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丨“浓眉大眼”的APP为何也敢欺负用户

澎湃评论员 西坡
2019-12-19 16:1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一批)”通报,QQ、小米金融、36氪等41款APP因为存在“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给权限不让用、账号注销难、私自共享给第三方、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遭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41款被点名的APP此前至少错过了两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通报显示,在工信部推进 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中,自查自纠阶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监督检查阶段,又有百余家问题企业被督促整改。

这些数据既说明APP侵权已到了何等泛滥的地步,专项整治可谓迫切。而这些被通报的APP既进入了监管部门的视野,也少不了遭受用户的诟病,它们在欺负用户这件事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和“毅力”。尤为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名单中那些响当当的名字,有的是科技巨头,有的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如果说互联网江湖中的小鱼小虾手脚不干净还容易理解的话,这些“浓眉大眼”的APP也敢肆意妄为,可谓咄咄怪事。头部APP和头部企业本应成为保护用户权益的表率,却如此令人失望。这只能说明,长期以来APP耍流氓的代价太低,以致行业风气已经败坏,欺负用户成了默认选项。

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用户权限等痼疾之所以长期难以清理,自然是因为欺负用户有利可图。比如,我们每天都会接到骚扰电话,没准就是手机里的哪个APP把我们的信息卖了。预期收益大于预期风险,所以渐渐地大家都“学坏”了,或者说从来没想过主动“学好”。

为矫正行业风气,既需要阶段性的专项行动,更需要常态化的有力执法。只有大幅提高侵权的代价,才能让习惯于野蛮生长的APP学会遵守规矩、尊重用户。

    责任编辑:程仕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