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考察

刘思源 甘永好 整理
2019-11-29 14:5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本文由戴鞍钢教授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青年学者读书班上”的讲座整理而成,分享了他对近日再版的著作《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37)》一书的思考,澎湃新闻经授权发表。

开埠前上海与内地经济关系考察

上海常常被认为是在开埠以后由小渔村发展成东南大都会的,但实际上上海自唐宋以后就脱颖而出。青浦的青龙镇是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地位在上海史的研究中逐渐凸显出来。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青龙镇慢慢湮没下去,十六铺取代青龙镇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港口。

开埠前的传统经济格局制约了上海经济的发展。人们往往用“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来强调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愚昧,实际上,清政府一直没有切断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广州也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过,所以,鸦片战争前的贸易是一种主要针对欧美国家的限制贸易政策,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关锁国。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意识到西方殖民主义东来产生的威胁,只是对于这种威胁缺乏主动的防范,而是沉醉于自己虚骄的朝贡心态之中,这种限制贸易政策也就束缚住了上海作为长江流域所产丝、茶、瓷器等主要出口商品输出地的经济活力。比如王家范先生认为江南人从来就有商业天赋,上海被迫开埠打破了政府对江南人经济天赋的束缚。

探讨经济关系离不开贸易,内河沿海和海外贸易是上海贸易的主要形式。上海因为有深厚的港口底蕴,尽管有对外贸易政策限制,依然在中国经济内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上海在明清时代水网密布,这对商业、市镇发展非常便利,是先天的优势。上海的沙船是上海的特色,因为沙船是平底船,可以在长江口以北的滩涂地便利通行,到过辽东半岛和日本,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就像滨下武志先生在《朝贡贸易体系》中所讨论的,中国明清时期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体系在鸦片战争以后并没有中断,沙船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开埠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量只占5%左右。

1843年上海开埠设置海关,1846年选址黄浦江边修建新的海关大楼。

开埠后内地经济关系的架构

在传统中国政府的视野中,经济一直是服从于政治的,直到近代外国的入侵才打破了中国的限制贸易政策,使得上海的区位优势得以释放。上海因为面向太平洋,背靠广阔的长江流域并且位于海岸线的中点使其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水网密布,航运非常便利,这使得上海比其他四个通商口岸更具优势,上海的地位也是宁波、广州所不能比拟的,吸引着外国人纷纷来上海投资和经营。

如今水运便利的上海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人不断努力改变的结果。英国人赫德曾对上海持悲观的态度,他认为上海港口的淤塞会使得镇江早晚在航运上超过上海。当时上海港的长江口、吴淞口都有拦门沙,在有近90度转角的陆家嘴航道处淤塞严重,上海港的发展也随着水深从青龙港到十六铺,外滩,虹口,浦东,最后落脚到今天的洋山港。在上海港的演进过程中,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列强对于上海港的疏浚也格外重视,甚至将上海港的疏浚纳入到《辛丑条约》的附约,并设立中外合作的专管上海疏浚的部门以及建立航标设施等。各国对港口贸易非常重视,据上海1853年后的外贸统计,上海贸易港口的吐纳大约占到中国贸易总额的50%以上。

《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37)》,戴鞍钢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5月

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

戴鞍钢教授通过以港兴市,以港促工,依港扩城三个方面讲述了近代上海的崛起过程。港口带动了上海的贸易,贸易反过来壮大了港口。外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就看中上海,而是如上所述综合五个通商口岸条件分析的结果。就以宁波为例,经济腹地狭窄,市场购买力、出口贸易的供给等方面都满足不了西方国家的要求,而上海通过广袤的长江流域给贸易提供了源源不断进出口贸易的空间,这使得以利益为主的外国投资者心动。

但是外国人总体上不关心中国的近代化,外资企业几乎没有在上海兴办重工业,上海工业发展的基本脉络是跟随商业走。上海最初的工业兴起于船舶修造业,也是为了适应来华外国商船的需要,因此上海早期工业的两大支柱一是造船业(船舶修造业)、二是以缫丝为代表的出口加工业,同时存在服务于外资外侨的一些轻工业,这使得上海租界的牛奶、面包等食品加工业和煤气水电等业都得以发展。

上海实际上是依港扩城。近代开埠以后的城区,它的起点是港区,先有港区,再有城区。明清时期的上海城就是通过十六铺发展而来的。以法租界为例也是这样,它最早的起点是十六铺,这是外国人登陆上海的一个起点,而后法租界往英租界和华界之间的地带发展,最后往洋泾浜的西边推进。因此,港口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烙印是非常清晰的。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变迁

上海作为枢纽大港和经济中心城市崛起后,首先对它毗邻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变迁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上海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变革引起城镇格局变动。明清时期宝山地区“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的城镇排位到了近代就被“江湾-南翔-大场—罗店”新格局替代。在上海开埠后,江湾在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城市,南翔在交通上更占优势,所以他们与上海城市经济的衔接更紧密,发展也就更快。

第二,上海作为外贸口岸和接轨世界市场的连接点,推动产业布局变革。拿手工业的典型——纺织业来说,虽说洋布进入中国市场对土布的产销有巨大冲击,但至少在江南地区,土布并未就此崩溃。其一是农民消费能力有限,限制洋布的销售;其二是土布在劳作中具有独特使用价值。因此上海的纺织业绝大部分是纱厂,而不是布厂,织布这一环节是由传统“女织”来完成。所以,在整个产业布局方面,手工织布与工业制纱的结合完成了中国劳动力和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工业的接轨。

第三,社会生活和习俗也在经济变迁大背景下产生新内容。明清以来,江南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就产生了较大变化。江南地区的妇女得益于纺织业的发展,可以较少受时空气候限制进行纺纱织布,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往往超过男子,相应的家庭地位就比较高。上海开埠后,城市的发展吸引大量妇女进入城市,一方面她们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上海城镇化;另一方面她们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状况,提升了她们的家庭地位。所以一些农村妇女表现出要购买化妆品追求时尚美丽,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等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的网络演进

上海毗邻长江三角洲,背靠整个长江流域,其地理位置优越,腹地范围广阔。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上海,成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大港,在于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包含下面三个层次的市场网络的完善。第一,完善高效的口岸衔接体系。上海和长江流域的口岸城市建立起一套“自生长”型的市场网络——即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节点城市—集镇,然后一直往下到众多集散点,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灵活性自主生长的市场体系。他举了上海-镇江-——南北运河、上海-芜湖-——安徽、上海-九江-——江西、上海-汉口——湖北、湖南,这四组口岸衔接线路为例。而要发挥这个网络的作用,前提是要保证市场经济运作流畅。

第二,市场流通。农民手工业者越来越贫困和进出口贸易越来越扩大是一个悖论,近代史上的一个争议问题是:近代以后中国的农民是越来越贫困化还是有所改观?戴鞍钢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首先,卷入市场流通的农民的生活是有改善的。因为经济作物的附加值高于粮食作物,并且吴承明先生通过统计数据也说明进出口贸易攀升拉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次,最早卷入市场流通的市镇(比如生丝贸易的南浔)也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为佼佼者。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促进市场流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进步。

第三,商路变迁。戴鞍钢教授通过对以地方志为代表的基层资料梳理,基本勾勒了开埠前后上海的脱颖而出带动长江流域的商路变迁。上海开埠,打破广州一口通商,使得原来以内河航运为主,面向南北联系的商路变为以沿海航运为主,面向东西交流的商路。比如湘潭-郴州和樟树镇-赣江两条内地通往广州的传统商路迅速凋敝,而上文提到过的作为纳入长江口岸体系的新兴商路则迅速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港口的发展和繁荣,往往是沿江沿河及沿海城市的催化剂,而城市的繁荣拓展又对腹地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力的推动效应;腹地市场经济的推进,又对作为商品集散地的港口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首先得力于港口开发和口岸贸易对城市发展的有力推动。近代上海港在发展成为长江流域及中国沿海枢纽大港的同时,也成为联结上海与长江流域多层面的稳固经济带,并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青年学者读书班不定期邀请海内外学者发布新作、分享新知,澎湃新闻将陆续刊载这一系列讲座纪要。)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