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鲁迅最后十年是如何度过的?这条“鲁迅小道”也许能告诉你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9-10-22 20:2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鲁迅小道示意图。  本文图均为 虹口区供图

从景云里到多伦路,从拉摩斯公寓到内山书店,短短1000米内,都是鲁迅在上海虹口度过的最后10年的印迹。

10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虹口区获悉,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期间正在举行,上海虹口区正式推出千米“鲁迅小道”,将六处与鲁迅联系密切的场所(包括3处故居所在地、2处文化旧址、1处文化空间)串联起来,通过展览、宣讲、游览等方式,让市民群众可以漫步鲁迅小道,走进历史、体味文化、感悟文学家鲁迅及其人格魅力。

鲁迅最后的十年,是在上海虹口区度过的,一共搬过3次家。他书中常常出现的内山书店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等都在这短短的千米路中。此前,只有“大陆新村鲁迅故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开放。

为了再现当年鲁迅生活的真实之路,虹口区组织各方专家学者研究论证鲁迅在虹口的生活轨迹,并通过整合、租赁、置换、合作等方式,在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内山书店、多伦路上分别寻找合适场所,打造了这条千米小道。

“鲁迅小道”的起点从鲁迅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居住地景云里开始。通过“鲁迅与景云里文化名人”的陈列,讲述鲁迅在景云里居住的两年零七个月中发生的故事,展现他与茅盾、叶圣陶、柔石、冯雪峰、陈望道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往来,在二楼的实景还原中体会鲁迅在景云里的生活。

鲁迅小道示意图

“鲁迅小道”的第二处场所,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鲁迅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与柔石等革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三处场所,位于多伦路的多伦文化艺术空间,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的文化生活》专题展览。

第四处场所,是鲁迅在虹口的第二处住所拉摩斯公寓,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与瞿秋白、陈赓、陈云等共产党人密切交往的生动故事。

第五处场所,是山阴路和四川北路路口的山阴路工商银行(内山书店旧址)内,它展出了“鲁迅与国际友人内山”的交往故事,因为这个展览办在银行里,所以这里也被称”最有文化的银行”。

第六处场所,便是鲁迅最后的居所——大陆新村鲁迅故居。

“鲁迅小道”串联起的六处场馆,全长近1000米,有老弄堂,有街市,漫步在这条小道,能感受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的生活轨迹,追思往事。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感知、体验、参与“鲁迅小道”,虹口区还推出了不同的文化菜单,有面向国内外游客的、涵盖中英日三种语言文字的H5导览,有面向线上观众的“鲁迅小道”手游,面向市民群众的“红色文化人文微旅行”,面向文艺青年的“《循声探秘·鲁迅》城市漫游剧”,也有面向专业人士的“景云书房讲座”等。

其中,“鲁迅小道”手机游戏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以线下“鲁迅小道”为蓝本,以第一人称,通过文化知识问答、通关互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感受鲁迅小道,并“向鲁迅先生献花”表达敬意。

《循声探秘·鲁迅》城市漫游剧,则是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以“鲁迅小道”为舞台,引导观众(游客)身临其境地感知历史,通过沉浸式演出的方式,了解鲁迅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虹口故事。

“鲁迅小道·景云书房”首讲,邀请了学者陈子善,作题为“景云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主旨演讲,为市民群众讲述景云里的动人故事。

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活动由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鲁迅文化基金会、上海鲁迅纪念馆主办,于10月19日-25日举行,以追忆、共读、品味、感知和实践五个单元为主题,通过14项活动,纪念鲁迅、品读鲁迅作品、弘扬鲁迅文化。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