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来是她把《水浒传》翻译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

2019-10-15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已揭晓,但却似乎没有引起太大波澜。或许是由于没有中国作家获奖,所以大家开始对诺奖逐渐失去了兴趣。

实际上,早在1938年,中国便因一位女作家而与诺贝尔文学奖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是一位被遗忘的诺奖获得者,但在她的作品里却充满了对中国这片广袤大地的眷恋与疼惜,正如当年的颁奖理由所描述的那样:“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她就是赛珍珠(Pearl S. Buck)。

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外国人,因讲述中国的土地与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似乎令人不解。但倘若沿着时间回溯,便会发现,历史已经书写好了一切。

 

近四十年的生活经历,使她认定中国是自己的故乡

赛珍珠于1892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但就在她出生后未满四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了中国,来到了江苏镇江。从此,赛珍珠便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年的中国生活。

由于父母是传教士,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父亲去农村传教时经常把赛珍珠带在身边,所以,在中国文化、习俗中成长起来的赛珍珠,不仅将中文列为第一语言,将镇江视为自己的“中国故乡”,而且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她更是怀有和每个中国人同样的乡愁。除此之外,赛珍珠的父亲了解儒学和佛学,母亲精通文学和音乐,同时也教她说英语,因此,家庭为赛珍珠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启蒙。

1902年,当赛珍珠十岁时,父母为她请来一名私塾先生传道受业解惑。三年后,先生因病去世,赛珍珠便到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就读。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熏染之下,赛珍珠尤其喜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一直是她的心头好。而在江南一带的生活经历和父母的传教士身份更是帮助她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乡村生活与农民的真实面貌。

赛珍珠

双重文化基因赋予赛珍珠重要的历史使命

1910年,赛珍珠18岁,她到美国攻读了四年心理学之后便又回到了中国。她接替了母亲的教会工作,同时在镇江教授英文,后与一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结婚,婚后他们迁居安徽宿州。而后母亲病故,赛珍珠奔赴南京,相继在金陵大学和国立东南大学教授英文。

其间,她一直与徐志摩、林语堂、老舍等作家有着密切往来。

由于自幼便浸染在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之下,同时又以异乡者的身份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赛珍珠自然能以一种双重文化视角来审视她眼中的中国。她深知,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与灿烂的文明,彼时的西方人却很难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为了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她做了一件至今为人称颂的事——翻译《水浒传》。

赛珍珠耗费五年时间将《水浒传》翻译为英文带到西方世界,并将其命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取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All Men Are Brothers

或许是凭借中英文双重母语的天然优势,她翻译的《水浒传》在西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而在中国这片几乎已经将她遗忘了的土地上,或许《水浒传》是人们对她的唯一记忆,但对于赛珍珠来说,让西方认识一个更真实、更厚重的中国才是她的唯一使命。

“改变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大地:三部曲》

1929年,赛珍珠在金陵大学的寓所中完成了小说《大地》的创作。这部作品是赛珍珠通过自己的双重文化视角对中国农民与社会的真实写照,但这种冷门的题材与她的特殊创作身份在当时美国出版商的眼里并不受欢迎。

最初,赛珍珠遭到了许多出版商的拒绝,有人甚至对她说:“你为何不写点关于中国皇帝和他几百个妻子的故事?”很显然,当时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时期。在他们眼中,中国一直是个神秘且落后的国家,大多数人只想在那些神话故事或奇幻小说中满足自己对这个遥远国度的猎奇心理。

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

但是随着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剧,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受到更多关注与同情,因此,1931年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被美国约翰·戴公司出版。《大地》一经出版便在全美畅销,从此逐渐改变了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

其后,赛珍珠又分别出版了《儿子们》和《分家》两部作品。至此,使赛珍珠享誉全球的《大地:三部曲》已全面问世。

与此同时,更多殊荣纷至沓来:

1932年,《大地》荣获普利策小说奖;

1934年,《大地》被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翻拍成电影,女主角荣获奥斯卡金奖;

1938年,《大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2019年新版《大地:三部曲》 @联合读创 出品

 

她笔下的中国既有史诗般的厚重又充满诗意

尽管赛珍珠获得了诺奖,却有许多人对她获奖一事表示不屑,比如美国诗人罗伯特·福斯特和作家威廉·福克纳认为赛珍珠的文学功底不足以支撑她获得诺奖。即便重重质疑向她袭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赛珍珠笔下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恰如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既有史诗般的厚重又充满诗意:

“王龙看着头顶上空的蓝天和飘过的白云,觉得他耕种的土地就像自己的肉体。”

“春天年年到来,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王龙对春天的感觉越来越迟钝。但是,有一样东西还留在他的身上——这就是他对土地的热爱。”

赛珍珠之所以选择农民为描述对象,不仅是因为她自己有着丰富的江南乡村生活经验,更是由于她眼中的那些农民不善言辞,一辈子只是勤勤恳恳,就像《大地》中的“王龙”一样,“毕竟他一生都是在同种植、收割、太阳和雨水打交道”。所以她想替他们表达,她想让其他国度的人们能够知道,这些用一生来诠释大地的中国农民有着多么坚韧的身躯以及多么朴实的情愫。

 

以跨文化视角传播中国声音

或许在文学创作上,赛珍珠的技艺并非一流,但她以白描的手法将中国农民的朴实面貌呈现在西方读者眼前,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正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即便有人对赛珍珠能否掌控“农民”这个宏大命题而提出质疑,也是基于她复杂的文化基因所作的合理思考,毕竟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来书写中国最古老的命题,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时光荏苒,《大地》里的中国已与我们相距近百年,在这百年的时光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赛珍珠一样以“他者”身份书写中国故事的写作者还有很多。

美国的彼得·海斯勒(何伟)曾出版“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他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后自1996至2007十年间的巨大变化。

与赛珍珠同时代的艾米丽·哈恩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辗转生活近十年后绘制了《中国故事绘本》,帮助西方儿童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土地与风貌。

这些创作者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去认识中国,尤其在当下中国正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蓬勃的力量在世界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面对愈发复杂的国际形势,该如何传播出中国声音,或许赛珍珠在百年前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赛珍珠的中国情结

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后,赛珍珠回到了美国,但她的目光依旧关注着中国。

创作上的成功为赛珍珠带来了高额版税,于是她将其投入慈善事业,比如1949年成立“欢迎之家”,主要接受被遗弃的婴儿,其中以具有亚洲血统的婴儿居多。

赛珍珠与孩子们

直到1973年,赛珍珠去世。

当我们放眼于赛珍珠的一生,会发现无论是她的创作活动还是社会活动,皆表明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便她中年回美国定居,却也依旧在为中国发声。她不仅帮助林语堂等作家在西方发表著作,而且公开发表文章支持中国的反抗斗争。在她逝世后,她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一句墓志铭,仅仅在墓碑上刻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赛珍珠”三个汉字。

赛珍珠的墓碑

1938年,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赛珍珠用如下言论为自己的发言作结:

“如果不以我个人的方式提到中国人民,我就还不是真正的自己。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也将永远都是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领养过我的中国与我自己的国家有许多心理上的一致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自由的热爱。今天,当整个中国正在从事人类最伟大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的时候,我们更能够看清楚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敬佩中国。现在,中国人民正团结在一起反击威胁她的自由的敌人。有了这种对自由的决心(这决心深深地扎根于她的本性之中),我知道,她是不可战胜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