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铜陵学院 “四个课堂”联动打造美育教育新高地

2019-11-01 1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安青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近年来,铜陵学院以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为依托、以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基础,多种形式普及美学知识,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课堂和社会实践四位一体,融美于学、怡情育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育美于教,用好教学主课堂

课堂教学是美育教育的主渠道。该校积极把美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中,把加强美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优化领导体系、加强制度保障,着力营造全校关心支持美育工作发展的良好局面。自2016年开始,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分类指导,精准实施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通识课模块中设置美育类课程,融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课程设置上既有美育必修课程也有美育选修课程,涉及声乐、美术、创意设计、艺术理论、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同时把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作为学院美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除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铜陵铜文化》《铜陵铜雕塑》等特色课程内容,坚持普及艺术教育。同时,恪守道德自觉与文化自信,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在美育学习上多元发展的需要。

唤美于心,打造校园全课堂

2019年9月2日,新学期的第一天,该校2017级经济学专业卞金兰被校园内新改造的路灯深深吸引住了:学校新改造的路灯杆上写满了古诗文,而且大都是写古铜都的。

校园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铜陵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和谐、美丽、活力、文明”校园建设,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九、十、十一、十二届文明单位,是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学校制定了《铜陵学院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一院一品”建设,文艺学院开设了“美育大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美育教育讲座,充分挖掘各类大学生艺术团的美育功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社团管理理念和体制,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调动校园社团、学生会、团委等组织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此外,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以国家、省级大学生艺术展演为抓手,以地方与高校的艺术节、艺术展演为平台,通过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目标的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学校已连续举办11届“环保服装秀”、7届“铜工艺品设计大赛”、3届“校园朗读者”大赛。每年由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承办的各社团活动近30余场;举办的各类艺术文化讲座、文化沙龙、艺术展演等20余场。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廉政文化大赛、话剧展演等多项比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在被誉为“青年创意奥斯卡”的第二十七届全球“时报金犊奖”中荣获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累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4次、省级一等奖30余次;在“青春•理想”安徽省大学生原创话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在第十一届“昆山花桥杯”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获银奖。同时,积极举办(承办)了“2018安徽高等院校师生版画作品巡展”、“喜迎华诞 共绘盛世 铜陵市名家美术作品联展”、“祖国颂,铜都情”诗歌朗诵会”等艺术展演或艺术展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生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融入到校园生活推进给学生,大学生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将审美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由美入善、以美储善,各色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中美育的鲜活载体和助力学生成长的广阔舞台。

融美于网,激活网络微课堂

根据大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的时代特征,铜陵学院不断创新美育的新模式、新载体与新方法。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尔雅、超星等网络平台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将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从海量的网络资源里筛选出来,用好的艺术作品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运用图片、音频、视频、H 5等多元展示载体,建立“话媒说”等公众平台,丰富与完善学校的美育资源。

依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该校文艺学院先后与铜陵新闻网、铜陵网等单位联合策划了传媒实践系列活动,举办“走近传媒”系列讲座;与铜陵新闻网、中级人民法院合作拍摄“法治铜行”微电影;营造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式交流,来触动大学生心灵深处,获得情感的认同,使美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鼓励大学生将自己的线下的设计作品进行网上展示并发动学生选举自己喜爱的作品,在评论区进行点评,发表个人看法。2019年9月,“铜陵学院”与“文艺传媒”微信公众号联合发布了“2019年皖南采风摄影展”,从采风拍摄到后期处理,再到网上展览,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何锡超全称参与其中,“如果说拍摄是发现美,那么网络展览就是传递美、分享美。美好的东西只有分享,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让学生完成由参与“美”的设计、到辨析“美”的存在、到鉴赏“美”的成果的全过程。运用网络载体丰富美育资源,使得学校美育工作的传播能力得到重大提升。

践美于行,聚力社会活课堂

“焊工阿康,开始工作!”简短的文字,再配上“火光四射”的焊工作业图,2017级公共艺术专业康信凯的动态成了朋友圈的热门。图文中的康信凯,既不是在体验生活、也不是在校外兼职,而是正在为《金属工艺》课实践作业忙活。“因为人在成长,需要不断突破束缚自我的蛋壳,既不能因一次破壳成功而欣喜不已、也不因一次失败而停滞不前,我们要强化自己,突破人生道路上一层又一层的‘蛋壳’!”康信凯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解释。学校积极拓宽工作路径,让高校美育工作的抓手“多起来”,着力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结合,广发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脚、动脑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感召。

此外,文艺学院集聚实践美育教育资源,积极引入校外美育资源,与多家单位成为联合共建单位,将多个校外资源纳入我校美育政教育实践体系,扎根实际,打造内外贯通的美育资源通道,开展美育实践活动。邀请企业项目进校园,鼓励学生培养延伸至社会,目前学生制作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铜陵八景”已被企业认可并推向市场;编制的“绘声绘色”已印刷出版;与安徽丽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安徽非常广告等6名高级设计师开展了“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卓越设计师主题沙龙”活动,师生参与企业设计项目,定期开展“设计主题分享会”;同时为推动文化扶贫,在定点帮扶村枞阳县周潭镇凤凰村开展了文艺下乡演出活动,学生们用饱含深情的文艺表演将“精准扶贫”政策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推进了精准扶贫。

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工作,既是国家的时代使命,也是高校育人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四个课堂”的联动建设,铜陵学院的美育教育呈现出新明的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构建起高校美育工作的新体系,使得美育工作的腰板直了起来、抓手多了起来、旗帜飘了起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引导学生向美、向善、向真。

(安徽青年报 安青网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张文斌 刘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