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小毛之父”葛明铭:四个与“诚”有关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实习生 孔宁婧
2019-10-20 09:1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诚信”是社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连接都市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滑稽小品栏目便肩负起弘扬正气、宣传诚信的社会责任。这档上海本地栏目,内容涉及家庭伦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扬善惩恶等诸多方面,栏目名为《滑稽王小毛》。

“壹字读书会”是静安区文明办举行的定期活动,每期活动嘉宾围绕一个字作讲解。10月12日,第27期读书会邀请到“滑稽王小毛之父”、国家一级文学编辑、著名节目主持人葛明铭和他的故事团队,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解本期主题字“诚”。

葛明铭。本文由主办方供图

“节目按时播出,是我们对观众的诚信”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滑稽王小毛》创办于1987年,主人公王小毛为人耿直、待人热情,看似憨厚却精明十足。他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社会的缩影,故事在曲折的情节里传递着人世间的真善美。

活动现场,《滑稽王小毛》主持人葛明铭先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在工作中悟出的“诚”。他说:“从1987年主持这档节目到今天已经三十二年了,影响了上海好几代人,很多《滑稽王小毛》的听众是从小听到大。而整个节目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诚’。每天老时间、老地点,我们的播出不能断,也不能晚。一次,王小毛的表演者林锡彪突然生病了,那时候通讯还很不方便,打电话只能用公用电话。我们等了又等,节目播出前,王小毛的扮演者依旧没到。王小毛妈妈的扮演者吴梅梅老师对我说:‘今天你做王小毛吧’,于是那天我就演了王小毛。从此以后,我便成了王小毛这个角色的‘备胎’。”他说。

按时播出是向听众表达诚信的方式。“我们的节目绝不能断档。三十二年来一共播出了一百四十多集《滑稽王小毛》。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的真名了,大家都直接叫我节目当中的姓,喊我王老师。”他说。

诚信是家庭关系的纽带

葛明铭故事团队有一个上海故事会,上海故事会每个月举办两场,每月的第一和第三个周日都会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免费为市民讲故事,至今已举办了194场故事会,总共讲了将近600个故事。而在“壹字读书会”现场,他绘声绘色地为现场观众讲了四个与“诚”有关的故事。

故事会的前两个故事都与“媳妇和公婆之间的关系”相关。在浦东临港镇金子小区,有一位老太太姓丁,老太太每个月的养老费都存在一个盒子里,无论是过年给孙子压岁钱、给远方曾外孙寄红包,还是小区里组织给贫困家庭捐款,丁老太都从这个盒子里拿钱。但每每拿钱以后,盒子里的钱第二天总会原数补回来。

有一天,丁老太无意间看见,有女人正往自己存钱的盒子里放钱,走近一看,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媳妇。媳妇对丁老太说道,“你记性不好,每次用了养老费都不记得用在了什么地方,你就会烦恼。为了让你多开心,少烦恼,所以你用多少,我就放进去多少。照顾你、让你开心是我的责任,也是诚信。“子女照顾好老人不仅能维稳家庭关系,也是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重要体现。

第二个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上海静安区一家男主人叫伟宝,是个生意人。几千万身家的他被查出患有肝癌,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去世之后,伟宝的父亲拿了一份遗嘱找上门来,上面写着“死后将所有的财产交给自己的父亲”。媳妇不相信丈夫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了他父亲,怀疑公公的遗嘱是假的,随即闹上了法庭。

法庭上,媳妇当着法官的面又拿出一份遗嘱,这份遗嘱上写着将所有财产全部留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经过笔迹鉴定,法官宣布双方手里的遗嘱都是真的。但根据法律规定,所立遗嘱的时间作为执行的首要条件,这两份遗嘱中,妻子呈出的遗嘱时间更近一点,最终法官判定所有财产归妻子和孩子所有。

就在判决结果宣布时,媳妇又拿出另外一张遗嘱,上面写着,伟宝将800万的股票和股权全部转移给自己的父亲。这张遗嘱公公从未看过,如果媳妇今天不说,或许公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打官司也讲究一个“诚”字,因为这件事,原本闹僵的媳妇和公公关系也得以缓和。

风雨中更应坚守岗位

第三个故事名为《风雨中的绿马甲》,由故事团队的游伟为现场观众讲述。故事中的主角张灵汤是一名退休党员,退休后加入了小区志愿者队伍,每天七点半准时上岗,戴着那顶黄色的太阳帽,穿着绿马甲,拿着文明劝导旗协助管理交通,坚守岗位,从不动摇。

一日狂风暴雨,张灵汤的妻子劝他等天气好了再上岗执勤,他说:“老太婆,能去执勤是居委领导对我的信任,作为一个党员,更不能碰到一点风雨就退缩。这种天气我们更应该到岗位上去,帮助交警维护好交通秩序。”张师傅将诚信和乐于助人作信条,践行了一生。

在执勤过程中,他还曾救下过一位险些被助动车撞到的老大爷。这位老大爷是独居老人,80岁了,就住在张灵汤的楼上。老大爷的儿子和媳妇都在宝山工作,很少有时间看望他。于是,他便成了张灵汤重点照顾老人中的一位。

去年七月高温季节,老大爷家的阳台漏水漏到张灵汤家,他不仅没对老大爷有丝毫责怪,还及时帮老大爷家的阳台做了排水。自己采购了水泥石灰和涂料,修缮好了自家屋顶。当老大爷向张灵汤表示感谢时,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啊。国家提倡帮扶老年人,给老年人更多的体贴与关怀,让老年人有更多的幸福感。”

诚信时而需要“牺牲小家为大家”

最后一个故事是双人配音故事,名为《三次宴请》,由故事团队的姚星、袁忠传讲演,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楼长胡妈妈“牺牲小家为大家”的轶事。

一年前,胡妈妈的儿子媳妇结婚,酒席上,胡妈妈的手机突然响了。胡妈妈听说楼道里有人吵架,还要动刀子,还没等儿子媳妇开口,就立马离席走了。赶回楼道里,胡妈妈见况说:“你们两个人疯了,准备吃官司吗?通通给我放下。”原本吵架的人被胡妈妈镇住了,胡妈妈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等到事情平息,她再回到酒店,婚礼已经结束了。

两年前,胡妈妈过六十六岁生日,儿子给她办酒席,在敬酒的时候,胡妈妈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楼道里十三楼家漏水到十二楼的事,胡妈妈手机一按,也不顾儿子,直接赶到现场。她找到了十三楼的户主,再到物业公司紧急报修,把事情给解决了。等事情解决后回到家里,已经是十一点过后了。

儿子媳妇虽对胡妈妈的工作相当支持,但也心有余悸。胡妈妈的孙子办满月酒,宴会前,胡妈妈的儿子先关照在座的各位关了手机,今天不管发生什么事,吃完这顿满月酒再说。胡妈妈非常聪明,听到儿子这两句话,马上就从包里把手机拿出来,说:“大家看好了,我现在马上就把手机关机,今天不吃好满月酒不开机。”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又响了,胡妈妈左右为难了,先看看儿子,又看了看媳妇,再看看两亲家,大家都把头低下去了。手机一直在响,胡妈妈拿起手机,一看是居委会小王打来的,就知道一定有要紧事。“胡妈妈我是小王啊,不得了,又出大事了。我们楼的老王你知道的,平时都是脸色红润,非常神气,今天脸色不对了,气都透不过,他的老伴急死了,你赶快来。“胡妈妈挂断电话,站起来说了句:“谢谢大家!”后又立马赶了回去。

胡妈妈将老王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转危为安,医生说幸亏送医院及时,否则要出大事。老王的老伴拉着胡妈妈的手说:“胡妈妈你真是比120还要快。”

“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明办、学促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融书房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