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娃身上频现“离奇淤青”,医生:可能是吃出来的

2019-12-14 13: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广东卫生信息

佳佳有嘢讲

小孩子活泼好动,整天蹦啊跳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家住深圳的小洁本来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家中家里有俩“熊娃”和一条狗。2个月前她发现孩子手脚有淤青,一开始以为孩子“皮”的时候不小心磕碰到了。没想到,淤青在孩子身上起此彼伏,这里消了又在那里冒出来,持续多天。去看医生,医生表示,不是磕碰,而是……

综合自深圳大事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

熊孩子闹腾好动

“皮”起来也难免容易磕着碰着

如果家里的熊孩子身上突然出现淤青

估计大家都以为是磕着碰着了

家住深圳大鹏区的小洁(化名),家里就有俩“熊娃”和一条狗。2个月前她发现孩子手脚有淤青,一开始以为孩子“皮”的时候不小心磕碰到了。没想到,淤青在孩子身上起此彼伏,这里消了又在那里冒出来,持续多天。

这些淤青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小洁感到非常疑惑

兄妹俩身上现神秘“淤青”

一查竟是虫子惹的祸

小洁家有两个娃,哥哥3岁半,妹妹1岁半,活泼好动的兄妹俩“拆家”能力堪比哈士奇。

前不久,小洁发现妹妹身上多处冒出淤青。刚开始以为是孩子“拆家”的时候磕碰到了。没想到刚淤青刚在这里散了,又在那里冒出来了,后来还出现咳嗽。

△(妹妹手上的淤青)

“我每天都看着她,再怎么磕磕碰碰也不至于伤成这样吧?!”

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小洁带着妹妹去了两家公立医院就医,都查不出病因。

随后,小洁带着妹妹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

一次查房,在王险峰主任的询问下,发现3岁半的哥哥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哥哥也一并收入院治疗了。

△(哥哥脚上出现淤青)

刚开始,医生们做了些检查,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随后,王险峰主任察觉兄妹俩皮疹形态和一般血液疾病的淤青不太一样,血里的嗜酸性粒细胞又异常的高。“难道是感染了寄生虫病?”

接下来医生给兄妹做了

深圳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全套检查

检查结果提示为囊虫病阳性

这种病会在患者四肢皮肤窜来窜去,窜到哪,那儿的皮肤就会淤青;走了,淤青又散了。

明确病因后,医生们立刻对症下药做驱虫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孩子们渐渐康复,恢复了从前的淘气活力。

不过,令小洁不解的是

孩子们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寄生虫的呢

这些虫子可能是“吃”进去的

医生告诉小洁,孩子们感染了寄生虫,可能是与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环境不干净有关。医生还提醒“虫从口入”,以下这一种猪肉吃了可能会感染绦虫病,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所谓的长“痘”猪肉,又叫“米猪肉”

米猪肉是患囊虫病的死猪肉

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肉中含有猪绦虫的幼虫。

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就会感染囊尾蚴,它粘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这就是绦虫病。

医生提醒,想远离这种寄生虫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到正规场所买肉:购买食材要到到正规场所,有检验检疫保证。

②彻底加热:肉一定要彻底煮熟,吃生鱼片一定要到正规地方。

③生熟分开:生熟食物存放和切的时候,刀具砧板切的时候,要注意分开,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污染。

其实不仅囊虫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

还有很多种寄生虫都是可以吃进去的

吃这些东西当心着点

可能有食源性寄生虫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来源及饮食方式的多样化,大家追求食物的鲜美,生吃或半生吃现象越来越普遍,比如烧烤涮、生猛海鲜、特色牛排、麻辣小龙虾等,使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医生介绍,食源性寄生虫按感染食物来源可分为:

1.水源性寄生虫:由于寄生虫的感染期虫体污染水源或饮用水,人误食、误饮而引起感染的一类寄生虫。如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2.肉源性寄生虫:以牲畜如猪、牛、犬等作为中间宿主或保虫宿主的寄生虫。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旋毛虫和弓形虫等。

3.鱼源性寄生虫:以淡水鱼、虾或海鱼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次睾吸虫以淡水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异尖线虫以海鱼如大马哈鱼、鳕鱼、大比目鱼和鲱鱼等作为中间宿主。

▲看到视频中三文鱼的异尖线虫在蠕动了么?

4.软体动物源性寄生虫:以软体动物如螺、蛞蝓、杜蛎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比翼线虫、棘口吸虫、拟裸茎吸虫等。

5.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以甲壳动物如蟹、蝲蛄(俗称小龙虾)作为第二中间宿主,人误食活囊蚴的溪蟹而引起感染,如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

6.两栖类、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以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如蛙、蛇等作为转续宿主或终(保虫)宿主的寄生虫。如曼氏迭宫绦虫、舌形虫等。

7.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以节肢动物如螨、甲虫等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如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猪巨吻棘头虫等。

8. 植物源性寄生虫:以水生植物如荸荠、菱角、茭白和水芹等作为传播媒介的寄生虫。如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的尾蚴在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人误食活囊蚴后而被感染。

这三种寄生虫也爱缠着孩子

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

以下这3种常见寄生虫

对于孩子来说不可不防

蛔虫

蛔虫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但因我们生活环境的优化,近几年蛔虫感染在城市几乎绝迹。

✎感染蛔虫可能出现症状

感染蛔虫的宝宝时常肚子疼或出现偏食、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严重感染的宝宝甚至会吐出虫体。

✎预防方式

蛔虫是怎么惹上身的呢?主要是人因误食含感染期蛔虫卵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而且蛔虫症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的哦!要预防一定要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蛔虫的传播。反正就是要注意卫生,卫生,卫生。

蛲虫

如果孩子跟你说他“屁屁痒”,不是他又欠揍了,很可能是感染了蛲虫病。

蛲虫俗称“屁股虫”,3-6岁宝宝容易被蛲虫感染,发病率高达40%~70%。

✎感染蛲虫可能出现症状

感染蛲虫的宝宝常常会说肛门痒或夜间哭闹不止,经常惊醒。女宝宝感染了蛲虫,还会出现阴部分泌物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

✎预防方式

预防主要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为主,包括纠正儿童吸吮手指的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穿开裆裤睡觉、定期烫洗被褥等。

鞭虫

鞭虫主要寄生在宝宝的盲肠内,人是唯一的宿主。有研究表明,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人被鞭虫寄生。

✎感染鞭虫可能出现症状

轻度感染的宝宝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会出现食欲降低、便秘、便血,儿童重度感染常伴有营养不良,甚至引起直肠脱垂。

✎预防方式

预防的方法跟蛔虫一样,就是要讲究个人卫生。对了,它跟蛔虫一样也会传染的。

怎么才能避免感染

相关寄生虫呢?

01

注意个人卫生

★ 勤剪指甲、勤洗澡、衣服被单勤换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玩青蛙、蝌蚪、蜗牛等“野生小宠物”。

02

注意饮食卫生

★ 不吃生的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鱼、虾、蟹、螺)或水生植物(荸荠、茭白、菱角等);

★ 改变吃醉虾、卤河蟹、凉拌河蟹、腌蟹、醉蟹、喇蛄酱、喇蛄豆腐、生鱼片、鱼生粥、吞蛇胆、饮蛇(鳖)血、烧烤和涮锅等不良饮食习惯;

★ 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和不洁的瓜果;

★ 生熟器皿、刀具、砧板分开;

★ 不用盛过生鲜品的器皿盛放其它直接入口食品;

★ 加工过鲜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03

科学饲养宠物

家里养了宠物的,也要注意科学饲养和管理宠物:

★ 不用生鱼、生虾、生肉喂猫、犬、猪等;

★ 规律给宠物驱虫;

★ 避免与宠物猫、狗的亲密接触。

在生活中,寄生虫无处不

利用身形微小的优势

随时准备“入侵”人体,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如果孩子确诊感染寄生虫

只要及时对症治疗,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阅读原文

原标题:《【提醒】家里的娃身上频现“离奇淤青”,医生:可能是吃出来的!咋回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