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这群科研“攀登者”在成都向珠峰发起冲刺

2019-11-24 19: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珠峰北坡,死亡随时发生,人类从未登顶。”

在电影《攀登者》中

主演吴京一句不经意的台词

却道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现实:

珠穆朗玛峰,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

要登顶珠峰,谈何容易!

珠峰令攀登者向往,科研工作者也如是

今日上午,一项旨在破译青藏高原密码、揭示地球奥秘,耗时长达10余年的“珠峰攀登计划”——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正式在成都理工大学启动,计划从今年起至2030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四川省副省长王凤朝,成都市 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之俊,“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珠峰科学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李江等出席启动仪式。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1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启动,意味着什么?

国内顶尖的地球科学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意味着什么?

四川省副省长王凤朝在致辞中说,四川境内高山全部处于青藏高原,河流大多发源于青藏高原,在研究青藏高原方面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紧迫的生态和发展需求,四川也具备进一步深化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条件。

成都理工大学启动的“珠峰科学研究计划”聚焦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构成,资源环境效应及全球气球变化的研究,致力在地质灾害防治、资源和能源利用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这必将对加快建设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推进高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支持‘珠峰科学研究’,积极营造更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为各位专家专心钻研多出成果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并不仅仅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缘经济格局。

在成都市 委副书记、市长罗强看来,“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研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成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8年实现GDP1.534万亿,总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省会城市第二位。今年1-9月,成都GDP增长8.1%,外贸进出口增幅18.6%,两个增速都位列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第一位。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中心,成都科研基础雄厚,科教资源富集,在蓉高校有64所,在校大学生100万,国家科研机构30余家,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60余个。

当前,成都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与在蓉高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力实施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着力推动共建校院企地合作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积极申建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促进基础科学繁荣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努力为服务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成都力量。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启动,有利于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科学研究,推动筑牢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加快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改善中西部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区市县会将全力支持“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2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同行者

为破解雪域高原之谜提供中国人自己的方案,“珠峰科学研究计划”聚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也将迎来不少同行者。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在欣喜于“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启动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计划实施的意见,“希望计划实施后要有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要凸现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要进一步凝练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要跟国家部委的青藏高原科考等重大计划相衔接,以取得重要的成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之俊现场表示,中国地震局在固体地球观测方面独具国家优势,在地震等地球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中国地震局愿意全力支持“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并积极成为珠峰计划的同行者。

3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到底做什么?

长达10余年的“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到底要做什么?

在启动仪式现场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对其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这一重大科学问题,运用地球系统科学思维,利用学校多年深耕这一领域打下的良好基础,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共同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巨型造山带和毗邻的大型沉积盆地形成的历史、演进机理和地质、资源、生态环境效应,为破解雪域高原之谜提供中国人自己的方案。

具体来讲

“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青藏高原及周缘基础地质、资源和能源开发、灾害环境效应三个主要领域,提出包括青藏高原及周缘的“原-山-盆系统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勘探及开发利用”“盆地构造-沉积分异作用与油气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防控及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形成原-山-盆系统性研究的理工优势和特色,推动和促进地球科学领域科技进步,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提供科研支撑。

从今年起至2030年,“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将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每年将有不少于1000万元作为引导经费投入该计划。力争通过10-15年的持续探索和攻关研究,最终实现在地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产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要学术成果,在实际应用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方法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学研究基地和中心,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的“四个一”目标。

启动仪式上,“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为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颁发聘书。政事君了解到,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共聘请包括23位院士在内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44位知名学者担任委员,他们将为“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描绘蓝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现场,黄润秋、王凤朝、罗强、王成善、多吉、 刘清友等人共同点亮启动球,代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政事君了解到,作为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成都理工大学底气十足。从1951年参加我国第一次西藏科学考察开始,成都理工大学几代人数百名师生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基础地质、矿产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地热和水能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集聚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次登顶珠峰时,在珠峰8000米以上采集的二云母花岗岩岩石标本,至今依然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副市长曹俊杰,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活动。

大家都在看↓

• “善治之城”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今天,范锐平在论坛上这样说……

• 13个部门、4个半小时,成都为明年经济工作划重点!

• 听说成都很多人姓fu?答案藏在他们生活的社区里

蓉城政事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王若冰

原标题:《今天,这群科研“攀登者”在成都向珠峰发起冲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