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联部“公众开放日”迎来小学生,展现政党外交的自信与传承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2019-09-17 22:4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9月17日上午,位于北京复兴路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以下简称“中联部”)的办公楼里,格外热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联部举行第五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的50名少先队员和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20余名中方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们以小学生为对象来举行开放日还是第一次。”中联部新闻发言人胡兆明当天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中联部在党的机关中是第一个举办“公众开放日”的部门,“十年以后,这些孩子也有可能到我们中联部来工作,接过我们的班,把我们党的事业传递下去,并且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这次开放日希望传递的信息。”

在此次活动中,50名少年队员先后同中联部部长宋涛交流合影、参观党的对外工作图片展、参与“讲述中联部的故事”交流会,并观摩了中联部副部长王亚军与俄罗斯共产党代表团进行的会见,从不同视角聆听党际交往的故事。

在胡兆明看来,此次开放日活动中最特别的环节是“讲述中联部的故事”交流会,中联部以开课的形式邀请了两位中国前驻外大使和一位中联部青年干部代表讲述他们的工作经历。

“相信这些孩子终其一生都会记得这次难忘的经历,这就是我们请他们来参加公众开放日的意义。”胡兆明说。

“讲述中联部的故事”交流会在办公楼二层培训教室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讲好中联部故事,首次面向小学生

升旗仪式对每一名中国学生来说,已经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校园活动之一。而对于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的50名少先队员来说,9月17日上午的一场升旗仪式,有些与众不同。

当天,他们与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20余名中方记者一道,参加了在中联部举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这场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从升旗仪式开始,全面展现了中联部的历史、职能及中共政党外交中的原则和立场。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已经是中联部建部以来举行的第五次“公众开放日”活动,也是头一次将开放交流的姿态面向少先队员。

升旗仪式过后,中联部部长宋涛来到中联部办公楼一层大厅同少先队员见面,并与孩子们集体合影。宋涛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了中联部的相关情况,他用“党中央的外交部”来形容中联部的职能和工作性质。

官方资料显示,中联部是负责中共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1951年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对外交往。目前,中共已与16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关系,通过高层往来、论坛对话、工作访问等渠道,深入开展新型党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联部的历史和职能,中联部安排了党的对外工作图片展、“讲述中联部的故事”交流会、观摩外事交流等活动,让他们从不同视角聆听党际交往的故事。

少先队员来到办公楼二层,参观党的对外工作图片展。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讲好党的外交故事,展现交流智慧

在胡兆明看来,此次开放日活动中最特别的环节是“讲述中联部的故事”交流会,他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媒体采访时将这次的交流会形容为“政党外交的大课堂”。

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大课堂”里,胡兆明同中国前驻汤加大使、原中联部研究室主任黄华光,中国前驻也门大使、原中联部西亚北非局局长刘登林,中联部一局东南亚处的青年干部王思祺一起,分享了他们对外交往的经历。

刘登林在交流过程中便坦言,他曾经多次和专家、大学生、硕士有过交流,但面对小学生,他还是头一次,直言“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不知道小学生喜欢听什么。

“你们有没有看过《战狼2》?”刘登林的这次提问很快拉近了外事活动与孩子们的距离。

他以热映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为引子,展开讲述了此前作为驻也门大使的工作经历。正是这些以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为背景的电影,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驻外工作的艰辛以及政党外交中的挑战和智慧。

一名少先队员代表“课后”表示,她听完驻外大使的工作经历后“非常感动”,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联部的工作职能,了解到中联部对中国外交事务非常重要,“正是这些外交大使付出的努力,才让我们能够收获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国家的‘朋友圈’才会越来越大。”

翠微小学带队老师于立君告诉澎湃新闻,中联部给翠微小学的少先队员提供了如此高规格的开放日活动,让孩子们学到了党的外交许多知识,了解了各位大使们在国外的工作状况,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拓展,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活动。

中联部发言人胡兆明与孩子交流。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讲好中共的故事,渠道越来越多

在党的中央部门中,中联部是第一个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的部门。

2007年9月18日,中联部首次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时任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在面对公众时表示,中联部并不神秘,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党对外交往的透明度,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了解中联部的职能,了解并支持党的对外交往工作。

胡兆明也告诉澎湃新闻,“我们是代表党中央来做对外工作,当然最先需要开放,同时也传递了我们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这是我们自信的体现。”

从面向普通市民、专家学者、大学生开放,到面向少先队员开放,胡兆明认为,这传递出的信号就是,党的对外事业是可持续发展的。

“党的对外工作需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党的对外工作后继有人。”他解释道,“我们请来小学生来参观中联部,希望十年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有可能到我们中联部来工作,接过我们的班,接下我们党的事业,而且做得更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中国的故事正在公众视野中传播,而中联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怎么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国发展的成就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取得的,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深入了解中国,就一定要知道中共是怎么来执政的,所以我们中联部讲故事的着眼点就是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胡兆明表示,除了日常外事交往活动,中联部还有许多讲故事的平台,比如,2017年年底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是面向全世界主要政党来宣介中共的理念。

另一方面,为了让外国政党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中联部还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地方党委的实践”宣介会,通过宣介各个地方党委的工作,让外国政党了解到中共的政策是如何从中央传递到地方,如何秉持党的理念来给人民谋幸福。

正如上述交流会的主讲人王思祺对孩子们所表达的,政党外交是重感情、有温度的,百闻不如一见,中联部带领外国政党人士去过中国的田间地头,看过中国的猪圈农舍,挤过上下班的公交和地铁,和老百姓一起跳过广场舞,他们在与现代的中国、与中国人接触中逐渐认识到中共的执政理念,真切感受到中国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