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围项目(1)速览

2019-12-24 0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围项目(1)有:葛亚琪《龙翔桥》、王双跃《“背篓”人生》、陈建华《夹缝之地—城·村共生》、陈劲《小镇青年档案》、吕廷川《华不注》、齐水勇《他们 她们》、田建明《江南弃儿》、吴凡《精神原乡》、孙旻焱《我是路人甲》、孙旻焱《中心之城》。

葛亚琪《龙翔桥》

▌摄影师简介

现为独立摄影师“1908阅览室”主理人;2008年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2011年-2018年供职于杭报集团和都市快报,任摄影记者;2012年入围中国新闻摄影年赛、2016年入围人民摄影“金镜头”奖;2019年入围浙江摄影“新峰计划”。

个展:

2015台北《大陆老兵》;2018杭州《萧山-普通的风景》;2019杭州《日间新闻》

摄影集:

2015《大陆老兵》;2017样书《东京昇龙桥》入围2017年东京艺术书展、2018年上海艺术书展;2018《萧山-普通的风景》;2018手工书《监控账本》入围第二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2019样书《龙翔桥》入围2019年东京艺术书展;2019样书《零零陆陆》

▌主题阐述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斑马线上变得如此贴近,即便不小心碰到彼此也没时间稍作停留。各种各样的人出现又消失,哪怕穿着唐装汉服,或是COSPLAY爱好者、朋克族那样个性张扬的外表,在这里都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龙翔桥是杭州西湖边的一个十字路口,这里的街道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龙翔桥总是人流密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异常贴近。

2015年,我开始在这个十字路口拍摄路上的行人。最开始只是单纯的街头摄影,但是随着照片数量的增加,我发现被拍下的画面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我根据这些线索将数万张照片进行分类和整理,进而梳理出一些时常被人忽视的真相……

哈哈02 龙翔桥 2018.2.14

哈哈07 龙翔桥 2018.2.13

哈哈01 龙翔桥 2018.2.13

王双跃《“背篓”人生》

▌摄影师简介

从事摄影40多年,现为湖北摄影家协会会员,长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先后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光明网、台湾中国日报、民族画报、湖北画报等国内外50多家媒体上发表。

2017年,“大美方山”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9年,纪实摄影作品《古稀老人的脱贫蜕变(组)》入选“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全国优势摄影作品展和高帆杯“行走中国”全国摄影大展;纪实摄影作品《田头登记照》入选2019年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全国校友作品大展;纪实摄影作品《“背篓”人生》获2019湖北省第二十七届摄影比赛铜奖。

▌主题阐述

在鄂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种传统职业仍在“沿袭”。交通的发达,社会的进步仍然没有阻挡住他们的脚步——这是专门在半高山上从事背运蔬菜,被称之为“背篓”,又叫“背脚佬”“巴山背二哥”的人群。

连绵大山,山高坡陡,蔬菜只能依赖人力运送,因而“背脚佬们”成为鄂西南高山上一群固有的劳动者。他们大都来自周边乡镇,正值壮年,一个脚背子、一个篓子和一个“打杵”和他们终日相伴……

2015年,我开始拍摄高山蔬菜,接触了这个群体。目睹他们三五成群,起早贪黑、日晒雨淋,居家带口,不分昼夜的忙碌在田间地头,一人至少背负一百多斤的蔬菜,艰难的在山间小道上前行。他们的艰辛和坚韧,让人心生敬意,我不由自主的把镜头对准他们,并真实的记录他们……

天晴,汗流浃背;雨天,泥水满身。他们毎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出发了,来到田间,装篓、弯腰、上肩、起步,一天几十个来回。打杵立在身后,一袋旱烟缓解周身的疲惫;盘腿坐在路边,简陋的午餐脸上仍不失笑容。从容的行走在山间田埂上,对自己的劳动付出仍显出豁达和自信,双肩担起家庭重任,背起他们的苦辣人生。

多年后随着机械化的进程或许其他原因,“背脚佬”这个行当终将退出舞台,如同“华山挑夫”“重庆棒棒”一样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们在岁月进程中的付出会长久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高山“背篓”们 拍摄时间 2019年9月11日、地点 湖北长阳火烧坪乡

小镇上揽活的“背篓” 拍摄时间 2016年9月5日、地点 湖北长阳火烧坪乡

没有接到活的背篓们只有流动去碰一碰运气 拍摄时间 2011年7月26日、地点 湖北长阳火烧坪乡

陈建华《夹缝之地—城·村共生》

▌摄影师简介

2011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设计专业,由于对摄影的热爱,自学相关摄影知识与技能,并在毕业后进入深圳市宝安日报社任职摄影记者工作,本着视觉传达的载体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感知,旨在更深刻的认识和表现自己对不同层面人与环境的关系。

 

获奖经历:

2012年11月作品《流金岁月》入选第7届“吾城吾乡”摄影年展,并于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2013年7月作品《 After Growing》入选第一届 The other Hundred国际人文大赛,并于香港太古汇广场展出。

2015-2018年连续四年作品获得中国县市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

▌主题阐述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每个国家都有城中村,而它们似乎都是低质现象的代名词,充斥着脏乱、没有规则,引起焦虑。但是城市确因这样造成了新建城市的生活状态。

 

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缘之地”,城与村,彼与此,似乎那么格格不入,相生相斥。深圳一千多个城中村里居住了60%的城市人口,而且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片区,即便是最核心的区域也能与城中村亲密接触,这种分布特点让城中村充分享用城市的滋养,与城市相得益彰。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中村是一种“深圳独美”。在这里,城与村共生,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现代城市空间中正在消失的景象:活力、生机、年轻、混合、复杂、交融……

 

城中村的特定性质决定了其在空间价值上,因为便宜所以产生聚集与活力,如果我们想要活力,必须能够包容那些不想要的文化。而在这样兼具包容性与开阔性的深圳,城与村并不对立,实可共生。诚然,分布于深圳各个区域的这些“夹缝之地”也并非是外界想象的都是低质现象和“底层人群”,相反,他们是非常富裕的村民、收入可观的蓝领工人与小商贩、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是程序员,可能是设计师,可能还是公务员,那是一个非常丰富与精彩的生态系统。

 

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城中村孕育了深圳人思变的动力,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它是深圳移民文化最好的注脚。同时,为五湖四海来到深圳追求梦想的人提供了第一落脚点,他们是特区活力与竞争的基石,也承载着在此起步出发的所有人的“深圳梦”。

 

在本专题的镜头下,就是旨在透过从宏观到微观,从客观事物到静态叙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非寻常的内涵意义,在静态的画面中展现出鲜活的日常与非寻常生活,深入探索深圳“城与村”,“彼与此”的“夹缝之地”,这样的“深圳独美”。

陈劲《小镇青年档案》

▌摄影师简介

1993年出生于广东。自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关注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年轻人的生存状况等问题。

个展

“石尾”,黄山国际乡村摄影节,黄山,2016

群展

“明天你就离开了”,丽水摄影节,中国丽水,2017

“村里的网红”,中国重庆,2018

基金

2018、2019入围马格南Abigail Cohen Fellowship基金

▌主题阐述

2016至2019这四年间,我在中国各个省份拍摄了各种差别迥异的小镇青年。小镇青年主要分两种:一是今天还生活在小镇的青年;一是已经离开小镇到大城市的青年。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广西南宁上林县,网红三炮定位自己熟悉的小镇和村庄,敏锐地创作出一系列创意短视频,这个小镇青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轻工业靠直播,从大凉山到郑州打工的凉山青年玩起了网络直播,经历过生活各方面的挑战,屡屡受挫,最终失败告终。

 

小镇青年每天都会触网,移动端的每日触达率逐年递增。因此,“记录世界,记录你”的快手成为了小镇青年娱乐的绝佳表达出口。小镇青年用他们的视角,让老乡互动,家长里短,工厂生活, 民间绝技等等日常生活“被看见”、“被传递” ,小镇的年轻人有着无比的创造性和热情。现象级的综艺创造101中的火箭少女杨超越,就是小镇青年大大的胜利。根据益普索统计数据,杨超越的粉丝更多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年轻网民。“家境一般,能力平常,处境欠佳,对改写命运抱有强烈渴望”的杨超越本身即为非常典型的小镇青年。普通的她更能引起同样普通的小镇青年们的共鸣。

他们面对着高速发展的城镇也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问题。融不进大城市,回不去故乡,是部分小镇青年最大的困境之一。在东莞找工作的小志因学历等问题被拒之门外,回到老家后经常和失业青年混在一起,在一次群架斗殴中而被砍身亡。

 

但就像贾樟柯说的:“总要有新的力量自下而上地出现,带来底层的经验、愿望,带来泥土的气息。让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小镇青年们,学会找到了自己和拯救了自己。他们的身影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吕廷川《华不注》

▌摄影师简介

1996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始从事摄影工作;2002年6月至2018年5月,先后担任《济南日报》《山东商报》摄影记者、首席摄影记者;2018年8月至今为民办高校摄影教师,独立摄影师。

2018年6月 被聘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纪实影像创作人才培养”创作讲师。

2012年3月 获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

2013年5月 获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展)记录类金奖;

2018年9月 获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第一名;

2018年12月 入展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

2019年9月 获27届国展纪录类组照“评委会推荐佳作”。

▌主题阐述

元代的画家赵孟頫将济南东北部的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绘于纸上,成为著名的《鹊华秋色图》。穿越历史的尘埃,与这幅千古名画一起留存至今的,还有古画中遗世独立的华不注山。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700多年时间过去,华不注山仿佛被人冷落在城市一角,水塘遍布、野草丛生,一派荒败之景。

直到2013年6月,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华不注山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方面,华不注山下的一人一景,无不激起我对儿时在沂蒙山中的童年记忆;另一方面,有关华不注山的古画、古诗和历史故事也深深吸引着我,“在山下随便捧一捧土,都觉得冒着历史文化的气息”。

自此起,历时5年多的拍摄,不论风霜雨雪,我一有时间就往这里跑。作品以永远不变的华不注山为基点,记录周边处于无尽变化中的芸芸众生。“华不注”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所以标题直接取自这座山的古名华不注。

2017年2月,山根

 2016年11月,北陈

2016年11月,前王

齐水勇《他们 她们》

▌摄影师简介

2006年7月本科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2011年1月,通过公开招录考试,分配至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枕头乡岭上村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2015年7月,参加了新京报阿拉善纪实摄影大赛,应邀在何龙盛的导师团队在阿拉善进行了15天的创作拍摄。作品展出于北京师范大学,并获得二等奖。

2015年9月,作品参加了第1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获得了“中国摄影基金新人培养奖”

2016年获得山西省第21届摄影展金质收藏奖

2017年获得腾讯网“谷雨计划”资助资助摄影师,比较系统的开始拍摄乡村儿童。

2018年获得吴印咸首届国际摄影双年展资助摄影师。

2018年7月和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纪实摄影高级影像创作研修班》的学习。

▌主题阐述

1、主题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指出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让 13 亿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新时代下的新要求。而乡村教育则是国家振兴的基石,也是中国教育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如何把新时代下的教育用镜头和文字完整的展现出来?而我以一个乡村教师的视角优势,拍摄新时代下的乡村教育。用影像来见证中国教育的发展。用田野调查、影像档案、文本记录的方式,形成具有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影像文本资料,来见证新时代下的乡村教育现状。

2、创作构思:

以乡村教育作为主要叙事空间,以乡村学校为据点,乡村教师和学生为切入点,以乡村教育为线索,集中以乡村的教育环境、教师、学生及教育相关从业者等为拍摄对象,进行细致观察、跟踪拍摄、沟通采访等能引发人们对乡村教育现状进行思考的艺术作品。通过田野调查、影像档案、文本记录的方式,在照片里注入一种乡土情怀。从无怨无悔的教师、奋发努力向上的学生,对其进行用纪实摄影组照的拍摄方式,来反映新时代下乡村教育的各种变化和成就。

3、艺术特色:通过纪实摄影为中国乡村教育变化提供细节影像实证,并结合翔实的文字资料,全面、客观的反映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基于以下 3 点原因:

(1)纪实摄影的本质是用事实说话。我长期在一线代课,和老师、学生吃住生活在一起。我们同事之间,就是最亲密的朋友,互相学习、鼓励,共同成长。而学生把我当成最亲的人。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我就是他们的长辈、兄长。他们会把他们的心事告诉我。而我,用镜头捕捉到他们最幸福、真诚、感动的那些个精彩瞬间。

(2)纪实摄影可以更好地揭示影响社会变革。我在一线已经工作了七年。七年来,我亲身经历着乡村的巨大变化,也经历着乡村教育不断地迎来新的曙光和发展机遇。第一次来山区上班,道路破坏极其严重。每一次的颠簸,公交车都有要翻沟的危险;到如今,平坦的公路,贯穿于乡间的每一个角落;七年前,学校里缺水。旱井的水,一到夏天,都是小蝌蚪。水中的怪味特别呛人,到如今清澈、甘冽的自来水引入乡村、学校;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学期都会由国家发放的补助,以此更好地完成学业。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各种图书室、兴趣爱好小组等都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每年都有年轻的国家免费师范生加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等,更多更多的变化,我都要用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

(3)纪实摄影可以更好地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教化功能。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有义务、也有必要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引导乡村文化更好的发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11月 拍摄于山西省临汾市西部山区。浓雾弥漫校园,孩子们在校园里玩耍。

2014年11月拍摄于山西省临汾市西部山区。红旗下玩纸飞机的孩子。

2016年5月拍摄于山西省临汾市西部山区.幼儿园大班进行六一活动表演。被化了妆的大班女生。

田建明《江南弃儿》

▌摄影师简介

2006年9月—2010年6月,河南大学摄影专业,系统学习摄影。摄影作品获“金镜头”新闻摄影金奖、视频短片获“金镜头”视频短片优秀奖。

2007年—2010年,拍摄纪实专题《开封》,结集画册,《人民摄影》报纪实专版刊登。

2010年——2014年,拍摄纪实专题《南水北调穿城过》,刊发腾讯《活着》、台湾《经典》杂志。

2014年至今,拍摄报道摄影“失独”系列、“农民工捐献器官”系列,已多次发表相关报道。

2014年至今,禄来双反胶片拍摄《江南》系列,尚未发表

2018年至今,拍摄《江南弃儿》,相关摄影作品及视频短片仍在拍摄中。

▌主题阐述

本组作品讲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弃儿及寻亲的故事。

2019年9月,央视电视剧频道与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开始同步播出电视连续剧《国家孩子》。

《国家孩子》正是讲述《江南弃儿》的故事。

江南弃儿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

 

上世纪60年代前后,逢三年困难时期,江南(江浙沪)地区尤其是农村出现了较严重的粮食短缺,一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被福利院收养后,被相关部门分批派送或民间介绍到相对殷实的北方缺儿少女的家庭收养,他们被称为“江南弃儿”“江南孤儿”“国家的孩子”。又因为节育措施落后、选择性别养育以及地方民情等原因,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才逐渐减少。“自己养不好,送出去会有更好的生活”成为江南地区大多数弃子家庭心照不宣的共识。据民间志愿者不完全统计,结合公开报道的交叉求证,这一群体多达10万人。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孩子在各地长大。他们普遍经历了童年时期被称为“抱养的、野孩子”的讥讽,在自卑中长大,经过从怨恨到理解的心理历程之后,他们开始放下成见开始寻亲,试图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困扰了大半生的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一个普适性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哲学问题。

两年来,作为一名摄影师,我持续接触江南弃儿这一群体,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帮助他们寻亲的同时,用影像全程记录他们的寻亲故事。最终拍摄近万张照片,二十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

跨越半个世纪,这一群体的抱养、成长经历,本身有强烈的戏剧性和丰满的故事性。对这一群体的深入挖掘,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当下,这一群体的亲生父母大多到了80岁左右的年龄,寻亲路更加艰难,题材拍摄的迫切性更加凸显。目前,本人用文字、摄影、视频的三种方式,注重人性的挖掘和情感表达,力求用清晰的叙事结构和视觉语言呈现江南弃儿这一群体的隐痛与苦衷。

江南弃儿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来路与归宿。寻生之奥妙,寻死之神秘,寻地球之广袤,寻宇宙之苍茫……寻找,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朱阿华,87岁,家住浙江省嘉善县长远浜,她的女儿1959年3月20日出生,取名单彩婷(音),次年遗弃在嘉善火车站附近的渡口。
时隔60年,朱阿华提起女儿就老泪纵横,张口就能说出女儿的生日。
“1960年,当时家里20多天没有一粒米,自己也没有奶水,全家靠吃野菜保命,但是仅1岁的女儿不吃野菜,也吃不下任何粗粮,朱阿华把自己结婚时穿的毛衣拿去换来10斤红薯,也是坏的。无奈之下,一家人决定将1岁的女儿送出去,以免饿死。朱阿华的丈夫第一次走到嘉善渡口候船的长椅上,等了一天没人理,只好抱回家。过了几天看着女儿饿得哇哇哭,只好再次去嘉善将女儿装入元宝篮放在渡口的长椅上,然后躲在角落里看。大约 下午4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看到孩子无人认领,抱起来坐上去嘉兴方向的船。而朱阿华的丈夫则哭着回了家。
60年来,朱阿华一家四处打听女儿的下落,但是没有结果,丈夫带着遗憾和愧疚去世。

河南郑州,10名江南弃儿聚会,商议组团寻亲。寻亲之路艰难且漫长,成功者只是少数,大多弃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中前行。江南弃儿在收养家庭多为独苗,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互相联络,把彼此当做亲人,在寻亲路上互相慰藉。

2018年8月,江南弃儿寻亲志愿者在浙江省嘉兴市人民公园召开首届寻亲大会,来自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超过200名寻亲者到场。他们有的是寻找亲生父母,有的是寻找曾经送养的孩子。图中这位母亲曾因病与丈夫离异,独生子跟随丈夫不知去向,她便流落各地寻找亲生儿子。

吴凡《精神原乡》

▌摄影师简介

男,91年,自由摄影师,现居甘肃金昌。

2016 LensCulture Emerging Talent Awards

2017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

2018 法国PX3摄影奖

2018 MONOVISIONS AWARDS摄影奖

2018 中外青年摄影师联展

2018 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

2018 大卫才华摄影基金

2018 作品曾被中国民俗博物馆收藏

2019 作品在富士X-SPACE与格南Home联展

作品曾在济南国际双年展,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北京国际摄影周,西安图书馆,兰州雁儿湾美术馆等地展出

个人网站:wufanphotos.com

▌主题阐述

长期以来,我一直寻找着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的摄影语言,寻觅内心深处自我的影像。通过这个项目去发现平凡表面下的诗性生活和人文景观,探讨事物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将自己曾经破碎的记忆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图像进行串联,从而追溯和构建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原乡,完成自我记忆的一次探索。

我觉得摄影一定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自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那些所有来时的道路如今都汇聚成你所拍摄的照片,一幅幅的呈现出来。

是出行,也是回去。是过客,更是归人。我希望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影像的方式传递出去,能够让我的身跟随我的内心日夜游荡,用我的心搜索着与我相遇的每一个瞬间。

花无重开日,人无在少年。有些事我们愿意去做,是觉得它可贵,它有着不为时间扭转的魅力。就像摄影一样,它教会我真诚和专注,在每一次按动快门的瞬间就是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对话,使我不知疲惫的一直走下去……

2016 山丹 雪地中的旅人

2017 玛曲 大雪中的野狗

2018 郎木寺 墙壁上的手印

孙旻焱《我是路人甲》

▌摄影师简介

200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文学学士

2010年,广州南方纪实摄影展最佳新人奖

2011年,入围第三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2015年,入围四月风青年摄影师计划

2019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

在电影《战狼2》《心花路放》《中邪》,电视剧《辣妈正传》《白鹿原》《绝命后卫师》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剧照师。

▌主题阐述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走入了影视剧的片场,成为了一名剧照师。虽然在我的镜头中出现的不乏一线明星、导演,但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份工作,并不能从中找到属于摄影的快乐。幸好,片场更多是和我一样的普通工作人员和群众演员,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主动举起相机的理由。

 

对大部分工作人员和不知名的小演员、群演而言,这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和艺术无关,和创作也无关,大家忍受平均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没有节假日,远离亲人首先是生活的需要。大家被片场无休无止的等待和一遍遍的重复折磨的筋疲力尽,却不得不继续咬牙坚持。

 

片场并不仅仅是纪录片所呈现的样子,主创们为了艺术殚精竭虑,不畏困难,最终创作出令自己无比感动的精品。

 

而作为沉默大多数的“路人甲”们却总是被或有意或无意的选择性忽略。

 

片场就像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路人甲”就是我们自己。

2015年 陕西蓝田 群众演员候场中

2016年 福建长汀 工作人员和群演等候拍摄

2015年 山西太谷 四名扮演游击队员的群演

孙旻焱《中心之城》

▌摄影师简介

200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文学学士

2010年,广州南方纪实摄影展最佳新人奖

2011年,入围第三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2015年,入围四月风青年摄影师计划

2019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

在电影《战狼2》《心花路放》《中邪》,电视剧《辣妈正传》《白鹿原》《绝命后卫师》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剧照师。

▌主题阐述

北京,中国的首都,也是一座被曾经和正在被冠以各种中心的城市。但不管这道风景如何绚丽,对我来说,北京首先是我的家,我生活了近五十年的故乡。

 

从2008年开始,我拿着相机,游走在四环路内的各个角落,重新审视这座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希望照片能告诉我故乡因何远去,不知不觉中十年过去了,我依旧没有找到答案,却愈发迷茫。

无意中读到张爱玲的一段文字,似乎在七十多年前她已经写下来答案。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2012年 天安门广场 等待参观纪念堂堂的队伍

2010年 故宫 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拍照留念

2010年 东管头 丽泽金融街区用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