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考研倒计时|听听成功者怎么说……

2019-12-09 2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再过十几天

就将迎来研究生考试

如何利用好最后的冲刺时光

给自己一份信心 一个圆梦

是每一位考研学子最大的愿望

今天 传传特意为报考中传的学子

送上几份考研成功者的心得体会

帮助你调适心态 做到事半功倍

2019级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 王纯

初试417分 复试专业第一

成长很苦,成长很甜。稳住,我们能赢。

(向上滑动启阅)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考研的这一年,那就是“自省”。我觉得自省贯穿了我考研全程:从短期去反思某个知识点是否记得清楚,从长期去反思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有漏洞,努力方向有没有走偏,学习方法是否还能改进,实时更新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那么可能停留在原点,甚至背道而驰。时刻反省还是很必要的。

备考的时候,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一切都靠自己的自律和规划能力。要告诉自己苦难都是暂时的,不要等到以后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

有时候,在一些考研群里看到消息,看到别人懂的知识点、别人的作业评分,我就会很焦虑。所以我会刻意回避这种场合,确保自己心态平衡,考研全程也基本上是一个人在备考。我会告诉自己: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都没有定数。如果只有一个人第一个冲到终点,那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

胸有成竹的是少数人,大部分考生都在焦虑。如果心态调整不过来,就去放松一下,当然这是在不影响你整体学习计划的前提下。从大方向上,还是要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刻,该学的学,需要理解的内容充分理解,最后一个月的学习计划更要做到细致。

2019级 新闻学硕士 洪剑儒

本科化学 二战

初试成绩专业第一

愿严冬过后,你们都能成为妆点春日的小白杨。

(向上滑动启阅)

从化学跨考新闻是一段奇妙而又深刻的经历,这应该是我从小到大做过的最果断的决定。

选择新闻是因为我从小就有一个很浪漫的理想:想做一个听故事、讲故事的人。因此我最终选择了新闻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传媒大学。

跨专业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理科转文科的跨度确实有点大,一开始,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第一年没考上。后来在看书过程中不断思考,逐渐理解了书中的逻辑和线索,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开始关注学界和业界的前沿热点,答题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考研二战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在我焦躁不安的时候会和家人、老师以及朋友聊一聊,他们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动力。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在我复习期间无偿给予我很多指导和鼓励的2015级新闻学硕士解旖媛学姐。

复习期间我自己心里一直很清楚,能阻拦我去中传的只有我自己。所以那时候每天的目标就是超越昨天的自己。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进步,就没那么焦虑了。

为了给自己打气,有时候我会偷偷放一些“狠话”。有一次刷完两套肖八的选择题,感觉很不满意,于是对朋友立了个Flag:等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不要问我过线了没有,要问我比专业第二名高多少分。这个Flag让我一扫负面情绪,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复习之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真了呢?

2019级 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电视编导)

王辛蕊

本科日语

复试第一

坚持就是胜利。

(向上滑动启阅)

我本科是日语专业,在本科期间辅修了电视编导专业的双学位。另外,中传外院也开设了与一些新闻理论、国际新闻相关的选修课,我自己对新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加上中传就是我的本科学校,对中传已经很熟悉、很有感情了,也很喜欢电视学院的老师们。

跨专业考研,我的优势是:英语水平还不错。劣势是:专业课复习难度比较大,美学相关的知识点很难理解,我就买了一些辅导书帮助理解。

焦虑的时候,我会转变思路:我不跟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

已经到12月,就没必要再去纠结自己还有多少书没有看了,只要把自己学过的内容再按自己的思路整理成体系,保证到考场上学过的都能马上想到并用到答题上,就行了。

2019级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口语传播实务方向) 姜伊

初试成绩专业第一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向上滑动启阅)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考研的这一年,那就是“悲喜交加”。有眼泪和崩溃,也收获了温暖和进步。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很开心,身边一直有默默陪伴的人。

我不是应届毕业生,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压力比较大,时间可能也没有那么充裕,如何平衡考研和工作的时间对自己来说比较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抽时间。我坐班的时候,就到配音间里面看书;晚上会熬夜,然后午睡的时间就用来看看政治,总之,就是插空学习。

备考的过程会让人比较焦虑。我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和别人的差距,我没有研友,很多人都是在学校,而我是一个人在南通那边。一个人住,一个人工作,不知道别人复习到什么程度了,就会比较抓狂。

给自己加油打气的方法就是借助一下外力。焦虑时,我喜欢跟别人聊天,我身边有很多特别好的朋友一直在安慰我,然后跟我说:“你可以的,可以的,可以的!”,我就这么熬过来了。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复习小技巧:大家一定要学好英语,我英语考了86分,这要归功于我的阅读,因为我阅读没有错,所以一下子就把分数给拉上来了。一定要重视英语!其他的就是下功夫吧,功夫下到了,其实其他的东西就是水到渠成的。

2019级 国际新闻学硕士 阎庆宜

本科法语

初试成绩专业第一

一定要坚持到22号下午考试结束铃声响的那一刻,中传值得。

(向上滑动启阅)

我其实从高中开始就有学新闻的想法,但是本科阴差阳错学了法语。后来我发现其实法语作为我学习新闻的工具,能让我更好地把外语和新闻两个专业结合起来。大三时我就开始了解考研的情况,发现国际新闻就是我向往的将外语和新闻结合起来的专业。北京是我一直都想去的城市,中传又是最强的新闻院校,因此我就坚定地确定了这个目标。

跨专业考研,对我来说,优势应该就是外语考试科目是法语,这样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外语上。劣势是我接受新知识比较慢,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真正掌握。

备考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我暑假的时候生了一场挺严重的病,当时要经常去医院,复习时间上更加不充足。我的方法就是积极调整好心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复习,调整好状态,投入到正常学习中。

我复习时,一开始还会看看其他人的学习进度,或者在考研群里看别人讨论问题。然后我就越看越慌,后来干脆就不看了,一是因为越看越焦虑,二是自己还有很多没复习的,没有时间焦虑。我觉得还是要摆正心态,不管别人怎么样,我只要把我能做的做到最好,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

临考前,最重要的还是要休息好,调整好心态。PS:12月真的很冷,注意保暖,复习按部就班地来就好。

2019级 音乐学硕士 岳越

本科计算机

考研是一杯浓缩咖啡,太苦的话,试试加点牛奶,或加点糖。

(向上滑动启阅)

从北大计算机专业跨考来中传学音乐的经历曲折而有趣。看到中传发布的考研相关信息之后,我意识到:原来还有中传这样学音乐的好地方。

我认为我跨考中传音乐学,有三大优势:对音乐如假包换的热爱、理工科的逻辑能力、英语比较好。同时,我认为自己也有两点不足之处。

说一下第一点。毕竟从小到大我都是理工科见长的:从中学时代起,史地政就不是我的专业强项。所以备考最开始,面对一本本音乐史、艺术学,复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有一腔热情,我逐渐克服了它。而克服的方法,正是我对音乐比较热爱,加上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错,避免了死记硬背,主要靠理解来复习。

再说一下第二点,是靠着跟一起奋战的考友们相互沟通、鼓劲儿来克服的。在考研过程中,会有一些人放弃。但是,就是有一群人互相激励,互相鼓励,还是特别好的。

在备考焦虑的时候,我一般用三种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第一,肯定自己的优势;第二,(在自己的备考计划合理的情况下)相信自己的备考计划,不要因被别人的进度吓到而弄得自我怀疑;第三,跟考友交流一下各自了解的信息,分析一下目前的处境。

临考时难免会紧张。不要给自己施加额外的压力。毕竟一场考试的成败,其实也不会真正地动摇人生。北大的四年教会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一个人生的各种可能。当拥有这种心态时,踏进考场,其实也就像是去一个新的地方周游一样。

2019级 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管秋丰

初试389分

你们的痛与乐我感同身受过。请你保持好自己良好的心态,坚持到底。

(向上滑动启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考研的这一年,那就是“痛并快乐着”。长达一年的备考着实让人很痛,但是那个理想的结果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我也不例外,每每想到这里,着实有种欢乐的心绪。

一开始在不清楚努力方向的时候,我的确会很焦虑。但是好在心态需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心态好起来了,备考的过程就会变得意义十足、意味无穷。

看到自己的初试成绩,我想用一个词表达我的心情:“还不够好。”但跟自己的估分成绩比起来,也让我自己觉得出乎意料。然而考试阶段并没有结束,还有复试与面试,又是新的挑战。

我相信很多学弟学妹复习了那么久,也该在课程中找到了感觉,所以请大家继续保持这种做题的感觉。其次,很多题目类型都是有套路的,所以练熟了基本上是可以在考场上自由发挥的。在最后这个阶段,有很多考研界的老师也会发布跟有些科目知识点相关的微博,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对最后阶段的做题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坚持到底 永不言弃

愿你合上笔帽的那一刻

有勇士收刀回鞘般的骄傲!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记 者 | 刘嘉慧

编 辑 | 刘嘉慧

责 编 | 尚新英 张 旭 郭 妍

编 审 | 王维家

原标题:《考研倒计时|听听成功者怎么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