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穷二白曾贫苦 无中生有绘小康——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手绘小镇”发展纪实

2019-11-28 11: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嵩县黄庄乡有个三合村,春季韶光淑气,夏至绿树成荫,秋天红叶烂漫,冬日白雪绵山。走进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暖阳、和风令人感觉格外亲切,蓝天、白云、净水、古街、老巷、土坯瓦房、整齐素净的临街门楼,一幅古朴幽静的中国山水画卷映入眼帘。

三合村地处伏牛山脉腹地,是黄庄乡8个贫困村之一。过去,山高沟深与贫困闭塞如影随形,让村民苦不堪言。

地没有赖地,戏没有赖戏,主要看咋种咋唱。近年,原生态的山水意境和朴实的古村落被画家“相中”。三合村抓住机遇,依靠党的扶贫政策,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创新发展写生产业链,打造了闻名遐迩的“手绘小镇”,让此前阻碍发展的绿水青山摇身变为村民眼中的“金山银山”。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60家主流媒体宣传推广了三合村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三合村全貌

01

一名大学生的突发奇想

三合村的嬗变,源于本土青年才俊冯亚珂的突发奇想。

在学生时代,学习绘画专业的冯亚珂每年都会和老师一同到山区采风。每次采风时,家乡的古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一个把家乡打造成写生基地的想法就此产生。

2011年,他和朋友在郑州经营画室,走访了省内外诸多写生基地,在圈子里积累了广泛人脉,并积攒了一些经济资源。但他始终没有摒弃心中的梦想——把家乡的山水和古村落打造成写生基地。

2016年年初,冯亚珂毅然离开城市,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山深处,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途。他开始重新打量这片熟悉的故土,红叶烂漫,层林尽染,绿荫相衬,田园秀美,门前的浅水河流被碎石包围,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每个场景都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画作。拥有自然禀赋的三合村并不需要在自然条件上多做投入,但对于都市写生人群来说,山中简陋的生活条件则是制约他们前来的一大障碍。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筹措资金120万元将家中老房子翻修,建成4层有210人接待规模的家庭宾馆。

“就咱们这地方,有条件的谁会来这儿住?有钱不如在城里买房子弄点别的啥。”冯亚珂的妻子崔燕燕回忆,当时丈夫压力很大,不少亲朋心里并不理解,也始终没有看好。

随着各地旅客纷至沓来,三合村在高校和培训机构中声名鹊起,数十家高校、画室慕名而来,建立写生基地。有的时节写生团队络绎不绝,让冯亚珂的家庭宾馆一床难求。学生来了,游客也来了,都要吃、要住、要学、要玩,在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成了商机。随后,在政策扶持下,三合村家庭宾馆迅速增加,还修复了老井、旧宅、豆腐坊,建成了精品民宿等景观,蜜蜂养殖、水果采摘等产业顺势发展,就此,“手绘小镇”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手绘小镇”农家宾馆

02

几名乡干部的发明创造

写生基地初现成效,实现了经济增收,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党政领导干部受到了启发。“一人富不算富”,三合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380人,如何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共同致富,成了时任黄庄乡党委书记石胜军一届领导班子案头上的一道问答题。

“大道理不用讲,小道理没人听,群众看的是干部咋干、咋做。”石胜军带领乡政府领导班子认真调研、分析研判、科学规划,立足三合村村情,提出“发挥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写生基地、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积极践行“党建+扶贫+美丽乡村+旅游”四位一体工作法,强力实施三合村“手绘小镇”品牌建设,助力贫困户增产增收。

以党建为引领,采取支部带基地、党员带贫困户的“双带”模式。争取资金5万元,实施村级阵地提升工程;推行“一编三定”,对42名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37名党员结对帮扶131户贫困户。

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30万元,铺设排污管道300米,建造化粪池4个,完成旅游公厕和农家排污工程;争取资金126万元,硬化村组道路5.3公里;投入农网改造资金285万元,完成全村电网改造。

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倾力打造“手绘小镇”、田园老家。争取资金250万元,通过豆腐店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写生基地文化墙、农家宾馆、环保基础设施、基地文化标识、文化广场、6大原生态写生点、高家庄生态漂流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打造建设伏牛山书画写生基地,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写生、户外、漂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是目前豫西地区唯一具备地方特色和成熟的村镇写生基地的大型写生基地。

以旅游开发为方向,使贫困村变旅游村。争取资金25万元,完成300米文化墙建设;带动40户贫困群众建设农家宾馆;安排写生基地保洁员、服务员、人体模特等,就地就近转移贫困劳力100余人,实现贫困群众就地脱贫、就地就业、就地致富。

“手绘小镇”模特队展演

03

一群贫困户的新型职业

“手绘小镇”的发展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就业,催生了一批山村新业态。

“以前没啥门路,一年赚点花点,不够了要到处去借。现在党的政策好,帮俺家翻新了房子,俺家这农家宾馆一年能让家里头攒几万元呢。”贫困户张棉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56岁的张嵩现少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右腿,但身体的残缺并没有让他丧失生活的信心。在好政策的扶持下,张嵩现开始试着养蜂。几年来,他摸透了养蜂的门道。三合村的“车水马龙”,也让张嵩现的蜂蜜打开了销路,来他家或者在网络上找他买蜂蜜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张嵩现成功脱贫,成立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注册了“铁拐张”蜂蜜商标,准备带领更多贫困户和残疾人共同致富奔小康。

贫困户冯孟立是村里有名的大厨,过去,谁家办红白喜事都请他去掌勺,但由于活儿不多,加之给的钱也少,收入极不稳定。现在,每到旺季,他就在写生基地里当厨师,一天150元,每月都有三四千元进账。

年过花甲的张寿娃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冯亚珂就给老张谋了一个“农民模特”的生计。拿老张的话说:“这事儿不赖,人多的时候,在门前石头上坐半天叫他们画,咋也能挣上几十元。”

村里放羊的“羊倌”李九春,以前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自大批学生前来后,吃烤羊肉串、办篝火晚会成了他们必选的娱乐项目,于是他转型做起了烧烤生意,从“羊倌”变成了贩羊商,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山外人“稀罕”山里的土特产,有贫困户开始供货,干起了“厂家直销”,实现了稳定脱贫;客流量大也让三合村的小卖部生意火爆起来,此前不愿来山里送货的厂家也专程绕道而来……

三年多来,“手绘小镇”不仅让此前“脱贫无望”的村民鼓了钱包,也让一个原本人迹罕至、需要易地搬迁的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变”。因为“领头雁”当得好,冯亚珂已成长为村党支部副书记。

外地学生到“手绘小镇”写生

04

一支小画笔“绘”出的3A景区

从2016年创办“手绘小镇”至今,无论山花烂漫还是秋高气爽,三合村都会迎来一群群“写生大军”,他们用缤纷的颜料和灵动的画笔描绘这里的自然和乡愁,三合村“手绘小镇”俨然成为写生界的“网红”打卡地,不仅带动民宿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餐饮、特产等关联服务产业。

去年,三合村写生基地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今年入夏以来,来村里写生、研学的学生不断,截至今年10月,已接待了8000余人。

周口师范学院一名大学生说:“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周,这里环境很好,很适合创作,住宿条件也可以,一个人在这里吃住一天才几十元,性价比很高,明年我准备多介绍些同学来。”

“这里的环境很适合让学生练习色彩,孩子们在这儿很受启发。”来自许昌一家美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

目前三合村新建的5个精品民宿,复建的一批豆腐坊、织布坊等传统手工作坊,改造提升的25家农家宾馆,同步建成的高家庄生态漂流,使整个村子红红火火、充满生机。2017年至今,该村先后接待游客2.1万余名,创造就业岗位70余个,带动40多户贫困群众实现就业,2018年年底圆满完成贫困村摘帽任务。一支小画笔“画”出了脱贫路,“手绘小镇”也顺利通过3A景区评定。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河南省委主要领导点名表扬了嵩县三合村的产业脱贫发展。

“手绘小镇”写生产业链是一种“美丽新经济”,它带给三合村的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质量的改善,最主要的还是提振了乡风文明的精气神,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同心力、向心力。朝气蓬勃的三合村群众正在用这支小画笔绘就家乡绚丽多彩的小康路。

打造“穷山富路”的嵩县探索

——三合村“手绘小镇”发展启示

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渠道。嵩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工程和关键抓手,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扶贫扶志、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文明乡风培植,打造了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个性化、生态化、特色化的“手绘小镇”,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破解贫困难题的发展之路。

一是观念转变。过去的群众贫苦,主要是受到千百年来旧思想的束缚和现实地理条件的限制。后来,青壮年农民开始离开自己的土地,纷纷进入城市务工。他们在外一面勤劳致富,一面接受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成为沟通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信使,把城市文明带回农村,昔日农民那种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开始解体。随着新兴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意识到封闭保守只能越来越穷,贫穷落后只能让人瞧不起。因此,农民群众都竞相敞开思想大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自己脱贫致富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二是人才利用。发展“手绘小镇”,首先是从村里返乡创业的青年党员冯亚珂做起的。乡村振兴离不了乡土人才,像冯亚珂这样的“土郎中”“田秀才”、种植养殖致富能手、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土生土长,对本地环境资源、生产经验、风土人情非常熟悉,且人脉资源丰富、眼界宽泛,有一定的威望,带动力强。用这些人才资源发展经济,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或辐射作用,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是政府引导。广袤的乡土孕育了不少富裕的“沉睡资源”,如果科学合理地引导,就能让群众从独特的资源禀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三合村之所以能把贫困山区落后的“瓶颈”变成致富“杠杆”,主要是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通过政策宣传、特色产业带动、技能富民、发展乡风文明、选树典型示范引领等,送温暖、送志气、送信心,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牢固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坚强斗志,身体力行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动实践。

四是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让所有村民都参与进来,是旅游业提质升级的现实需要。因为当地村民就住在村中,且很多房屋、设施、景点原本就是自己的财产,对景区的维护及改善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与热情。游客的增多,需求量的增大,不是几家几户所能承载的,群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区发展的效果。让老百姓共建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合力攻坚。今年将迎来脱贫摘帽“大考”,关键时刻要以政府为主导,紧扣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人才培育、产业发展、民生支持、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重点工作;对照年度计划,加大推进力度,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聚焦内生动力,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大力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建设、乡村旅游、沟域经济发展优势,激发群众共建共享活力,增强获得感,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贫协作良好格局。通过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磅礴之势,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原标题:《一穷二白曾贫苦 无中生有绘小康——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手绘小镇”发展纪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