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薪三十万的老师都在推荐什么书

2019-12-11 13: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家好,我是凹叔。
前段时间,凹叔曾被这条新闻刷屏,新闻当时还上了热搜。

深圳中小学高薪招聘,本科生29万、硕士研究生32万、博士33万,钱多,有意义,还有寒暑两个假期。

这不就是凹叔梦想中的工作嘛,可惜就差了个教师资格证。

后来看到新闻的后续,3.5万名应届毕业生报考,最终入围的423名毕业生多来自海内外名校,仅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就有76人。

凹叔觉得自己真是太年轻了,和年薪30万的距离不只是教师资格证,原来还缺了个清北毕业证。

教育问题,一直是各位有娃中年人最关心的话题,一个好的学区房更是无数家长辛苦奋斗十几年的终极理想。

早在唐代,我们的大作家韩愈就把这个问题分析的明明白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高薪老师背后,其实是教育分配的问题,学生多,老师少,能称为名师的更是凤毛麟角。

学生压力大,每天往返于各类补习班,补习班的学费持续走高,家长的压力更大。

前几天有个朋友就和凹叔吐槽,现在的题和我们读书时套路完全不一样,自己还是个硕士呢,小学三年级的题做起来都费劲。

所以,今天凹叔就推荐一套有趣的书给大家, 他不是课文,却又和语文课本息息相关,能和课本形成一种奇妙的配套和互文。

孩子们就在补充课外知识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语文的学习过程。

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推行以来——

有的人忙“爆”了:

“现在小学语文老师真的越来越难当了!整本书阅读、传统文化、文言文齐上阵,语文的外延大大扩展,教师的教学要求大大提高了,什么都要会一点,每天忙着培训、学习、研讨、开会!但问题是,一节课也就40分钟时间,如何在固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还要保证质量?头疼!”

有的人陷入青春以后的二次“迷茫”:

“现在辅导小孩越来越难了,劲往哪里使都不知道!报补习班刷题吧,我们也知道小孩痛苦,也不长真本事;给他外面报什么拓展班、文化课吧,老师一个劲儿地说书讲故事,和课堂学习一点关系也没有,孩子听着倒乐,但我们还是想看到一些眼前的效果!”

可偏偏还有人要说:

“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数学突击一个月可能提10分,语文突击一个月搞不好减5分!”

别急!!!

固定的课时与文化大视野并不冲突!

学习的乐趣与扎实的训练可以兼顾!

首创“小学生小古文课”,潜心研究十余年的朱文君老师,给出了最新的策略:

最理想的小古文学习应该“嵌入”到语文课本当中,通过“文白对读”“文白对写”,打通语文学习的“任督二脉”,让学生从文言和白话两方面获取母语营养,共同实现语文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朱文君老师举了个栗子:

我教统编版二年级课文《曹冲称象》,顺势引入了小古文《曹冲称象》。虽然是第一次读小古文,可是小朋友却能绘声绘色地把古文读出来,因为他们的脑海里,有课文描写的画面啊!

我教课文统编版四年级课文《盘古开天地》,就把《盘古化身万物》的小古文介绍给了孩子们。铿锵有力的文言节奏,让孩子在诵读中真切感受到了盘古这位中国创世英雄的荡气回肠。

让我们来提取这位语文大咖教学新策略的关键词:

嵌入、对照、打通

真有这么神奇?文白对读到底是怎样打通语文学习的“任督二脉”?别急,答案就在这套《让课文遇见小古文》里:

《当小课文遇见小古文》

朱文君 编著

磨铁图书 出品

“小古文”助力“大语文”之阅读提效

统编新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阅读新栏目,把阅读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时,传统文化的分量大大增加,三年级就开始学古文,还增加了许多有关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习俗的学习内容。

有意思的是,就因为这样,市场上各种“统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图书粉墨登场,像《朝花夕拾》《儒林外史》《去年的树》……啊喂,是不是只要作者有作品选到过课本里,就能叫“配套”?那大家直接按作者找书看不就行了。

《让课文遇见小古文》是第一套能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照阅读的古文学习读本。从“配套”到“对照”,有什么区别呢?小编好奇地翻开,顿时震惊了!

这本书太太太实在了!太太太有用了!因为,这本书里的每一篇小古文,都能对应一篇课文!

而从“配套”到“对照”,带来的是阅读效率的天壤之别!

先说说是怎么对上的:

•有的小古文与课文同出于一个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田螺姑娘》;

•有的写了同一事同一物,比如有课文《秋天》,就有小古文《秋日》,有课文《影子》,就有小古文《人影》;

•有的是探讨了同一个话题,比如课文《我不能失信》和小古文《范式守信》,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小古文《爱国》……

多到说不完!大家自己看索引感受下吧……

再近距离看一看,课文和小古文到底有多亲:

乌鸦喝水

小古文

鸦渴甚,欲饮水。见一小瓶,瓶水浅。伸嘴入瓶,饮不着。鸦忽飞去,乃衔小石投瓶中。往来数次,石高水升,乃得饮。

课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这样异曲同工、高度契合课文的小古文,让孩子们从课文到古文,毫不违和,而文白不同的语言现象,会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充满发现的乐趣。

老师们只要在课堂上腾出5分钟来,就能在课文学完之后,带学生多读一篇小古文;孩子们放学回家,只要花5分钟读读小古文,就相当于同步温习了课文。

学习的容量大大增加,时间却没有多花。不看注释翻译就能学古文,阅读古文等于联想和复习课文。神奇吧?

“小古文”助力“大语文”之写作加分

很多老师和家长发现,“读书多”不等于“写作好”,为什么呢?

因为语言的迁移需要“动力”!总是写一样一样的句子,谁不烦!

可是,朱文君老师发现,让孩子仿写小古文,没有哪个娃儿不乐意!

什么情况?

因为从来没这么写(玩)过呀!哈哈。在孩子们眼里,文言就是“熟悉的陌生人”,仿写就是一场模仿秀!

所以,在这本书里设计了大量的“模仿秀”,让小学生可以直接进行仿写练习,迁移语言!

从第一课《秋日》开始,这样的设计就贯穿在全书中。孩子们可以试着把白话文里的“枯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改编成“黄叶落下”“枯叶落下”“树叶掉落”等,这很像缩句练习,却更有情境了,也好玩多了。哪怕改出来的句子不那么像文言也没有关系,孩子们只要由此体会文言的简洁就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学习,是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培养的是他解决问题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比那什么连蒙带猜就能答对的选择题,学英语才应该用的翻译题有水平多了。

对了,小朋友也绝不会碰到没有材料来写的尴尬,因为课文就是用来写小古文的最佳素材;同理,也可以把优秀的小古文扩写成白话文,做双向语言练习!

朱文君老师在每一课后面,设计了各种仿写、改编、续编、创编的小练笔,就等小朋友解锁呢!既好玩,又能积累词汇,运用语言,培养语感,语文功力还能不涨吗?!

不仅如此,练习后面还设有三个小栏目:

“文化小讲堂”拓展延伸文化常识,增加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

“师生小圆桌”往往戳中语言训练点,师生共同讨论,让语文学习更活泼

“古文小剧场”可读可演,为了演好戏,爆笑趣味间提升语言驾驭能力

既有趣又扎实更涨能力的语文学习,就是它没错了!

“小古文”助力“大语文”之文化增量

总之,统编教材带来的一个最大变革,是结束了一本语文书打天下的日子,注重培养孩子人格和人文修养的大语文时代到来了。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得好:高考的阅读面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可能对阅读面窄的女同学特别不利!

可惜的是,这年头,市面上的“小古文”图书鱼龙混杂,同质化现象严重,山寨的也数不胜数,甚至有的小古文书,号称可以“媲美朱文君”。

但是,朱文君的小古文,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你只要翻开这套《让课文遇见小古文》,你就会发现,书里的选文太新颖,太全面了,很多都是市面上的小学文言读本中从未出现过的,令人耳目一新!

有《游戏》《不误时》《辨方向》等孩子们上学的熟悉场景,

有《斗拳》《木雕美人》《猴奕》等奇闻异事,

有《端午》《除夕元旦之风景》《扬州清明》等雅趣民俗,

有《正午牡丹》《虎丘歌会》《金山夜戏》等艺术奇观,

甚至还有《金字塔》等异域风情的描绘,有《鲸》《水》《春日花信》等科普文章!

这些内容,无疑比市面上大多数以文言笑话、寓言故事、神童故事等为主打的“小古文”书,有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格调,也更符合目前“大语文”的时代背景!

作为“小古文”概念的首倡者,朱文君老师再次精准定位小古文:

“小古文”不是一个文体概念,而是一个教学概念。

“小古文”的“小”,不仅指篇幅短小,更指站在教学的角度,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小”。对小学生成长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小古文教学,才是“小”的深层含义。

在中医看来,任督二脉就像人体里的两条大河,任督通,则百脉通焉。文言与白话,同样也是汉语里的两条水系,文白存,则雅言存焉,文化存焉。

我坚信,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只有通过对汉语言广博的阅读、深刻的体认,才能真正根植于中国孩子的心中。

这是一本学习小古文的书,更是一本为统编教材量身定制的小古文书。

↓凹叔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

叶圣陶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怎样提高日常教学工作能力?如何与孩子们相处?面对学生,如何循循善诱?

《给教师的建议》汇集了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毕生的教学心得,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有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既有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建议,又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良策。

阅读本书,如同聆听一位老者的人生智慧,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字里行间饱含叶圣陶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后辈的殷切期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采编:朱文君;本文编辑:SundanceKid;监制:袁复生。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