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美学关键词“侘寂”:无味之中感悟有味

2019-11-15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日本美学关键词”之侘寂(wabi sabi)

——侘わび——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さび——从破灭中寻找真

 生于茶道与俳句

“侘寂”,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句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和重要范畴,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概念之一。

“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以黯然枯寂为美,强调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侘”就是清静无垢的佛世界,拂去甬道、草庵的尘芥,主人、客人倾心交谈,规矩尺寸法度可以不讲。生火、烧水、喝茶,此外别无他事。

 

“寂”则源自古典俳句,尤其是松尾芭蕉及其弟子所秉持的独特创作理论:吟咏苍古,又保持距离,带着游戏的姿态自如游走于日常生活间。“所谓‘美’,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被‘美’俘虏的人,要么会成为美的牺牲者,要么成为美的毁灭者,却难以成为美的守护者、美的创造者。”而“寂”恰恰是面对审美对象,可以倾心之,但不可以占有之,要做到不偏执、不痴迷、不执着、不胶着,给你一双理解日常生活的“审美眼”。

 

喜多川歌麿《蛙》

《日本侘寂》收录日本现代美学大师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其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站在现代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的立场,爬梳了“侘寂”的起源、概念及在日本不同领域的应用,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书中还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理论原典,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中文简体版独家译出。

 

重新发现美的一双眼睛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中孕育出东方独有的美学观,进而成为影响当代建筑、摄影、平面设计、时装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原点思维。

古典俳人之所谓“审美眼”,即在寂静中听出大音,在束缚中见出自由,在逼仄中见出宽阔,在单调中见出丰富,在古旧中见出鲜活,在简素中见出绚烂,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不美中找到美。其化入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便是学会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于无味中体味有味。

 

从原研哉、安藤忠雄、山本耀司再到杉本博司,众多的日本艺术大师皆深受“侘寂”理念之影响。从极简的MUJI之白,到杉本博司镜头下空寂的海,从静默的枯山水,到古朴的手工陶器,“侘寂”的宇宙既包罗万象,又无限简单。是禅茶一味,也是一期一会,是日本审美文化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正如大西克礼所预言的,“古老的事物,也是最新鲜事物。”

理解“侘寂”,获得影响日本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终极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