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溪龙砚,海瑞留给千岛湖人的宝贝

2019-09-24 1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酱爆

“青溪龙砚”是杭州市淳安县的一项传统石雕工艺,也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淳安曾名“青溪”,砚石又以龙眼山的岩石雕刻而成,故称青溪龙砚,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与绍兴的越砚、江山的西砚早已成为浙江省三大名砚。

淳安人洪发军是这项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6岁开始,学习淳安传统砖、木、石三雕技法,潜心传承青溪龙砚制作技艺。

Part.1 | 海瑞开发的文创项目

明嘉靖年间,海瑞在淳安任知县。这位清廉的县官不仅给百姓带来了公平正义,还留下了一样宝贝,就是“青溪龙砚”。

海瑞经常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有一天,他携随从海安等人到六都源(今威坪镇叶家、妙石一带)查访。在洞源村龙眼山,见山下水潭里有无数形状各异的黑石,平滑光亮,隐约还闪烁着金银的纹理。

“这里山高岩硬,土地贫瘠,百姓常不得温饱,如果把这个石头制作成砚台,不是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他拣了几块石头,叫人带去安徽歙县的制砚作坊,请那里的制砚师傅试做砚台。没想到,做出的砚台在发墨渗水方面和著名的歙砚几乎一模一样。

实验成功了,海瑞马上挑选了十几个淳安年轻人,叫他们每人挑着一担石头到歙县去拜师学艺。

这些年轻人学成回来后,在龙眼山脚办起了一座制砚坊,大规模采石制砚。从此,这一技艺流传至今。

Part.2 | 16岁学艺淳安三雕

△洪发军,杭州民间工艺大师,省级非遗产项目“青溪龙砚”代表性传承人

1992年,年轻的洪发军刚刚初中毕业,由于性格内敛,待业家中。

那时正好有一位亲戚在临岐镇开起了雕刻厂,不但召集全县各类雕刻师傅,还急需招几个学徒,就把他也招了过去。

雕刻厂不光制作砚台,木雕、根雕、石雕、砖雕都有,让他大开眼界。他拜了艺人王贤武(老一辈工艺大师方光忠弟子)为师,学习各种雕刻技艺。

当时一起学习的年轻人有五六个,他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也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一个,一做就是20多年。师兄弟里有人改了别的行当,有人做了大老板,只有他守着案台和刻刀。

后悔不后悔?洪发军笑笑:“不后悔。一是真心喜欢雕雕刻刻搞创作,二是家乡这一样流传了几百年的文化总要有个人传承。”

Part.3 | 制砚人潜心传承技艺

洪发军的工作室在千岛湖旅游码头边上,叫“淳安人家”,是一座木建小院。他平时在这里创作,也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购买砚台。

小院一角的朴素木桌就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也有做了一半的砚台。其中一块砚台上,粗粗地刻画着几个小人,还有戏台子。

洪发军说,这是纪念海瑞的“海公砚”。前面的小人是海瑞,边上挑担的是书童海安。

这块砚台上雕刻的是“海瑞徒步到淳安做县令”的故事,戏台上演的是睦剧,还有汾口草龙、八都麻绣、跳竹马这些淳安的非遗文化也都要刻上去。

龙眼石除了质地优良外,纹理也很独特,有金星闪烁的云龙,也有银星隐约的雨雪。不过,不打磨是看不见的。

他随手拿起几块磨制好的胚料,往水里一浸。果不其然,原本黝黑的石头,呈现出精彩的纹理来。

一块青溪龙砚的诞生,要经过取料设计、切割成型、手工雕刻、细部修饰、磨光上蜡等多道工序,殊为不易。制作砚台从入门到精熟,再到随心创作,没有10来年苦功是不成的。

△除了制作砚台,洪发军也做木雕、竹根雕

洪发军很理解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这个,但也不担心手艺失传。

“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不行了,还可以开兴趣班教学。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不用专门刻砚为生,作为爱好同样能传承文化。”

文/摄:张凡、巫家宏
编辑:张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