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抓制造业,南京“潜力股”溧水区为何在最偏远乡镇开推进会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陈卓
2019-09-27 17:5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9月26日上午,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南郊的台湾机电产业园,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竣工仪式。

本文图片均来自南京市溧水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溧水”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溧水区委区政府将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也放在了台湾机电产业园所在的和凤镇召开。

和凤镇位于溧水的最南端,堪称溧水经济总量较弱、地理位置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且是传统的农业主导乡镇。把区级层面的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竣工仪式放到这样的乡镇来办,显得非同寻常——不仅区四套班子负责人、区委常委等区领导全部“站台”,各街镇负责人和招商中心负责人也悉数参加、现场观摩。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一场推进制造业的现场会,也是各镇街板块的“擂台赛”和“观摩赛”。

溧水区委书记薛凤冠表示,这次会议规格之高、重视程度之大,“是溧水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在会议现场,薛凤冠解释了把现场推进会放在和凤镇召开的理由,并向与会干部发出了“灵魂拷问”。

“大家要想一想,像和凤这样全区最偏远的乡镇,都能将‘区位劣势’变为‘发展优势’,都能招引到这么多的台资台企,形成鲜明的机电主导产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发展不好制造业?”薛凤冠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溧水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正式确定把溧水打造成“南京南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溧水位于南京的南部,之前在全市大局中并不“显山露水”。近几年,随着重大制造业项目的落地和投产,溧水成为南京11个区县中发展最迅猛的板块之一。溧水,这个南京远郊的“潜力股”,正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从不起眼的舞台边缘逐步走向舞台中央。

小镇书记谈“逆袭密码”:存定力,抓机遇

和凤镇地处溧水区最南端,远离溧水发展中心地带。今年上半年,和凤镇的工业投入增幅11.2%,列溧水全区各板块首位。

澎湃新闻从溧水区相关部门获悉,和凤镇“台湾机电产业园”本次集中竣工了10个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6个,共完成投资8.6亿元。用不了多久,这里将崛起一座以台资为特色的“机电小镇”。

和凤镇党委书记吴生沐对澎湃新闻表示,和凤镇经济总量过去几年在溧水排名倒数,一是本身区位条件不好,二是因为和凤是农业大镇,缺乏大的工业项目支撑。

但和凤镇也意识到,一个地区要发展,如果没有工业项目“就没有税收”,就无法带动就业、富民,也无法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因此,尽管面临种种不利条件,和凤镇仍决心通过“苦干、实干”化不利为优势。

为此,和凤镇这两年通过改善软硬件条件,如规整土地、把不合适的企业淘汰掉,腾出发展空间,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效能,大力招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局面逐渐改观,势头被普遍看好。

“要服务好龙头企业,这样就会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局面,形成产业集聚。” 和凤镇党委书记吴生沐说,比如,和凤镇早期引进的高崎电机,“等它自身发展好了,就成了招商顾问,已帮我们招了好几家产业链企业过来。”

在他看来,过去是全面招商、不加挑选,现在是精准招商。也就是说,锚定一个主导产业和好的龙头企业,看准了才招。此外,还要保持定力,在低谷期提前做好准备,“机遇一来,就立马抓住”。

溧水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同样认为,发展产业最忌讳犹豫徘徊,要坚定信念,找到并认准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要注重盘活土地,果断淘汰低端产业,做到“腾笼换鸟”。

发展“没有局外人”,打造制造业“舰队”

和凤镇之于溧水,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溧水区之于南京。就好比和凤是溧水的偏远板块,溧水同样是南京市域中的偏远板块。

2013年撤县设区之前,溧水一直扮演着“南京郊县”、“后进生”的角色。

如何弥补区位劣势,实现“弯道超车”,是溧水近几年来一直思考的话题。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此成为拥有广阔腹地和发展空间的溧水的“答卷”。

溧水区委书记薛凤冠说,要步步为营,持续发力,大力弘扬“干事创业不问西东、工作推进不遗余力、招商引资不留余地、产业发展不留遗憾、担当作为不留退路”的精神,抓总量、优存量、促总量、提质量。

“没有哪个项目是想出来的、等出来的,都是干出来的、抢出来的。我们要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劲头,拼服务、拼效率,绝不从资源禀赋上找退路,绝不从各种客观因素上找借口,全力以赴推动一个个好项目加速落地。”薛凤冠说。

他要求溧水要对标昆山、顺德、江阴等先进地区,对标找差,善用集成超越的办法,创新实干。

为此,溧水宣布从今年起出台若干制度来支持发展制造业。一是,从区级层面,每年召开一次制造业大会,建立区委区政府制造业发展专题例会制度,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营造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舆论环境,让优秀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事业上有激励。

二是,对镇街的考核,不再单纯地看总量、看数量,更多的是看发展制造业的态度、力度和实效,“谁能真正做到,我们就去为谁站台、助力,真正把宝贵的资源、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从企业层面,每年发布资源利用A类工业企业榜单,大力提高A类企业家待遇,各类奖励资金优先申请,银行贷款、转贷资金优先协调,子女教育需求优先满足,就医时享受专家门诊并每年提供一次最高规格的体检,全区旅游景点和重大赛事活动全面免费,等等。

“制造业发展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部门都要找到存在感。”溧水区委书记薛凤冠对在场的溧水干部说,“千万不能把溧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同并依赖于开发区”。他说,纵然开发区是“航空母舰”,溧水也需要更多的“护卫舰”、“驱逐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溧水正目标打造新能源汽车、临空、大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地标”,以及机电、新材料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地标。

过往区位不佳的劣势,正在被溧水通过种种努力而曲线“化解”。比如,南京禄口机场虽然位于江宁区,但与溧水仅一河之隔。近几年,溧水大打“临空产业”这张牌,目前正打造千亿级临空经济集聚区。全国第二座机场大通关基地也即将在溧水建成。立志成为国内最大的空港会展小镇也正在加速建设中。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