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砺剑春秋 | 导弹也能打游击!不信你来看

2019-12-15 2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讲述砺剑故事,弘扬砺剑精神。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导弹打游击》。

“东风3号”导弹是我国最早自主研发生产的液体核导弹,是第二炮兵第一代主战武器装备,为支撑我国大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我国核导弹武器保持作战能力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被誉为支撑共和国核大国地位的“功勋弹”。

1971年,东北长白山密林里,某基地司令员尹南轩在拉练途中,突然将工程师张自然叫到驻训场,提出“如果行军途中突然接到作战命令怎么办”的问题,令在场所有人陷入沉思:把部队拉回到固定阵地去,恐怕已经不可能,就地执行发射任务,临时构筑发射水泥基座,也来不及。

随后,老将军创新性地将游击战思想应用于战略导弹部队,提出研制机动发射基座的构想。

如今,战略导弹机动发射已经成为常态。可在40多年前,机动发射技术是前沿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设计制作难度极高,而且事关重大,一旦导弹发射出现问题,后果难以想象。

看到张自然顾虑很深,尹司令员当即勉励他大胆干、不要怕,一番恳切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在场所有人,也给张自然巨大的信心和勇气,当场受领了任务,决心一定要坚决完成!

很快,基地成立了以钱贵副参谋长为负责人的技术攻关小组,张自然任总工程师。

受领任务后,所有人第一个动作就是投入理论预研,了解掌握钢板基座需要满足的技术指标。在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后,他们多次召集科研人员举行座谈会、“诸葛会”,深入研究技术资料,反复对设计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为了把钢板基座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张总工程师一开始就投入巨大精力在图纸的绘制、参数的计算上。他不仅起早贪黑争分夺秒,还把一年一度的探亲假用于四处拜师求教,访问专家学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绘制出了8种50多张草图,经过反复的对比和筛选后,终于选定了最佳的方案。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地方上很多工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时候,如何将图纸生产为成品,又成为摆在张自然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们先后找了10多个单位竟没有一家能够达到制造要求,要么是工厂无法生产标准要求如此高的工件,要么是缺少合适的材料。

正当张总工程师等人为钢板基座的生产问题发愁时,尹司令员从大连传来了喜讯——生产单位找到了!原来,他因心脏病发作在大连住院期间,帮助找到了合适的厂家。正是凭着这种上下齐心、协力攻关的劲头,他们一步步完成了钢板基座的研制工作。

1972年,第一块碳素铸钢件(ZG25)钢板基座在大连工矿车辆厂铸造;1973年,相关配件在通化钢厂加工完成,并成功进行等效静载试验;1974年,首次“202”初级点火试验成功;1975年,第二次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77年3月26日,是一个让所有参与此项设计工作者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将使用铸钢型钢板发射基座首次进行导弹发射。担负这一光荣任务的是80403部队三营。

发射前,营长赵书月对官兵反复讲解新型发射基座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发射场上的气氛依旧异常紧张,操作人员和参观人员都捏着一把汗,生怕导弹发射出现什么差错。

作为主要设计者的张总工程师更是如此,程序每推进一步,他的心就紧张一分,进入30分钟发射倒计时的时候,他的心都吊在嗓子眼上了。

当其他人员撤离发射场时,他却主动要求留在距发射台仅有50米的掩体内——他要近距离仔细地观察发射时钢板基座的变化。

“点火!”随着启动活门的打开,刹那间,导弹如蛟龙出海般冲出钢板基座,按预定轨道飞向目标,发射场上顿时欢声雷动。看到发射基座完好如初地静卧在原处,张总工程师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瘫倒在了椅子上。

试验发射成功之后,钢板基座获得了当年的第二炮兵科技成果奖。在随后的实践中,它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各项性能不断得到优化提升。在“83-01”演习和“304”任务中,装配有钢板基座的导弹车分别发射了一枚“202”和“203”导弹,发射圆满成功。

在“83-01”演习中导弹成功发射后,军委杨尚昆副主席专门接见了钢板基座主要设计者张自然,亲切同他握手,并给予高度赞扬,鼓励他继续为导弹事业贡献力量。

练兵备战没有休止符,战斗力生成永远在路上。为进一步提升“东3”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生存能力,满足现代战争需求,如何减少发射准备时间成了当时研究探索的重点。

1980年10月,基地官兵按照2小时发射程序,仅用几分钟,成功发射一枚“东3”导弹,创造了二炮同型号导弹发射时间最短的历史记录。

此后,基地又开始着手解决“东3”导弹的正规化训练问题。虽然部队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考核标准,但没有一套固定于纸面的权威教范作依据,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统一的标准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形、走了样。

1983年,新年鞭炮声的余响未尽,“东3”导弹的实装操作教范编写工作已经开始。

在基地编写组成员的努力下,经过军事现场会实践的检验,7月11日,长达60万字的《“203”导弹实装操作教范》终于完成。

这套教范得到了二炮首长的充分认可,后又在各大单位征求意见,反复推敲,最终成为火箭军部队训练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发的实装操作教范。

现在,老一辈只要回忆起那个时代,就会叨念“东3”导弹这个功勋弹,它伴随着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为共和国建立了永载史册的功勋。

用导弹打游击,反映了战略导弹部队官兵立足既有技术条件探索创新训法战法、随时准备打仗的使命担当,时至今日,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升火箭军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813 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吴 浩

原标题:《砺剑春秋 | 导弹也能打游击!不信你来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