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语录侦探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杨健
2019-09-23 16:36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过去40年,在中文世界里传播最广的外来短句,莫过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部公映于1980年的苏联电影,它的片名成为滋养一个时代的鸡汤,微辣的口感、微寒的体感,是痛苦而决绝的清醒,又是坦然而勇敢的承受。对于刚走出特殊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生活是从40岁开始的”,无疑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精神气象,大有万物方始的意味。

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海报

然而,作为一句影响力巨大的名言,弗拉基米尔·缅绍夫执导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却算不得源头。事实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俄罗斯古谚之一,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6世纪,伊凡四世的时代。《西方名言引喻典故辞典》(花城出版社1990年8月版,陈珍广、祁庆生编)梳理了这条脉络。

在《西方名言引喻典故辞典》中有一个词条,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213页),相关解释如下——

16世纪时,莫斯科公国(注:原书有误,征讨喀山时已是俄罗斯帝国)曾征服了喀山汗国。胜利者残酷地对待被征服者。尽管那些国破家亡的鞑靼王室成员苦苦哀诉,以求得更多的宽容,但还是不能引起莫斯科统治者的同情。故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说法(参见“喀山孤儿”词条)。成语固然表示:不管一个人如何鸣冤叫屈,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但别人是不会相信的。但反过来也可以指:对于不幸的事,眼泪是帮不了什么忙的,遭遇不幸的人还是正视现实,奋发图强去克服困难才是上策。

根据“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提示,在同一本书中可以找到“喀山孤儿”(第167页),该词条对“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作了补充说明,如下——

1552年俄国征服了喀山汗国之后,那些鞑靼王室成员为了求得沙皇尽可能多的宽容,不惜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自己的苦处,被称为喀山的孤儿。另一说是喀山汗国覆灭之后,莫斯科出现了许多乞丐。他们都自称是战争的受害者,说自己父母是在喀山汗国被围攻时死去。当然,其中大多数人是瞎编的,因此这些所谓“喀山孤儿”就被喻为装可怜相、装穷叫苦讨人怜悯的人。

从两个词条的注释中,人们能嗅出一股源自历史深处的肃杀之气,它要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所反映的现实残酷一些。而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肇始的俄罗斯对外扩张,为这句名言的诞生铺垫了足够波澜壮阔,也足够冷血无情的背景。显然,一切要从伊凡四世说起。

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不过,他有一个更显赫的别称,叫“伊凡雷帝”,还有一个更能体现其风格的绰号,叫“恐怖的伊凡”。史家对伊凡四世功过是非的评价历来争议不断、毁誉不一。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以及当今主流的俄罗斯历史学家眼中,他是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但在西方历史学家看来,他又是俄罗斯式的独裁政治的化身。在这位“白皮黄心”的俄罗斯沙皇身上,高超的智慧同极端的残忍结合在一起。他骄奢淫逸,喜怒无常,嗜血成性,凶残疯狂,既铲除异己,又诛杀无辜。他对臣民使用的酷刑和迫害的手段花样迭出,屠杀的规模令人不寒而栗。

但公允论之,与其说伊凡四世天生残暴,不如说他性格复杂。因为,铸就他性格的成长经历是变幻莫测而充满不安全感的。伊凡四世出生于1530年,自幼失去双亲,由领主们辅政,年少时的他是克里姆林宫高墙内的“囚徒”。宫廷内部的激烈倾轧和自相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1547年亲政后的统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方面暴虐、专横,认为君权神授,人人均应绝对服从;另一方面又胆怯、多疑,怀着神经质的恐惧感,习惯于把天下人都当作欺君谋反者。

一般来说,具有“暴虐-胆怯”双重人格的专制独裁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开疆拓土才能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伊凡四世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本,他可以被视为帝俄扩张史的起点。而伊凡四世征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莫斯科东部、扼守伏尔加河左岸的喀山。

喀山最初由保加尔人建立,蒙古西征时被纳入金帐汗国版图,金帐汗国没落后鞑靼人在此建立喀山汗国。鞑靼人和俄罗斯人早先都是金帐汗国的臣属,都带有蒙古基因,区别仅在于信仰。论传承,鞑靼人的蒙古血统要比俄罗斯人“纯正”一些。在16世纪之前,双方的攻守之势总体上是鞑靼人进犯莫斯科,他们多次屠杀、劫掠和贩卖斯拉夫人。历史记忆作用于民族语言,于是就有了“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的俄罗斯古谚。

所以,伊凡四世对喀山的征伐既有开疆拓土的动机,也有报仇雪恨的意思。其实,伊凡四世在1547年他加冕称沙皇的那一年便开始对喀山用兵,只是因河道过早解冻而未能渡过伏尔加河。5年后,也就是1552年,伊凡四世亲率15万大军、150门大炮分水陆两路再度进军喀山。

喀山城的防御工事不差,步骑兵的战力也不逊色于伊凡四世大军。但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其一、俄军由伏尔加河上游而来,截断了喀山城的水源;其二、俄军的炮兵占有绝对优势,木制大炮塔的搭建使喀山大部处于炮火的覆盖下;其三、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俄军挖掘了直通城墙的地道。

喀山之战,表象上是两股蒙古余脉的内斗,本质上是依托欧洲技术文明的俄罗斯对奥斯曼帝国附庸的胜利。1552年10月2日,喀山城破。当天,在整个战事中主要工作是祈祷的伊凡四世,策马进抵喀山汗国的王宫。此时,喀山可汗雅迪格尔·穆罕默德的后宫佳丽们捧着金银财宝冲出宫门,哭着拜倒在俄军铁蹄前。稍后,可汗本人见大势已去,也低眉顺眼地匍匐在伊凡四世脚下,祈求宽恕。“一代雄主”带着几分傲慢几分轻蔑,对哭泣着的投降者说:“不幸的人,你并不了解俄国的威力!”(《一代暴君:伊凡雷帝》第51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亨利·特罗亚著,张志、刘广新译)

喀山汗国宫门前的受降场面,以及伊凡四世对“哭泣的失败者”所说的这句话,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母题,也是此后一系列残酷历史叙事的前情。俄军吞并喀山后,鞑靼人遭遇了什么?属于人们常识范围内的猜想,那是国破家亡者必然享受的待遇。在伊凡四世强迫下,雅迪格尔·穆罕默德及一众臣子改宗东正教,并接受洗礼。他的后宫佳丽和阵亡鞑靼人的遗孀也抛弃了信仰,成为俄军将士的帷帐卑侍。

而万千喀山民众,沦为俄罗斯帝国社会最底层的草民。他们不但要承受苦役,还要承担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六年修建期间的所有开支。自16世纪中叶起,大批流离失所的喀山人来到俄罗斯帝都莫斯科,其中也包括一些此前被鞑靼人掠到喀山的俄罗斯人。这些喀山人拖儿带女、缺衣少食、愁容满面、哭泣不已,可曾遭他们欺凌的俄罗斯人,却对他们少有怜惜。有什么情感能够压倒人类独有的同情心?应该是基于羞耻的仇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和“喀山孤儿”两句俄谚,在彼时的莫斯科街头孕育成型。那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无动于衷。

攻克喀山,标志着俄罗斯彻底摆脱“蒙古-鞑靼”系族群的控制,伏尔加河东岸广袤的土地向俄罗斯敞开。喀山汗国覆灭后,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等也先后并入帝俄版图。东欧边缘的蕞尔小邦,终成当今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在这个神奇的扩张鸿篇中,伊凡四世堪称故事的第一推动力。这位出生时被喀山可汗沙法·格来称作“长着一颗吞食我们鞑靼人牙齿”的巨婴,后来吞食了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人民。最终,俄国成了列宁口中“各族人民的监狱”(《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1卷,第392页)。

有趣的是,喀山恰是列宁成长的地方。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