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朱宪民:半生拍摄普通人,作品构成一部“中国民生图像史”

2019-11-17 14: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摄影出版社

本周六(11月16日)“真理的慧眼 人民世纪——朱宪民摄影展”将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幕,作为 该馆“典藏中国——中国摄影家经典收藏”系列的第一个展览,亦是开端之作。

中国摄影出版社曾于2017年出版发行《真理的慧眼 中国摄影家朱宪民》,该书是对朱宪民本人摄影艺术之路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梳理与解读。接下来通过作品和其本人自述,了解一番即将展出的一幅幅经典之作,背后的故事及历史。

/

朱宪民,山东省濮城人(现范县),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中国纪实摄影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生于黄河边,长于黄河边。17岁离开家乡,70年代,他又回到黄河边上的故乡,从范县出发,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东北和大西北,半个世纪以来,持之以恒地关注平民生活,用镜头定格了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作品意境深远,极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他把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拍摄这些普通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时间跨度超过五十年,成了一部“中国民生图像史”。

朱宪民的摄影作品,时间大跨度达五十多个年头,出版有《黄河中原人》《草原人》《黄河百姓》《中国黄河人》《百姓》《躁动》等摄影作品专集。

《黄河百姓》被誉为“迄今为止以影像方式全面表现‘黄河人’生存状态的、时间跨度最大的摄影专著”。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本、美国、巴黎、法国等地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

1989年 等看新娘(山东)
1984长安大街购买沙发的三口一家人(北京)

国际著名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称朱宪民的作品“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生活即故事,故事即时代。或许我们能借由这个展览,重见曾经的中国,与中国人。

照片里的故事

文/朱宪民采访整理

-1-

1964 欢送同学下乡锻炼(吉林)

这是1964年在吉林拍的。火车上坐着的是学校上一届的应届毕业生下乡锻炼,拍摄的是下一届的学生们在火车边送别的场景。

拍摄的学校,是吉林省戏曲艺术专科学校。在1964年那个年代,毕业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下乡锻炼半年或者一年,回来之后才能被分配工作。

这张照片,是那个特定历史阶段学生的状态,从服装到精神面貌,再到时代特点。你看孩子们的微笑,都特别天真灿烂。

-2-

爱毛主席读毛主席的书 王姝红 三岁

(吉林)

1966年,刚有《毛主席语录》,还没有“红书”,是简装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照片中的小女孩当时只有三、四岁,很开心地对着镜头笑,天真活泼。

-3-

1979 天安门广场(北京)

1979年的天安门广场,那时候我已经调到北京。这是当时人们看降国旗时拍的。现在的天安门和那时候的完全不一样了,站台都拆掉,不再存在了。

这张照片,保留住了那个历史阶段人们的服装穿着,以及精神面貌:人们自由、张扬、扬眉吐气。

-4-

1967 大兴基本农田建设(吉林)

1967年的大兴基本农田建设。那时候人们战天斗地,冬天搞农田基本建设,挖地、挖河、平整土地。文革期间,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等等,都是那个时期特殊的历史产物。而现在,冬天老百姓们已经不干活了。

-5-

1980年 黄河中原摆渡的农民

我出生的村子就在黄河渡口旁边,这样的场景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不会忘记的记忆。

1980年,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去拍黄河百姓的照片。这些人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要过黄河种地。两岸的百姓,有的从北岸到南岸种庄稼,有的从南岸到北岸。那时候没有桥,人们都靠木船摆渡过黄河种庄稼、赶集,来回渡过黄河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木船。

1980年距离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人们的服装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天的黄河,高速公路、八车道的大桥已经有了好几座,再也无法看见人们撑船划桨,摆渡过河的情景。当年,我也是坐着这样的船,渡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坐木船过河,其实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有时候遇见大风或者旋涡,很有可能遭遇翻船。而和这样情景相关的,不管是什么场面,现在再也看不见了。改革开放以后,我的故乡变化太大。

-6-

1984 天安门广场外地打工者(北京)

1984年,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几年,已经有外地打工进北京的现象了,应该是第一批从农村进城市打工的人。那时候还没有大面积的建筑,都是小规模的城市建筑,来的人也不是很多。当时我听他们的口音,基本上来自山东、河南的人要多一些。

-7-

黄河源头藏族小姑娘(青海)

这张藏族小姑娘,是1986年在青海拍的。当时我正在拍《黄河百姓》,沿着黄河,从源头一直到入海口。到了黄河源头之后,我看到从藏族帐篷里出来一个小姑娘,从形象到服装、发型,展现出的是非常典型的80年代少数民族人民样貌。

藏族女孩的纯真、淳朴和善良深深打动了我,我很喜欢。三十几年过去,去年我回到那里用这张照片寻找当年的小孩,我没有找到,仔细想想,照片里的她也不过八、九岁,现在应该也四十几岁了。

-8-

1969年 边疆女民兵(内蒙古自治区)

1969年珍宝岛,中苏边境发生冲突,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知识青年,插队到内蒙古的黄河边上。那时候边境比较紧张,基干民兵都发枪了,全都是真枪实弹。在边境线上,这些知识青年也是基干民兵。

-9-

2011 山村小学(云南)

这是在云南一个边远山村里拍的,山村小学的学生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黑板。小孩们身上,穿的都是很现代品牌的衣服,但身上背的还是传统的教学用具。

这样的小黑板我以前也用过。那时候生活很困难,大家买不起笔和纸,所以就用这种小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字,写完了再擦掉,循环利用。这算是学校里最后的教学文具。

很多人的童年,尤其在中国,都是这样度过的。但到了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

2011年我去到云南,突然发现那里的学校还在用这种传统的教学用具。这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让我想起几十年前上学时候的情景。其实照片也是在告诉现在城里的孩子,在边远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生活得非常艰难。我记得这张照片拍完不久,这种现象也消失了。其实纪实摄影就是这样,记录这个时代即将消失的影像。

-10-

1980 民以食为天(河南 )

1980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农村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清一色的土坯房,一个砖瓦房也无,人们点羊油灯,在井里打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每家都没有餐厅,人们都在大街上吃饭,拿着粥和干粮。和我小时候一样。

这张拍摄的是爷爷和孙女。祖孙之间的情感,非常微妙的表现:孙女捧着碗,眼巴巴地看着爷爷能不能剩下点吃的东西。

这是当时中原人民生活最真实的场景记录,非常典型,不管是穿着还是他们手里的餐具。爷爷用的是粗瓷大碗,孙女用的搪瓷碗。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开始吹拂大地,老旧的生活方式还在继续,人们用的都是搪瓷碗。现在,家家户户还用搪瓷碗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2016 带着女儿赶集(河南)

-记录中国-

决定拍摄黄河百姓,是在我到了北京之后。

1978年,我陪同法国纪实摄影师苏瓦约拍摄中国边疆,逐渐形成了自己纪实摄影的构想——拍摄自己的故乡和中原百姓。而在那之前,我已经拍了十几年中国。

为什么选择黄河?因为那里,是我出生地。

1978 龙潭湖鸟市(北京 )

我17岁离开老家之前,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对黄河故土和黄河百姓有着深深的挚爱。情怀促使我产生这种意识和想法——去追溯我的童年生活场景,选择我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我记忆里那里的老百姓,勤劳善良淳朴,默默地为国家和民族付出。我想把我出生的那片土地上农民的生活情景、劳动场景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原黄河百姓。

那里年龄大的都是我的父老,年龄小的都是兄弟姐妹。我是带着一种割舍不掉的感情,去表现黄河两岸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几十年上下求索,黄河边留下了我不断回望故土的身影与足迹,我为黄河人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最原汁原味的影像回忆,也最后记录了中国的农民形象。

后来,我走出了黄河,不再“局限”于家乡,只要是中国,都是“我”的家。

这次展览的照片,很大一部分呈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变革——改革开放前后。我觉得这些影像,在中国的档案里、中国历史上,记录的是最珍贵的40年。它叫后人永远了解和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变化:4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今天又是什么样。

1963 黄河大堤的冬天(河南)

40年前人们最发愁的就是吃饱饭,可到了物质充足的今天,他们也在发愁,发愁减肥。

现在,不管是在他们的劳动工具,还是住房、交通,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黄河两岸的人已经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这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都被我留在了将永久流传的影像里。

我们经常说,影像能带给后人什么,这些记录中国变革的影像的呈现,是给后人以了解和反思。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走过40年,这些影像非常有价值和意义,能让后人了解我们的父辈和祖辈是怎么经过几十年的变化,走到今天。

落后与发展,人们的快乐、淳朴、善良、勤劳,对土地的依恋、安贫乐道,祖祖辈辈的辛苦劳作,他们的执着与韧性....我拍了几十年,也让很多人看到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影像,这就是它的意义。

1986白塔寺旁的胡同(北京)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让我感到艺术的力度、严谨、完整,摄影原来和生活贴得这样紧,摄影原来可以“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

今后,我还会继续拍人。继续拍生活。时光一去不复返,过去已经停留在过去,而现在的每一天,也终会成为将来的“过去时”。今时今日的黄河岸边人民的生活状态,终有一天,会成为未来需要纪念的影像。

2016 时空 北京长安街

/

生于黄河边,长于黄河边,“母亲河”对黄河百姓来说,是有双重意义的:既是国家的母亲河,也是养育自己世世代代的母亲河。

中国数千年文明以来,前所未见巨变的世纪,人-社会-时代构成的朱宪民纪实摄影史的价值三部曲。回顾这些影像,就是回顾半个世纪中国人生活史,也等同于梳理世纪之交,中国人的心灵变化史。

影像的时间价值,就是“我坚信我拍的黄河,100年后还能体现它的价值。”

文章来源: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16日-2020年2月9日

展览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三楼6展厅(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洋湖街道潇湘南路387号)

相关推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