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与学术评价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

澎湃讯
2019-12-05 17:0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019年12月1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学术月刊》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与学术评价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期刊界与转载与评价机构代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代表百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徐炯副部长致辞并讲话。徐炯部长认为,首先,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为了纪念历史,更为展望未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学术月刊》杂志社组织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与学术评价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其次,学科创新首先应当从如何承担时代课题,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的角度着眼,将学术研究、学科创新同民族精神的提振和文化心灵的成熟、完善紧密结合起来,承担好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良好的学术评价体制机制,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再次,一本好的学术期刊不仅要尊重作者的评价尺度,而且要面对和尊重普通读者以及各种转载评价机构和科研管理机构对刊物本身的评价尺度,在学科创新和学术评价中要更好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最后,徐炯部长简要回顾《学术月刊》发展历程同时表达了对《学术月刊》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希望《学术月刊》在上海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媒体融合发展和国际化方面迈出更稳健的步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思想,贡献智慧。

权衡书记简要介绍了上海市社联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推动江南文化系列研究所采取的各项重要举措,并提出了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

《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在开幕式上对期刊工作做了扼要汇报。姜佑福总编回顾了主持期刊工作近两年来主要的办刊举措,认为各个刊物不仅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亮点,还要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并且在包括作者、刊物、转载、评价,以及科研管理部门等方面在内的广义的学术共同体中,既坚守自己内在的品质要求与办刊特色,同时能关注和理解其他环节的工作理念与实践内涵,在博采众长、正己正人的过程中推动广义学术共同体进入良性的评价循环。

第一单元主旨演讲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多讲的是人文社科的中国经验,我们日夜都生活在中国社会当中,中国社会经验就在身旁,所以所谓的西化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西方的思维方式根本无法融入到中国的生活中来,真正重要的是这些经验能发挥多大的学术意义。因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不用着力营造中国特色,只要诚实面对中国经验,做出来的研究自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认为,学术创新、学科创新、话语创新实际上是一项时代的任务,因此,要了解今天我们的时代究竟处于怎样的转折点,今天的时代究竟把怎样的任务托付给当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包含着关于中华民族的叙事、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叙事和关于世界历史的叙事。从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来讲,其时代使命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她将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开创和开启一种新的文明类型。时代只是提出了这个任务,对这项任务的理解和阐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努力。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长期以来的学徒状态当中摆脱出来,并且开始获得她的自我主张,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创新的基本前提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王利民先生向《学术月刊》复刊四十周年表示了祝贺,并高度评价了《学术月刊》对学术界的贡献。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方面,王利民总编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近年来的经验。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坚持文化导向与学科导向相结合,坚持以探索问题中的学术与学术中的问题相结合,提倡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研究,以此来发展新兴学科;第二, 努力把以问题为导向纳入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框架;第三,积极与“学术生产”的生产化,“学术评价”机构的评价化进行互动,努力使“学术出版”的产业链向上、向下两端延伸发展。

《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先生认为要辩证看待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即学术期刊可以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但是不能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或者唯一标准。学术期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学术期刊是一个阵地,它是表达某种思想、观点、立场、态度、价值取向的阵地,这是学术期刊首先的职能; 第二,学术期刊是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媒介、媒体,这是它的媒介职能,或者载体职能;第三,学术期刊作为一个提供思想观点、意见交流的平台,即平台职能。因此,学术评价并不是期刊的主要职能,应该多维度、多元化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最后,喻阳总编也介绍了《新华文摘》选文时主要考量的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原主任武宝瑞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学术月刊》复刊四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武宝瑞教授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跟《新华文摘》有一个错位,人大复印资料更偏重学术,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价值引领,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里面把一些文章和文献挑出来,重新加以发表,核心问题是价值引领;第二,扩展传播,提升它的影响力;第三,提升学术品位。 二次文献的出版,本身实际上是一个评价的结果,学术类的期刊将近有4千种,每年发表的文章44万多篇,通过一种方式和标准选到人大复印资料,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第二单元的主旨演讲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王文军主任认为,期刊评价包括评价的对象、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等问题。在评价中矛盾永远是存在的,如价值判断和事实描述的矛盾,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的矛盾,一元和多元,定量与定性,形式评价和内容评价等等。在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方面,尽管学术期刊是学术论文的载体,但是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必须要区分开,避免以形式代替内容,以量代替质,以刊评文等等错位情况的发生。王文军认为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是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生态修复的根本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荆林波院长认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要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共同体。荆院长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学术和出版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金·加菲尔德的影响因子理论已经过时,但短期之内还很难完全消除其影响。荆院长重点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期刊评价工作,他们对23个大学科,33细类学科做了细分,对人文、社科和综合类的期刊设计了不同权重的评价指标,同时,选取6千多名专家进行同行评议等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上海市期刊协会王兴康会长简要回顾了《学术月刊》的光荣历史,肯定了《学术月刊》对上海期刊界的贡献,同时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期刊综合质量评估的基本情况,肯定了上海学术期刊在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同时也展开探讨了学术期刊评价面临的三个共性问题:从评价的理念和目标层面出发,关键的是要明确评估的性质,做到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相结合;从评估的细则或者指标体系层面出发,关键的是要准确理解和真正落实总署文件当中提出的“分类实施,量化评估”的原则,做到质量互通、以方逼圆;从评估的效果和价值导向层面出发,关键的是要认清行业发展的真正趋势和未来方向,通过引领性的指标体系设计带动行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为松社长、总编辑谈到了《学术月刊》同上海人民出版社重要的历史渊源——《学术月刊》的创刊号是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书号出版的。王社长认为,为了共同致力于未来学术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学科创新和学术评价在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当中应该有所分工。在整个国家和各个行业由高速度转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质量的发展不仅是整个经济工作发展的指标,也是出版工作的一个根本方向。因此,学术评价应该有一个内在的价值导向,推动学术界在内涵上和质量上向前发展。

复旦大学科研处处长顾东辉介绍了复旦在学科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复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主要围绕三大方面展开:第一,推动理论原创,第二传承文化,要有高质量的产品,第三,融合创新,回应社会需求。对于学术评价,他认为第一,要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第二,学科建设要同国际接轨。复旦的学术评价有所创新,成果评价是本体评价,即评价学者在学术上有没有提炼、归纳、上升,有没有指引本学科的未来,以及学术贡献和社会贡献的关联度如何,有没有倡导民众良好的价值观,有没有建设性地对国家的政策大局提出建议等等。

12月1号下午举办了两个分论坛:“学术期刊与学科创新”与“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

学术期刊与学科创新分论坛上半场由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东南学术》社长陈文章主持,《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重点介绍了冯契先生的心灵自由学说与学科创新的关系,认为心灵自由才是哲学创作的源泉,此外,要把自己的道路选择和时代的任务统一起来。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王振忠教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对《学术月刊》提供的平台表达了感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志彪教授认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国外刊物列为高水平的等级,导致年轻的经济学学者主要在模仿西方,缺少对中国历史和实践的认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袁志刚教授也表达了对目前经济学界的担心,认为现在的中青年学者基本上都在浪费劳动力弄一堆数据,只关心是否发表以及在哪里发表,缺少时代感。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研究员肯定了《学术月刊》在学科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学科创新需要具备三种要素,即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科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从学术期刊和学科创新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江海学刊》副总编辑赵涛认为新时代呼唤原创学术,但不必有所谓的“原创焦虑症”,新时代追求原创学术是势所必然,新时代成就原创学术,亟待以未来为经纬,弥合中西古今之争,形成慎终追远之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讲到了重建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翟骏从历史学的角度谈到学术创新的话题,并赞扬了《学术月刊》在历史学的学科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剑光教授教授认为学术的创新需要依靠高校或社科系统的学者和学术期刊共同推进。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旭光认为人文学术的学者回归自己的个性进行自由表达,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找到自己适合的语言,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学术一定会有新意。

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专业学者的好文章大多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因此综合性期刊需要考虑如何办出综合性特色,吸引优秀作者;二是学术热点不一定等于学术创新,学者更应沉淀自我,在擅长领域出新;三是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引领的重要平台,应更多地回归内容,减少受学术评价左右的影响。

《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教授同样对当前流行的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学者应当在生活方式、研究态度、学术追求上都沉淀下来,专注做自己的东西,才能做出原创。

学术期刊与学科创新分论坛下半场会议由《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王浩斌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作会议总结。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认为综合性期刊可以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跨领域与新兴学科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戈认为中国法律缺乏本土方法和解释传统,而学者面对学术上的自我殖民化往往缺乏反思能力。

王浩斌肯定了郑戈的发言,并提出需要讨论西方学术体系是现代话语体系还是仅仅是西方体系的问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提出学者需要走出书斋,关心中国人的生命体验,而不能在小圈子内自我满足,否则会被社会抛弃。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认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也是学术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考虑交叉学科评审和组建有效的学术管理共同体。

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强教授提出学术期刊还应当发挥精神家园的独特作用,引领社会思潮,从而推动中国在全球学术治理体系中的发展。

上海大学《电影理论研究》主编贾磊磊教授认为学术创新体系应该强调纵向的深度研究。

《东南学术》副总编郑珊珊认为期刊发展可以考虑专题策划,能够有效体现刊物特色,打造刊物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高延坤建议综合性学术期刊适当引导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创新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屈文生指出学术创新在国际化方面应当忠于学术规范,并准确适用话语体系。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任勇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学术期刊的评价需要与高校学科评估有效协调;二是学术议题的选择需要面对热点议题和基础性议题、长线议题和短线议题、实践议题和思想议题三重矛盾。

分论坛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分论坛上半场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赵景来主持,《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刘曙光总结。

《南国学术》总编田卫平先生提出学术评价“由谁评,怎么评”的问题,认为应该由学者来评,这个学者包括学科专家和学科编辑,原发期刊和二次文献传播的期刊都是评价者。他提出四个评价标准,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取向和审美导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主编姚申提出了学术评价国际化的问题,他认为以前我们都是唯SCI、SSCI马首是瞻,现在的评价体系提出要以中文成果为代表作,强调中国话语,扭转了此前的评价方向。但同时要避免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要遵循国际标准,得到国际的认可,要塑造中文的国际体系,让外国的学者熟悉中文阅读。

《江淮论坛》总编沈跃春先生认为学术期刊毫无疑问有评价功能,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评价功能,要加强同行的评议制度,提高规范性,要完善读者、编者、作者这个学术共同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术界》社长、主编马立钊认为学术评价和学术创新是不可分的,学术创新应确立好与守正的关系,学术评价不能离开学术批评,应该有良性的学术批评。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提出,要放到国际视野之下,根据学术生态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变化,来看待评价。

《浙江社会科学》主编俞伯灵提出,学术期刊是学术评价的一把尺子,不是唯一的尺子,以刊评文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

《广东社会科学》副总编潘莉提出,新时代要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当中的作用,要推动创新,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要严格把关,要有创新性的观点。提高学术质量,这些都要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学术论坛》社长林智荣认为学术评价去除行政化,充分运用大数据还有区块链技术,完善学术评价方法。学术期刊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一定的学术评价功能,学术刊物应积极参与学术评价,严格把控发文质量。

中国知网社科分社王玮社长介绍了中国知网目前所做的一些与学术期刊和学术评价相关的工作,如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因子年报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引证年报,认为大数据所带来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新范式,帮助人们提供了新的便捷工具和使用功能,包括学术不端的检测,参考文献的校对,利用影响因子原始数据进行选题策划,遴选核心作者,分析优势学科等。

上海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杜文俊指出,我们现在的国内评价对于发表在国内国外期刊上的论文是区别对待,过分看重国外期刊,国际化的含义应该认真反思。

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分论坛下半场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陈玉梅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何云峰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金福林认为办刊应回归到坚持学术性质的办刊本质,发布经过长时段研究、能够反映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理论成果。

《江汉论坛》社长、主编陈金清指出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影响因子等数据评价期刊质量,难说准确,且对不同学科不公,可以考虑纳入转载率和转载量作为评价指标。

《江苏社会科学》主编李静认为学术期刊应该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完善以影响因子评价为主的期刊评价体系时,可以纳入专家同行评议作为辅助评价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社长何频认为期刊评价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作为办刊人则要控制好前端,不断提升文章质量。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认为学术期刊评价应尊重保障期刊特色、探索问题导向与交叉学科的研究,回归学术批判,建立健康发展的学术空间。

《文史哲》副主编刘京希提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应当让权力退场,同行评议出场,同时注重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人文和社科评价,回归繁荣学术事业、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本真目的。

《河北学刊》总编把增强认为运用同一性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衡量特殊学术成果和不同学科质量,必然存在不公。

《云南社会科学》执行主编李向春认为地方性刊物正面临着学术断代,研究资源流失等文化生态现状,这也是构建学术刊物评价标准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秘书》编辑徐丽华提出疑问:学术期刊专注以不同学科构建一个主体,是否会制约期刊发展。

《河南社会科学》总编张志强指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必然是整个业态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构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化建设,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

闭幕式环节,由《学术月刊》总编姜佑福主持,《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刘曙光、《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复旦大学教授唐亚林、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何云峰分别总结各分论坛的情况。最后,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赵靖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作论坛总结发言。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赵靖认为,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在纷繁复杂的学术环境面前,一直都在探索如何结合各自的优势,精准定位,既要符合期刊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学术研究的需要,还要满足学术期刊的评价要求,同时还要应对数字化的挑战,实属不易,各期刊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在论坛分享了自己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的学术期刊、学科创新、学术评价出谋划策,相信借助大家的智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期刊发展、学术评价,一定会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站上新高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回顾了自己的工作历程,表达了自己对学界、刊界所作努力的钦佩,并认为几十年来,学术刊物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人文关怀始终没变。在刊物里面处处洋溢着,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编辑煮字烹文的付出。对于学术创新,我们要拥抱这个时代,去迎接这个时代,投身到这个时代里面去,同时也应该要坐得住冷板凳,要在专注的环境里面去进行学术的研究,学术的探讨,学术的创新。最后,陈麟辉巡视员谈了自己办刊物时的体会,认为学术期刊应该走出深锁的象牙塔,影响现实社会,同时,在互联网全球化的时代,要在保持自己的个性,坚守自己的特色,在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责任编辑:韩少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