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对华ODA最后一批青年志愿者:微信、共享单车已成日常

澎湃新闻记者 廖婧雯
2019-10-25 16:4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微信、共享单车、北京地铁和公交……这些已成为32岁日本姑娘岩崎春香每天生活的组成部分。

作为被派往中国最近一批7名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之一,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岩崎春香每天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租住在北京的一间屋子内,她对中国人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是由日本外务省下属机构国际协力机构(JICA)运作的向海外派遣本国青年志愿者的组织,也是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被派往中国的志愿者已有800多名,而派往全球的总数量在3万多名,这些日本志愿者的年龄介于20至39岁之间。

和最初的援助更多是单向的、由发达向欠发达倾斜的不同,在过去40年时间里,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日本对华援助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日本对华ODA金额大幅减少。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表示,日本将结束向中国提供援助的项目。根据JICA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3月底日本对华ODA项目将全部结束。不过,两国将新设开发合作对话框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时就日本结束对华ODA决定时表示,日本对华官方资金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中日互利双赢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岩崎春香对此感受颇深。作为眼下唯一一名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工作的日本志愿者护士,她对“中国人的友好”印象深刻。岩崎春香近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2020年7月结束青年志愿者服务后,也许会考虑继续留在中国,“我希望为中日友好的桥梁发挥作用。”

活跃在ODA项目中的中日青年

2018年夏,仅仅会简单用中文问好的岩崎春香只身来到中国北京,开始对华志愿者事业。

来华一年多时间,一有闲暇时间,岩崎春香就不忘学习中文。她还自己手绘漫画学习中文,由于名字中含有“香”的汉字,恰巧与日本上野动物园的“人气明星”中国大熊猫“香香”同名,因此她便用大熊猫“香香”自比,手绘出自己日常生活并制作成漫画册。

岩崎春香手绘她在中国作为志愿者学习中国方言的日常生活。 受访者供图

与岩崎春香同一批被派到中国来的还有其他6人,有的在偏远山区进行援助活动,有的担任日语老师,其中还有一名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从事蔬菜种植的志愿者活动。

岩崎春香的工作是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介绍日本看护方面的内容,“我每天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语言将日本的看护理念、管理方法等介绍给身边的中国同事,”岩崎春香向澎湃新闻介绍说,“另一方面,中日友好是三甲医院,虽然在中国很有名,但在日本却鲜为人知,因此我自己编辑了宣传内容发给我曾经所在的医院和读过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向他们介绍中国和中国的同事们。”

岩崎春香与她自制的向日本学校和医院介绍的中国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宣传册。澎湃新闻记者 廖婧雯 图

岩崎春香所在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是日本政府通过无偿资金援助建设的大型综合医院,是典型的日本对华ODA援助项目之一。1979年12月5日,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访华,12月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新闻公报,日本政府表示对北京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计划提供积极的合作。1981年,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中日友好医院建设设计和施工赠款换文,此后日本政府先后提供了无偿资金援助,总计164亿日元。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竣工,此后,铃木善幸、竹下登、中曾根康弘、桥本龙太郎、宫泽喜一等7位日本前首相曾先后访问该医院进行交流。该院副院长周军、副院长彭明强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以上中日合作的内容。

在中日友好医院建院35年的时间里,不仅日方向中国派遣志愿者等,中方也派出了大批的专业人员到日本进行交流和学习。该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的孟华川就是日本对华援助技术专业人员研修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目前在该院担任日本项目主管,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他在中日合作技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日本项目主管、中日医学交流科技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孟华川向记者介绍医院建院与中日合作历史。 澎湃新闻  廖婧雯 图

40年历程,上万专家志愿者参与

日本对华ODA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根据协议,日本将向中国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建设器材,中国则向日本出口原油和煤炭等。

彼时正逢日本企业在全世界扩张之际,加之日美之间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日本大力推进对华外交,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1978年8月,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对华ODA筹备工作在两国之间悄然起步。1979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表明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援助,自此对华ODA正式启动。根据JICA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日本为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约为3.3166万亿日元、无偿资金援助约1398亿日元、技术合作约为1849亿日元,ODA总额约为3.6亿日元。期间,共有1万多名日本专家及青年志愿者参加ODA项目,共3.7万多名中国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回顾日本对华援助的历程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国力对比的转变,日本对华援助的思路与侧重点也在发生相应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ODA计划以修建港口、铺设内陆连接沿海地区的铁道路线、兴建发电厂等大规模经济基础建设为重心。如大秦(大同-秦皇岛)铁路,铁路电气化,大型船舶专用码头建设,北京、上海、武汉、兰州等多处机场建设,已经20余座水力、火力发电站建设等。

到了90年代,为适应中国都市化的变迁,日本对华援助将重心转移至城市上下水道、煤气供应、缩小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贫富差距上来。与此同时,90年代的日本金融泡沫破灭,经历日本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国内出现反对对华ODA的浪潮。

“日本右翼曾开着车打着反对标语与扬声器在办公楼附近抵制对华OD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所长中里太治对澎湃新闻回忆道,当时日本外务省迫于压力,逐渐将资金援助重点转移到对中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上来。

2001年以来,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跌入低谷。加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日本对华ODA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开始逐年减少。2006年,日本政府停止通过新的无偿融资援助计划书,2007年停止通过新的日元贷款援助计划书。

到了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日本国内也产生了取消对华ODA的舆论,此后,对华ODA金额大幅减少。而近年来,日本开始专注于跨国环境污染、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等直接影响日本的问题,仅以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援助。

2015年,日本修改了政府ODA大纲,首次将“有利于日本企业发展”写入大纲内容中。

这从2019年7月外务省国际协力机构官方资料中也清晰可见,日本从对外ODA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日本进行对外援助的同时,ODA给日本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也给日本社会创造了就业集会。曾有784家日本中小企业被选择参与到援助中,即使在援助事业结束后,仍然有约80%的日本企业继续与当地展开商业活动。

此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日本通过对外ODA也在海外塑造了友好的形象。

根据日本外务省国际协力机构最新数据统计,1960年至2017年,日本对国外ODA累计支出第二大的对象国为中国(第一为印尼)。据JICA数据统计,从1979年至2017年,在各个外国与国际组织对华ODA中,日本对华ODA累计金额排名第一,日本也是最早对华进行ODA的国家。

从“对华援助”转向“中日合作”

从北京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日本对华援助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00万立方米。通过日元贷款的支持,该厂得以顺利建设如期完工。

北京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澎湃新闻记者 廖婧雯  图

1984年至1989年,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利用日元贷款项目约5.24亿日元,当时主要是进口国内生产不了的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

随着中国国力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日之间的合作逐渐转变为人才技术的培养。该厂行政人员王莉向记者介绍道,2013年,她曾被派往东京、京都等地参观三菱公司的设备等。作为厂里负责行政的工作人员,她更关注日本污水处理厂如何向国民以及附近居民宣传公众科普知识、环保教育的理念与管理方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污水处理厂通过卡通画的形式向附近居民、小学生宣传,小学生回到家里会反过来教育家长,促进全民环保意识。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宣传方法与管理理念。”王莉回忆道。

随着高碑污水处理厂科技与管理经验的发展,该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与JICA中国事务所签署合作备忘录,逐渐转变成双方互动的交流与合作。

中里太治对澎湃新闻说:“每年日本污水处理厂也会派一些技术人员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由于日本起步早,现存污水处理厂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年轻的日本技术人员想要学习高碑店这样大型污水厂从零开始建设发展到现在规模的范例,而这样的处理厂在日本很难找到,因此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也受到一些日本年轻技术人员欢迎。”

中里太治进一步解释道,其他发展中国家污水处理行业人士为了参观新建的工程和了解新建初期的运营方式也很愿意到中国学习。另一方面,参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日本企业希望把自己企业的设备或仪器销售给北京排水集团。JICA 也在扮演日本企业和北京排水集团的桥梁作用。

不过,2018年后日本政府将不再审批新的项目,正在展开的多年度项目也将于2022年全部结束。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进行40年日本对华ODA的后评估工作,虽然我们不直接参加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项目中,但利用我们的技术、人员、经验为构建新型中日关系积极建言献策,并参与到其中。”在华从事ODA事业已有十年之余的JICA中国事务所所长中里太治,谈及ODA即将收官之后的计划时若有所思地说道。

据中国政府网此前的报道,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日本期间与安倍晋三首相达成共识:中日双方共同开展第三方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半年后,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中日两国超过1000名企业家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闫颂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