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女记者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

让女记者能够获得与男性媒体人平等的晋升机会,充分挖掘她们的潜能,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

其实女记者们,要的只是——平等、公平罢了!

请给予女记者们,更多事业和家庭的关爱与支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