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前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主席陈德亮院士回国受聘南大名誉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9-12-10 17:10
来源:澎湃新闻
人事风向 >
字号

胡金波为陈德亮颁发聘书。 南京大学供图

12月5日,陈德亮院士南京大学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向陈德亮院士授予名誉教授聘书。

陈德亮1961年出生于泰州市,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89年开始在德国美因兹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Paul Crutzen教授学习,并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

陈德亮现为瑞典哥德堡大学奥古斯特罗斯讲席教授及瑞典皇家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他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和文学院外籍院士,曾获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2月7日,陈德亮院士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此次回国获得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聘书,最大的感受是“感动”。此前虽然拿到过很多奖也有很多荣誉,但这个荣誉是母校给的,对他而言,格外不同。

“我的本科是南京大学,这就像回到家一样,母亲一般对孩子要求比较严苛,往往看到很多缺点,对孩子的成绩一般不容易看到。这次南京大学授予我名誉教授,这个荣誉是对我来讲很高的荣誉,是对我的认可,并且这个认可是母校给我的,意义就更不一样了。”陈德亮说。

地球系统科学的倡导和践行者

陈德亮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倡导和践行者,在区域气候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气候动力学及气候变化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近10年来,他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重大国际国内科研项目,培养了2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多名博士后,在世界科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

在瑞典哥德堡大学陈德亮院士讲授的是物理气象学。陈德亮介绍说,简而言之,这门学科就是研究大气的状况, 特别是人类活动对于气候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地球系统如何运作,气候变化对于社会有何影响,想要实现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都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可以帮我们发展科技并且规划下一步的行动,并以此来影响政策的制定,最终达到减少释放温室气体,避免造成危险的气候变化的目的。

陈德亮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二稿正在评审中,从已发布的五次评估报告来看,对气候变化的用词越来越强烈,这正是包括物理气象学研究在内的诸多科学研究在其中发挥强有力支撑作用的结果。

ICSU首位华人执行主席

2009-2012年,陈德亮院士担任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执行主席,是国科联自1931年成立以来首位华人执行主席。在此之前,中国科学家进入到国际科研事业中并且担任领导者角色,并不多见。

陈德亮任ICSU执行主席期间,推动了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IRDR IPO)在北京挂牌成立,这也是ICSU首次把此类大型科学计划国际办公室设在亚洲。他还组织制定了全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远景规划,组织领导ICSU发起为期十年的大型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未来地球”。此外,在城市健康与福祉方面,陈德亮也推动了大型的国际计划。国际科学理事会于2011年9月的全体大会上正式设立“城市健康与福祉计划”,并最终将项目办公室设在中国厦门。

这些项目办公室在中国的设立,为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对于这些贡献,陈德亮谦虚地说,“那时候中国的国力和中国科学家的能力已达到了,国际上正好又有这方面的需求,我恰好又认识一些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并了解他们的能力,所以这些都是机缘巧合。”

期待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陈德亮曾在2002-2008年出任国家气候中心科学主任八年,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陈德亮尤为关注。

今年是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他感受到中国的气象事业无论是气象观测业务能力、科研能力还是气象服务能力一直都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于气象服务需求的增多,气象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讲个最典型的例子,以前一个城市就一个气象站,但现在光北京这个城市就几十个气象站,深圳就更多了,气象站达上百个,地面观测的密度在大幅度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前必须要在地面建个观测站才能观测气象信息,现在可以在卫星上看,而且精度越来越高。”陈德亮说,这次回南京大学,他看到南大正在做飞艇观测试验,一只大的飞艇下面搭载着200多公斤重的先进的大气污染探测仪器。

陈德亮颇为感慨,在他本科读书的时候,气象观测要放观测气球,要用两个望远镜同时观测计算出气球的位置,一不小心就会把气球跟丢。现在气象观测手段的变化已与他当时读书时完全不同了。

每次回到中国,陈德亮都能感受到中国的科研能力在不断增强,在科研投入方面,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科研经费都在大大改善。谈及期待,他期望中国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