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吧精选 | 钱学森诞辰日:他设计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

2019-12-12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昨天,是钱学森108年诞辰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他不仅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也是NASA的早期骨干人物之一

他对科研的远见

影响了人类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

美国人说“一个钱学森等于五个师”

被美国软禁五年,他却说

“无一时一日一刻,不思归国“

两弹结合实验

让中国的核武器有了作战能力

他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我们不能”

真实的钱学森是什么样的

我们如何看待他的贡献

// 本期问吧题主 //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征集保管部副部长吕成冬,从事钱学森档案史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已近十年。十年间,我有幸获得钱学森家属、秘书、同事、学生身边人的资料共享,在他们的记忆中挖掘出更多钱学森在科学家之外的生动面貌。如果你也对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早年成长经历感兴趣,问我吧!

 

传奇人生几多波澜?

 

Q:钱学森在美国的时候从事教学工作吗?回国之后呢?

吕成冬:在美国的时候,钱学森在MIT和CIT执教,例如,郑哲敏就是钱学森在CIT的博士研究生。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带过研究生,也给本科生上课。

Q:钱学森应该很受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器重?

吕成冬:对。钱学森晚年回忆自己的航天岁月时,经常提及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人对他的关心和保护。客观讲,钱学森在中国航天领域取得的功绩,确实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密不可分。他们也有着很深厚的私人友谊。

Q:请问钱学森先生生前有没有留下系统的自传或者回忆录?

吕成冬:钱学森生前是明确反对写自传和回忆录的。但《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收入钱学森秘书王寿云撰写的《钱学森》一文,可以看作一篇史料可信的“自传”。另外,15卷本《钱学森书信》和6卷本《钱学森文集》基本上收入了能够公开发表的钱学森书信、文章、讲话、发言等,其中不少内容都有他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回忆。若将这些零星的回忆进行“整合”,也可以看作自传。

Q:想听听钱先生的爱情故事,他与夫人如何相遇相知?

吕成冬:钱学森和蒋英的爱情故事是唯美的。钱家和蒋家是世交,钱学森父亲钱均夫和蒋英父亲蒋百里是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同学,两人后来又同期留学日本,私交很好。蒋英幼年时期曾经过继给钱家,但后来又被蒋家接回去了。不过,钱学森后来考入交通大学读书时,经常去找在上海中西女孰(现上海第三女子中学)读书的蒋英。蒋英后来说:“我读中学时,钱学森来看我,我都向同学介绍说他是我干哥哥。我觉得挺别扭的。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我记得还给他弹过琴。”其实,比唯美爱情故事更加真实和接地气的,是他们婚后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撑的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里,更能体现钱学森的真性情和人格魅力。

钱学森夫人蒋英年轻时的影像

Q:钱氏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名人?

吕晓冬:近代以来,钱氏家族出现不少名人,其中一点与这个家族长期重视教育、文化有很大关系,而且这个家族的名人也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领域。另外,《钱氏家训》在这个家族的发展历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一读。

浙江钱氏族谱,从五代十国延续至今
钱谦益、钱大昕、钱玄同、钱钟书、钱伟长赫然在列

Q:有人认为钱学森的美国恩师对他的帮助很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吕成冬:冯•卡门对钱学森最大的帮助除了具体科研的指导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了钱学森的科学眼光和格局,就是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时代价值,而不是把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限制于纯理论研究。

Q:在归国之前,钱老是如何了解新中国的呢?

吕成冬:除了中国学人经常聚会交流国内信息之外,新中国也会通过信函、电报等途径联络海外学人。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初夏,中央就指示“将动员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科技专家回来建设新中国作为中心任务”。此后,中共中央又做出一系列决策和措施以鼓励海外留学生归国,并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作为专门负责机构。众所周知,由曹日昌代笔“北方局”写给钱学森邀请他回国的信便发生在此背景之下。

这个提问还可以从更大时空范围看:当时留美学人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新中国的?可以推荐您看两本书:《建国初期留学生归国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和《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相信您读完这两本书,会对包括钱学森在内的留美学人如何了解新中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钱学森之于中国科研有何贡献?

 

Q:钱学森回国后,从事什么工作?贡献是什么?提出了哪些理论?

吕成冬:总体来讲,钱学森回国后的贡献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航天,大概是1955年至1980年代初。这部分的贡献在《钱学森的航天岁月》这本书里有详尽的描述。另一个部分是1980年代以后,在系统工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在这部分,钱学森提出的如第六次产业革命等,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社会实践价值。若从社会知晓度看,最大的成就还是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至今沿用钱学森在弹道学上的成果

Q:钱老带来的是当时全球领先科技。可以这样认为吗?

吕成冬:可以这么理解,钱学森回国时已经是世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了。钱老回国后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奠基性的,当然还有导弹的研制工作,等等。

Q:很多研究核武器的专家都需要隐姓埋名,钱学森为什么不需要?

吕成冬:钱学森研究的主要是作为运载工具的导弹(火箭),与核武器有区别。

Q:钱学森弹道别的国家也有研究吗?有没有专门的国际交流?

吕成冬:钱学森弹道是个学理问题,不是涉密的研究项目。不太确定国外有无研究,但这是钱学森曾经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应该也能看到。

Q:钱老对提高我国工业水平的贡献有什么?

吕成冬: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常常混淆科学、技术、工业这几个名词,实际上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钱学森回国后的贡献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来改为七机部),至于钱学森在工业领域的贡献,尚未有过研究。不过,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问题,值得系统整理和研究。

Q:关于钱老的战略思维成果,有系统的记录和介绍吗?

吕成冬:钱学森的《论系统工程》可以一读。

Q:钱老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规划 ,迄今为止都实现了吗?

吕成冬:每一代航天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钱学森当年提出的研制计划,在中国航天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基本都实现了。现在的中国航天人也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我相信中国航天人是能够实现他们的初心的。

左起:普朗克、钱学森、冯卡门

Q:我国大飞机发动机制造不强,不知钱学森当年在这方面有过哪些建议?

吕成冬: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实存在过关于研制导弹还是发展飞机的争论。当时,钱学森从技术、国防以及现实需求等角度提出研制导弹的优势。最近,有一些学术界或舆论界的论述,将发动机研制能力不强的原因归于当年优先发展导弹。这种“因果律”在表面上貌似合理,但我们应该从学理层面否深刻的反思一下:航空发动机制造强,是“内因”还是“外因”。这个就像我们总结中国航天发展的经验一样,又是什么因素成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技术层面看,中国航天和中国航空的发展历程是非常值得对比研究的。

钱学森之问:答案何时才能找到?

Q: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是否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学者?

吕成冬:家国情怀是很重要的主观因素,尤其在那个年代,科学家们普遍怀有家国情怀,成就了国家的伟大业绩,也成就了他们的非凡人生。应当说,直到今天,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的学者中间,爱国情怀是非常普遍的存在着,而且在他们身上留有深刻烙印。

Q:钱学森是旧式教育后留美归国的科学泰斗,请问,我国本土教育能产生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吗?

吕成冬:有一个趋势不可忽视,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上升的发展阶段。我想,这背后肯定是有教育发挥的重要因素。

Q:为什么说钱学森不止是科学家,还是思想家?

吕成冬:钱学森1955年回国前就已经是一位有“思想”的科学家。这里的“思想”不仅作为狭义理解,更重要的是钱学森青年时代已经形成的人生格局。正如他最喜欢的名言是美国著名原子学家Urey的话:“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除去不安适、不满足和贫苦,我们要贡献给人类的就是安逸,闲暇和优美。”若要想了解钱学森到底是如何成为思想家的,他的思想又具有哪些内容和价值,可以去看《钱学森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对钱学森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轨迹有详细的记载。

Q:我国一些赴欧美国家的留学生,申请不到航空航天这样的高精专业学习,这个与钱学森等科学家们学成回国,服务国家军工是不是有关系?

吕成冬:不好说彼此之间具体的关联。不过未来几年,美国收紧中国留学生签证是个大趋势,尤其是会限制高精尖科学技术领域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政治与科学永远是“相爱相杀”的。但实际上欧美那么多国家,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Q: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的时候,曾经担任NASA前身即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始人。请问美国人对钱学森的贡献是如何评价的?是否因为钱学森回到新中国而忽略甚至抹杀其贡献及地位?

吕成冬:钱学森参与了1930年代末期至1940年代后期美国航空航天(不限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领域内某些科研工作,但他在其中的角色、身份和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研究。这主要因为目前披露材料还不足以全面判断,倒不是因为美国忽略了钱学森的地位和作用。

整个二战之际,美国大规模接受科学技术工作者到美国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从而使得美国在二战之后能够在科学技术上遥遥领先。例如,当时除钱学森之外,还包括周培源、郭永怀、林家翘、钱伟长等人都在美国,他们的科研工作直接服务于国防军事科学。

Q:钱先生喜欢的这句话“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除去不安适、不满足和贫苦,我们要贡献给人类的就是安逸,闲暇和优美”,怎么理解?

吕成冬:钱学森是一个科学乐观主义者,他相信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得到解决。

Q:经历过美国高等教育的钱学森,何以发出“钱学森之问”?

吕成冬:“钱学森之问”可以看作钱学森对教育问题的一次系统性反思。钱学森在美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导师冯•卡门指导下接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随后又在MIT和CIT两所顶尖大学任教。钱学森在美国的二十年练就了一身的科学本领,所以他晚年在提出“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经常提及他的“美国经验”。

钱学森(前排左一)在上交读书时

但从我搜集的史料来看,钱学森早在交通大学读书时便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且发表了两篇文章,对当时的教育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钱学森之问”在很多场合下的焦点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但若结合钱学森早年的那两篇文章,且从较长历史时段看,“钱学森之问”关注的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在问题:“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各国”。

Q:钱老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中,大师是特指科技领域的大师吗?钱老自己的答案又是什么?

吕成冬:钱老提出的大师是泛指,并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而是诸多领域内的大师。更重要的是,钱老提出的大师不仅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而且还应当是具有一定眼界和境界的战略性人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