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由职业者:准备好开水之后,无论如何要开始料理面前的泡面

2019-11-12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采访并文 | 明星辰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

台湾作家陈又津两年前辞职成为专职作家,她开始频繁更新脸书,写了很多自己在自由撰稿人生活状态中的感受。

“我不是文科背景出身,经济系训练我要拉下脸皮跟业主谈价钱,文字秤斤秤兩卖、编輯刊物按规格喊价,接案赚钱嘛,不寒酸。怕就怕在,都从上班族身分独立出來了,可以自由做想做的事情,却还是做一堆垃圾出來。“

她在辞职成为全职作家后,为了维持生活,除了写小说外,也会接一些其他的文字工作,这其实也是很多自由撰稿人的常态——不得不身兼数职,用商业稿件挣得的钱,去供养文学理想。

在文青常常聚集的豆瓣网上,有关“自由职业”的关注度常常是最高的,豆瓣用户林安做了一个叫做「100个不上班的人」系列采访,计划采访100位自由职业者,里面涵盖了辞职回家卖海带的90后兄妹、拍视频教1800万人按时吃饭的95后少年、用相机争取到经济独立的年轻人……

在今年,这其中20位自由职业者的故事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一本叫做《只工作,不上班》的散文集,豆瓣评分达9.3分。

人们到底是向往一种怎样的生活,一百个或许有一百种答案,但是在自由职业者身上,往往被赋予了最大的想象,他们可以睡到自然醒,他们不用纠结于办公室政治,他们可以随时去旅行……但更多人没看到的是类似于陈又津所更新的那些状态中说到的点滴:如何与客户周旋?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讨要费用?如何扩充人脉和平台资源?

对于不同领域的自由职业者,要求与方向似乎都是不一样的,但这其中是不是会有一些共通点?

而且自由职业者拥有更庞大的类别,除去自由撰稿人,很多艺术家、插画师也在其列,此次专题我甚至还采访到一位咨询行业的freelancer——在我认知里,咨询行业似乎没有做freelancer的可能和必要,但是依然有这样的群体存在,甚至不在少数。

而这个专题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更多从事自由职业的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CER

出生自传统书画家庭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专及城市学院

2010 年接触街头艺术,多次参与国内外城市公共项目

喜欢突破传统绘画观念,发掘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创作基点

我是在2017年认识CER,当时主办方说他是95后,是艺术家,我诚惶诚恐地坐在工作室里,北京冷得要死,办公室也没暖气,哆哆嗦嗦地等他们来。他和53刚从慕尼黑回来,头发短短的,学生样子,怯怯地进来,也不讲话,很腼腆。

彼时我野心很大,想要做一个很大的稿子,每日等他们画完,就找他们聊天,有时聊到很晚了。那还是北京冬天,但因为交谈,我被他邀请进入夏日中心,我们站在里面,周围都是自由空气。

后来熟起来,才能感受到他沉默下面闪着光的天赋和异常珍贵的善良和正直。北京的冬天很冷,他们白天涂鸦,晚上也是,脚边放着喷罐,就像是无忧少年偷跑出门,站在街边开始画画。

他确实讲过那样一个细节,说他中学时有个晚上,爸妈都睡了,他要去街上涂鸦,于是把门把手轻轻扭开,悄悄踏出去,再用钥匙把锁眼扭开,小心地扣上锁,门锁就暗暗发出“哒”地一声响。

我想象那个情景,也听到了轻轻的那声关锁声。一个大家族里沉默的孩子,无数个夜晚,很多的色彩和梦想,我记得他的名字,是书画世家才会取的好名字,他真不辜负它。

今年夏天,CER在广州举办了自己第一场个展,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我看着他越走越远,一边有祝福的心情,一边也希望自己能够向他学习。

 

CER作品

|采访实录|

吹手: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又能有多少收入?

CER:主要是来自于graffiti和一些室内软装设计,平均每个月8k-1w5这样吧

吹手:平时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CER:基本没固定的。一般不需要见客户看工地的情况下都是起床后在家楼下的茶餐厅吃个常餐就回工作室。看工作量而定,有时候10点就回家,有时候通宵。即使没工作也会回工作室放空思考。

吹手: 做自由职业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适应吗?

CER:自由职业有5年了吧。一毕业就开始自由职业了。不想上班的原因相信90后都有共感吧。不想被掐着喉咙出卖自己人生呗。自由职业虽然有时候真的很倒霉,看天吃饭。不过时间和人生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对我很重要,可以花更多时间观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一开始肯定是不习惯的,更多是毕业刚刚出来社会的不习惯,甲方的各种嘴脸,各种无知。慢慢的就好了,懂得了作品输出的两套标准就好了。

吹手: 接稿/接活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原则是什么?

CER:看经济状况吧。一般优先考虑懂得尊重我们作品的甲方,如果不拮据,我会拒绝掉一大部分人。如果像早期处于生存穷迫那就没什么标准可言了。

吹手:发稿的平台(合作的机构)涵盖了哪些?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找这些平台的?

CER:商场、各种本土的品牌、需要涂鸦KOL的公关公司、艺术空间等等。一般都是他们找到我的。一个影响我极大的前辈教给我最宝贵的就是你做的足够好,机会便会来找你。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吹手:截至目前的从盈利/自我认可/社会认知几个方面怎么评价自己?有给自己拟定一个未来计划吗?

CER:盈利的话还需要宣传与能力相辅相成的提升,自我的话,我觉得我是个半梦半醒的人吧,哈哈哈,一边梦想着真正自我的作品被更多人认可,一边又能在现实的市场里面勉强活下来。在广佛本土有些名气吧。说唱音乐,滑板等这类的街头文化圈子也都玩在一起。

但首先graffiti / street art 本来就是舶来品,加上现在国内市场审美和对美学从业者的专业的不信任。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多机会的,但要把握住是挺艰难的。早些时候我们经常被当成装修工人或者落魄无能的艺术家,常被以“师傅”著称。现在好许多了。但跟别人解释自己职业时依然得费些嘴舌。

未来的计划是想开一个融合茶餐厅文化和街头艺术的空间,定期根据邀请到的艺术家更换空间里的风格吧。等达成后,估计就能够从下游里解放出来,花更多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和作品本身。那就很幸福,哈哈哈。

吹手:专业方向上,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CER:提升的话更多是从不同领域里面去获取养分吧,书籍、电影、剧、跟不同的人聊天仔细的观察思考。积累谈资,沟通是最重要的。此外慢慢的自己也在潜意识里面积累下来不少。在业务上除了能站在客户角度以外能给到一些让他们惊呼的想法。

吹手: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CER:很多自由职业者都说是强大的自控能力和时间安排。我尝试过,但对我来说是没用的。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只要跟生活跟一个周期里自己的目标平衡那就是最好的,于我就是集中在一段时间里混沌中爆发,然后一段时间彻底放下。做到每天条理的记下任务就好

吹手:你在做自由职业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CER:最可怕的就是你不会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吧。不像打工,你能大概看见未来的样子从而规划自己。稍不留神便走偏了

吹手:未来是如何规划的?还会继续做这个还是有别的打算?

CER:哈哈,上面说过了。总的来说就是解决经济上的问题。经济自由了才能去全心做作品和感受这个世界吧。唯心点说,信念不变路会越来越直的。坚持下去。

Hailey

 

咨询行业从业者

和hailey认识非常久了,大概有七八年。

我们在一个国际活动现场认识,彼时我们并不熟悉,对她印象是”认真、负责、亲切“——这是一种很有距离感的印象。

这两年我们熟起来,她的身上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后来听说她有一阵子做过freelancer,我很吃惊。因为hailey从事的是咨询行业,我一直以为这种高大上的行业没可能会有自由职业者存在——或者说咨询行业能做freelancer的人,要拥有极其强大的资源和能力。

她说起自己在上海、北京、台北或者云南不同地方所遇到的行业内的人,说起咨询行业当然也存在鄙视链,但她的脸上依然有不卑不亢的表情,做了一年自由职业后,她进入四大,对于她来说,所谓的freelancer阶段,是为自己的需求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是她在规划自我职业道路的时候所必经的一个阶段。

虽然她的工作经验毕竟与自由撰稿人不同,但采访中她提到的很多细微却又有效的细节,依然值得去学习。

|采访实录|

吹手:当时做freelancer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辞职?一开始适应吗?怎么去调整?

Hailey:从在咨询公司实习工作之后开始。我作freelancer不是不想上班,是对其他非商业分析类型工作不感兴趣,所以想通过累积咨询项目经验后一定期间内应聘正职咨询师。

没有辞职。实习后没拿return offer就去当freelancer了。

适应方面…咨询就是有了电脑就可以到处工作,机场、酒店、咖啡馆、饭馆,最低限度是要能连网和安静就行,这方面我很适应; 最不适应的其实是工作和生活分不开,很多时候我必须逼自己去睡、去锻炼,才能产出良好的文件质量。

吹手:当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又能有多少收入?

Hailey:虽然我是freelancer,但项目的80%都是我做的,一周也是工作100小时以上,所以这是当时最主要收入来源。我收费就是tier2咨询公司初阶商业分析师的月薪,但没有奖金、没有福利。

吹手:当时工作时间和工作频率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Hailey:一周工作名义上是5天,我习惯早上9点开始工作,一直到同事/客户当天没有提出更多需求。一般我们都是待在客户方驻点,但在没有出差的情况下,早上9点前要去共同工作空间或是咖啡馆,9点后就开始漫长的一天。

Freelancer就是得不断地输出,把每个需求都尽善尽美尽速地完成。正因非正职人员,一旦分析质量不好可能就直接从项目中roll-off,所以体感时间是飞速的过,通常一晃眼就是晩上8点了。

吹手:一般会怎么去寻找合作的平台或资源?有什么自己定的原则吗?咨询行业做freelancer的其实比较少,当时有遇到什么自己做的比较得意或者自豪的案子吗?

Hailey:咨询服务是B2B 专业服务,要依赖行业内人脉网络对接需求,主要就是视公司合伙人的行业资源而论。

每间咨询公司擅长的行业别不同,我较擅长作科技、媒体、电信业(业内称TMT)和车业,所以像是医疗行业、航太、金融、这些其他专业领域的话,没有类似项目经验想接也接不了。最不喜欢的是百货零售,但这是个人偏见。

我其实觉得咨询行业的freelancer是多的,所谓freelancer就是contractor,是个人承揽该项公司无暇执行的业务。根据我的观察,这些都可以在LinkedIn搜到:

- 某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在任职前也是Freelancing Consultant

- 某英国证券公司的VP正以contractor的身分带领一批正职、行业经验较浅的员工

- 某四大合伙人也在跳槽成功后,也在LinkedIn公开说自己好长一段经历是在某咨询公司 freelancing

至于我实习看过表现异常积极的senior staff,当时觉得奇怪,后来知道他是freelancer也就说得通。另外就是,当时公司一直要我谨愼不要透漏自己是Freelancer,担心伤了公司名誉,所以我才会觉得这个行业的freelancer是多的,只是没人会说自己是freelancer。

吹手:专业方向上,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Hailey:光是累积项目经验是不足的,一定要给自己机会进修。有几种做法:

一、不循标准作法执行任务,让自己探索一下更精准、更简洁有力的方式完成文件撰写,这会多花一些精力在日常任务上;

二、安排时间进修,通常是假日或平日不忙的下班时间,但进修的内容一定要能用在工作上,否则学了就忘了; 

三、订阅相关资讯,公众号、youtube频道上也有相当丰富的tutorial可以学习。(不过…只进修专业是不足的,还要多认识行业内的朋友。商业分析本质上是拿别人的专业作数据加工,多向行业内的朋友学习没坏处,还能更快了解行业间的差异。)

 

某网站对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和贝恩咨询中国地区的员工的相关数据分析

吹手: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Hailey:自律(比正职人员产出更好的工作质量、准时交件、平衡工作与生活、进修、找正职工作,同时完成这些的关键要素就是自律)。

吹手:你在做自由职业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陷阱/教训)是什么?

Hailey:一定要有合同!主要就是保障自己收的到薪资、薪资金额总数正确、准确的汇款时间。如果没有合同,雇主不履行付款义务,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吹手:未来是如何规划的?

Hailey:当时在作完2个项目后,觉得就给自己一年时间过著freelancer的生活。好处是能专心工作,不用管公司内部政治、没有其他行政因素干扰。这个行业的职涯的确需要长期规划,例如专业也必须钻深,每项专业都需要积累一定时间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咨询最后还是得选某项领域迈进,这样职业生涯才能走得长久。

派妮

2019年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之路,用了新笔名

此前曾在三明治/全民故事计划/网易人间发表多篇非虚构写作报道

目前主要从事儿童写作教育、非虚构写作、杭州在地专栏写作等。

我和派妮在国内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所发起的破茧计划认识,她比我还要早一年辞职。

或许是因为同是写作者的关系,所以采访中对于她的回答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比如“在商业稿件与自己想写的稿子之间的平衡”、“关于时间与精力分配的问题”等等。

问题虽然还存在,但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坚定而安静的气质,她在辞职前说服家人、还清贷款,在辞职后认真规划、勤恳工作,这都是自由撰稿人身上最珍贵的品质。

|采访实录|

吹手: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适应吗?

派妮:关于辞职的原因,我记得我去年还写过一篇文章发在三明治上,其实是2018年5月1号开始正式辞职的,辞职之前其实有这个念头,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没有立即去执行,而是自己规划了一下接下来的方向,做一些准备工作。

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两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这个家人,因为我已经结婚,而且有小孩,大概那个时候小孩儿两岁多吧,首先要争取家人的支持,包括自己的爱人,还有就是双方的父母,这个思想工作还是做了蛮长时间的;另外一个方面其实就是他们最大的担心,经济方面的压力,所以在经济方面自己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一些该还的贷款都是先还清。

辞职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上班没有成就感,因为我是在一个大的地产公司上班的,大公司里各种流程很复杂,在这样的一个工作状态里,我是觉得非常不喜欢;而且我对于在职场上的晋升没有太大欲望。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想从事跟写作相关的一些工作。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最大的收入来源反而不是非虚构作品或者小说作品;而是因为我之前在地产公司工作,在这方面有一些资源,有些我之前的同事出去创业,有些地产项目会有一些外包的活儿,比如说做策划报告啊,他们就找到我。所以第一年基本上是靠这一块儿的收入撑起来的,整个来说一个月也就1万块钱出头吧。

你还问到一个适不适应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我还蛮适应的,因为终于脱离了那种上班的那种生活,所有的时间完全靠自己去把控,我自己还觉得很享受的,因为我这个人本身还算是一个属于比较自律型的,所以辞职之后,我每天的时间安排都蛮有规律的。

 

派妮发表在「三明治」上的非虚构作品

吹手:接稿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还是说只要给钱就接?

派妮:关于这个我还蛮有话要说的,接稿方向的话,在去年的时候基本上是给钱就接,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平台,会需要后期不停去修改,或者是去沟通,把人这个精力都耗费掉了,所以从今年开始,我已经把这样的一些工作都给拒掉了。

其中包括国内很不错的财经平台的合作,看起来是挺大的一个品牌,但内部流程非常多,任何琐碎的事情包括后期的排版、校对、找错别字,全都扔给我,给的稿费也特别低,我跟他们反映情况,但因为也是公司发展比较大,所以他们也觉得很难再申请高额度的稿费,所以像这样的我现在都已经停掉了。

现在我接的稿子的话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按千字多少多少元这样稿费的形式;还有一种是给杭州当地的媒体写专栏,按照整篇计算稿费,基本上是按照一篇1000这样的额度给的。当然,还有就是我刚刚说的地产商业方面的一些合作项目,接这种传统的稿件,(我)要给的稿费多一点,因为(和)他们就是纯粹的甲乙方合作关系。

吹手:发稿的平台涵盖了哪些?新媒体还是传统杂志更多?一般都是怎么找这些平台的?

派妮:目前发稿的平台我自己去主动去找他们的很少。要么就是像三明治,要么就是之前的同事的关系,要么就像跟你或者栗子酱等,大家是这个圈子里面,相互之间会有沟通,也会介绍,包括跟杭州当地一些媒体。

派妮在秋天去野外郊游

吹手: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又能有多少收入?

派妮:稿费+商业项目提成+儿童写作教育课时费,每月不固定,看一些项目合作的结算时间,多的时候一个月赚过四五万,少的时候一万左右。

吹手:如果你不是以写稿的方式作为主要盈利手段,那是通过什么呢?做的如何?有给自己拟定一个未来计划吗?

派妮:这个问题我自己现在挺纠结的,一方面做商业项目挺赚钱的,但是耗费时间也蛮多的。如果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赚钱上的话,我很多想写的稿子就写不了,这是一个矛盾;如果我纯粹写稿子的,又赚不了那么多钱,这之间的一个平衡,现在是我比较痛苦的一个地方。

吹手:在专业方向上,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派妮:我自己从今年开始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自我写作课程的——自己规定比如说要读完多少篇的小说或者多少本书,而且是精读;另外一个就是参加了几个线上写作课,目前参加了有两个。

也很想咨询一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提升方式。

吹手: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派妮:自律、专业、态度。

吹手:你在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派妮:坑目前没有碰到过,我当时就辞职的时候给自己是说设定一年的时间,看一年能不能养活自己,如果不行就要回去上班。

当时可能是带着对上班这件事情极度厌恶的状态去做的,所以一直还是蛮紧绷的,反而越做越顺吧。我觉得目前为止,做得还蛮顺利的,没有太大的坑。

吹手:未来是如何规划的?还会继续做这个还是有别的打算?

派妮:关于未来的话,我肯定还是要继续往下走的。至少反正现在回去上班,这个念头已经是完全没有了。

关于未来的话,有点纠结是到底想往公司化方向去发展,还是说就还是自己一个人,这样子就是自己能量产多少就量产多少,这之间这个平衡我自己很难把握,因为我自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善于去管理别人的一个人。

派妮最近准备读的书

赵景宜

一个武汉闲散人士,在北京长期出差

很早便听说赵景宜在武汉很有名,我问说这话的人为什么,她说因为他写得好。

什么叫写得好呢?在不同的人眼中,这种“好”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写得好是源自对于天赋的合理开发,有的写得好是因为积累了足够多生活经验而带来的平静却有力的叙述,有的写得好是因为对时下社会议题的敏感度,等等等不一而足。

我看过赵景宜的稿子后,觉得他的所谓写得好,是因为他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种达观又随性的坚持。

认识他之后,我问过他一次,你在哪上班?他说,我不上班。

后来我要做自由职业者采访,第一个就找到他。他却又在采访最后跟我说,我可能过阵子就去上班了。

|采访实录|

吹手: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又能有多少收入?

赵景宜:收入来源主要是稿费。一般来自杂志、网络等媒体。去年六月开始,我有个大略计算,可能只有4000多元。今年没怎么算,但情况比去年好一些,可能有5000多元。

吹手:平时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赵景宜:理想状态,早上十点去咖啡店,下午五点左右结束工作。去健身房游泳。但实际上,在咖啡店常常只是看书,很少时间真的在工作。主要是,没有那么多工作.....没什么工作。

吹手: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适应吗?

赵景宜:一年又四个月。没什么契机,就是不想上班了,想做一个社会废人,妈妈的宝贝,少年少女们的偶像。(误*3)

适应的,因为第一份工作在武汉,公司不需要打卡。不过最开始自由职业半年,并没有很自律。今年二月,来北京后变得好了很多。自由职业本身,我是非常适应的,不就是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吗?

小赵在秋天拍的北京温榆河

吹手:接稿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还是说只要给钱就接?

赵景宜:主要是人物报道类,不接其他的,但如果是WWF、中国国家地理、阿拉善之类,命题类、有框架的“报道”,也会试情况接受邀约。

吹手:发稿的平台涵盖了哪些?新媒体还是传统杂志更多?一般都是怎么找这些平台的?

赵景宜:发的很少,目前已有的是网易人间、真实故事计划、三明治、澎湃新闻,还有长期写报道的南航旗下《云端》杂志。偶有一些其他如上所说邀约。网易人间,我是通过一个朋友,主动找的编辑,其他的可能是之前就认识,或者其他人介绍。

吹手:如果你不是以写稿的方式作为主要盈利手段,那是通过什么呢?做的如何?有给自己拟定一个未来计划吗?

赵景宜:不知道。我也希望可以当一个兼职服务员,补贴生活,但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但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当一个服务员。(如果可以的话)未来没什么计划,因为但凡是未来的东西,都是不可以轻易向人言说的。

小赵的室友在阳台练习剪发

吹手:在专业方向上,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赵景宜:我会通过阅读。但我常常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开始写报道,如果可以能够阅读更多后,在开始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准备好了开水的话,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料理眼前的这盒泡面了。(如果只能从料理泡面,作为中华小当家的开始的话。)

吹手: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赵景宜:很强的自律能力,一直保持好奇和学习(这条也适用有稳定物质来源的写作者),至少这一段时间对物质生活不抱太多向往。

吹手:你在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赵景宜:自己。

吹手:未来是如何规划的?还会继续做这个还是有别的打算?

赵景宜:有可能,近期要有上班了,在某一家媒体。但还没有确定,不一定真的被录用。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自由职业状态至少会持续到明年。谢谢明星cheng(编者注:辰)的访问。(我是想说,为了打这个正确的字,试了好几次,那么就不掩盖。很遗憾,小学的时候没有学好拼音,有些学习是无法后天弥补啦。)

小赵最近喜欢阅读图森的小说

Jenni-wu

喜歡寫詩的插畫師

深圳插畫協會會員

擅長板繪,水彩,油畫棒,等媒介創作

喜歡的作者是卡夫卡,喜歡的畫家是梵高&奈良美智

希望未來可以出版個人繪本或詩集

今年夏天,我预备做一个诗歌展览,那时Jenni-wu准备投稿,后来阴差阳错也没投成,我们却认识了。

认识了一阵子,我才发现她不写诗,她是插画师。

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很多画画的人都写诗,语言和视觉是两种表达系统,但终究只是表达工具,一些更重要的在流动,因而待发掘。

|采访实录|

吹手: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又能有多少收入?

Jenni-wu:現主要收入來源於插畫,月平均一萬。

吹手:平时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Jenni-wu:一般九點起床吃早餐看書,十點開始工作,十二點午餐午休,兩點繼續工作,六點半收工(不需要緊急趕稿的情況下),十一點-十二點收工(緊急趕稿的情況下),睡前看半小時左右書,睡覺。週末一樣。

一直想五點半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六點-九點半看書,但是我還在和意志力戰鬥,希望以後的作息可以這樣堅持下去。

吹手:做自由职业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适应吗?

Jenni-wu:快一年吧。去年八月離職,離職原因是,其實從五年前第一份工作開始,我就認為上班對我而言只是過度,我不喜歡朝九晚五麻木的工作狀態,也不喜歡在職場上去爭當管理崗成為職業經理人。但也沒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只是希望按時上下班,在工作之餘可以做自己的事。

我從事的崗位和專業不符也不是我喜歡的範疇,加之後來的領導,屬於拼命三郎型,工作永遠不嫌多,週末隨時待命。這樣我就沒有自己的業餘時間可以畫畫了,每天加班,影響身心,所以就辭職了。休息充電了幾個月,決定與其在回到不喜歡的職場,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

 

吹手:接活儿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这个过程张有什么感悟吗?

Jenni-wu:急單不接,不交訂金不接,溝通過程沒有禮貌的客戶不接,不簽合同不明事理的不接。

從我決定當一個全職自由插畫師到現在,一年時間,剛開始半年,其實都是在摸索學習,包括現在也是。(學習是不能間斷的吧⋯⋯)我知道萬事開頭難,所以安慰自己要有耐心,日常做一些練習,發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後來就開始有人找我畫商稿或者是繪本,直到現在。

未來我希望可以簽一些長期合作的單子,另外也希望可以出版自己的個人繪本故事。因為平時會寫一些短詩,有機會的話,也可以集合插畫創作一些作品。

吹手:在专业方向上,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Jenni-wu:看書,在相關平台上收集學習,輸出的過程也是一種提升。

吹手: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Jenni-wu:這個詞快被說爛了,不過還是自律。自律、耐心、決策力。

Jenni-wu插画作品

吹手:你在做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Jenni-wu:雖然時間不長,但坑也踩得不少。每個坑在當下都覺得挺大的。因為是認識的人,沒有收定金,畫了幾稿之後,說合作取消。

吹手:未来是如何规划的?还会继续做这个还是有别的打算?

Jenni-wu:插畫會堅持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